摘要:姚烷梓,中共党员,现代农学院2023级生物学(生物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张改平院士。博士在读期间每年素质综合测评成绩均为专业第一,博士阶段专业必修课平均成绩为专业第一。专注学科前沿,围绕食品安全与健康开展研究,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

姚烷梓,中共党员,现代农学院2023级生物学(生物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张改平院士。博士在读期间每年素质综合测评成绩均为专业第一,博士阶段专业必修课平均成绩为专业第一。专注学科前沿,围绕食品安全与健康开展研究,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已发表SCI论文23篇(一区21篇),作为独立一作或共一第一发表SCI论文9篇(一区8篇、ESI热点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Google Scholar个人累计被引871次,h指数15。作为第一学生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件(授权5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件。担任十余个国内外期刊的审稿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大学五四奖学金、北京大学一等奖学金、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担任负责人,排名第一)、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等奖项和荣誉。担任现代农学院分子农学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现代农学院2023级班委,推动党支部和班级建设,带领班级获“北京市先进班集体”“北京大学示范班集体”“北京大学优秀团支部”等。思想引领:把初心写在科研报国上
姚烷梓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服务人民,自201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本硕博阶段持续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两次获评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博士阶段每年年度民主评议均为优秀。她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转化为研究方向与评价标准,围绕食品安全治理与“健康中国”需求开展攻关,让科研更好回应国家大局、服务民生所需。科研攻关:以农学之力守护人民健康
立足农学与生命健康的交叉地带,姚烷梓以“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链条审视问题:上游重视农业功能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中游强调成分与功能的科学评价,下游关注监管与消费场景的可及性与可用性。她的目标是:让技术真正进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大众日常生活,守护餐桌安全与营养健康。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她面向食品营养素与功能因子、非法添加物等重点场景,构建“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的检测与评价路径,为监管与消费端提供可用、好用的工具;围绕农业功能资源高值化,她聚焦海藻等食源性活性多糖,研究多糖的高效制备、分离纯化、活性提升与结构解析,阐明其构效关系,系统揭示其抗衰老、抗光老化、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与肠道健康保护等作用机制,推动从原料到功能食品、特医食品及化妆品的标准化与工程化转化。基于以上系统性的研究,姚烷梓已在Carbohydrate Polymers、Food Chemistry等领域顶刊发表SCI论文23篇,2025年发表SCI一区论文3篇,现有4篇第一作者SCI论文在投。相关技术在多家企业转化应用,成效显著,展示出农学科技“可落地、能放大、可持续”的价值。姚烷梓在保持稳定学术产出的同时,主动承担国际学术服务,担任Phytomedicin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十余个国内外知名期刊的审稿人,以严格的同行评议标准把关研究质量,推动农学与健康交叉领域的高质量知识供给与规范化发展。
科普践行:让成果“看得见、用得上”
姚烷梓立足人民健康主战场,把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看得见、用得上”的公共服务。她负责北京大学现代农学文化节“农产品免疫学快速检测”科普项目,提前筹备并协助团队为活动提供900份农产品检测试纸,负责前期检测样品制备和现场规范化讲解,让食品安全知识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在多校合作与基层调研中,她以通俗语言传播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理念,提升公众获得感与信任度,服务国家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与“健康中国”实践。作为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2025年开学典礼在读学生代表,她以农学视角分享科研思考与青年担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面向低年级持续开展科研成长分享6场,覆盖学生超1000人次,帮助同学建立“问题—方法—规范—转化”的成长闭环,推动“有组织的学术”落地见效。组织实践:在服务大局中彰显青年担当
作为现代农学院2023级班委,她与其他班委统筹学术互助、朋辈帮带与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班级活动20余次,带领班级获“北京市先进班集体”“北京大学示范班集体”“北京大学优秀团支部”等荣誉。作为分子农学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她持续提升支部组织力与政治功能,任职期间推动3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2名新党员接收,开展线下集中学习7次、主题党日活动9次,所在支部获“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学生党团日联合主题教育活动校级三等奖。在社会实践方面,她参加北京大学“力行计划”,赴四川眉山围绕“乡村振兴背景下泡菜产业带动农民共同富裕策略研究”开展全链条实地调研与对策研究,就原料基地建设、标准化生产、品牌与渠道等提出可操作建议,活动期间作为学生代表接受眉山广播电视台采访,因表现优异获评校级“优秀个人”。在校园志愿服务中,她多次担任骨干志愿者,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中承担举牌与入场引导等关键环节,以专业素养与服务意识传递北大温度、彰显青年担当。知农爱农是初心,强农兴农是抱负。面向农业现代化与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姚烷梓将继续深化快检方法学与功能评价标准体系建设,强化与产业一线、基层监管、临床营养等场景的协同,把更多“可发表”的成果变成“可应用、可普及、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在中国大地上书写新时代北大青年的实干答卷。
来源 | 学生工作部 现代农学院图片 |姚烷梓排版 | 邓慧雯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