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话说得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现在社交平台上,一提彩礼,那简直是“全民公敌”,骂声一片,恨不得明天就立法取缔,说这是“新时代的枷锁”。可你有没有想过,这“枷锁”要是真的一下子被砸烂了,最先被甩出局的,会不会正是那些天天喊着“娶不起”的普通家庭?
老话说得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现在社交平台上,一提彩礼,那简直是“全民公敌”,骂声一片,恨不得明天就立法取缔,说这是“新时代的枷锁”。可你有没有想过,这“枷锁”要是真的一下子被砸烂了,最先被甩出局的,会不会正是那些天天喊着“娶不起”的普通家庭?
别急着反驳,咱们今天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聊聊背后那点扎心又实在的道理。
彩礼是块“试金石”,不是“卖身契”
好多人把彩礼当成洪水猛兽,觉得只要没了它,天下的光棍都能立马脱单。可现实呢?去年民政部的数据摆在那儿,结婚人数连年往下掉,六成多的年轻人说“经济压力大”。但这压力,大头是房贷、车贷和未来养娃的无底洞,真因为彩礼谈崩的,其实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对大多数姑娘来说,尤其是在普通家庭长大的姑娘,彩礼早就不是“卖女儿”的价码了,它更像是一块“试金石”,测的是男方家庭的态度和担当。
我身边就有两个活生生的例子。我表妹结婚,婆家是普通双职工,二话不说,主动拿出15万,还额外添了3万金饰,说:“孩子,这钱你攥手里,是爸妈给你的底气,以后过日子腰杆能直点。”现在呢?我表妹在婆家那是“国宝级”待遇,婆婆把她当亲闺女,总说:“我儿子能娶到你,是他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再看我另一个发小,当年被一句“我们相爱就够了,要钱多俗”给感动了,裸婚嫁过去。结果呢?婆婆天天念叨“没花钱娶来的媳妇,就是不值钱”,连她买件新衣服都要被数落半天,说她“败家”。你看,人跟人之间的尊重,有时候就是这么现实。
彩礼这东西,说白了,就是姑娘在婚前要的一份“安全感体检报告”。连这点“体检费”都不愿意出的家庭,你让她怎么相信,婚后怀胎十月、半夜喂奶的时候,你能站在她身边,而不是让她一个人扛?
没了“明码标价”,比的更是“家底”
有人会说,取消彩礼,大家不就站在同一起跑线了吗?天真!一旦没了彩礼这个摆在台面上的“硬通货”,姑娘们只会更看重那些“藏在水面下的冰山”。而那些,恰恰是普通家庭最缺的。
有钱人家的儿子,就算不给彩礼,人家能拿什么出来?全款的房、写着你名字的车、父母双全的退休金、能帮你铺路的人脉资源。这些东西,哪一样不比十几二十万的彩礼更有分量?
可普通家庭的儿子呢?没了彩礼这个“我愿意为你倾尽所有”的实际行动证明,你拿什么跟人比?一句空洞的“我会努力奋斗”?在现实面前,这话的分量太轻了。
我们小区有个小伙子小军,父母是勤勤恳恳的工人,攒了半辈子钱,凑了18万彩礼,跟女朋友谈得挺好。女孩父母也说:“看叔叔阿姨这份实在劲儿,把女儿交过去,我们放心。”
结果小军妈听信了网上“取消彩礼”的风声,跑去跟女孩家说:“现在政策都提倡了,那彩礼就别给了,咱们早点把事办了!”女孩当场就愣住了,回去就跟小军提了分手。她说:“我爸妈要的不是那18万,是你妈那个态度。现在还没进门就想着怎么省我的‘保障钱’,以后我生孩子、坐月子,她会不会觉得我更‘花钱’?”
你看,这就是现实。彩礼,是普通家庭唯一能拿得出手、看得见摸得着的“诚意证明”。没了它,你连进场的资格都可能被剥夺。
“堵”不如“疏”,聪明人都这么干
那些喊着“一刀切”取消彩礼的人,就像看见屋顶漏水,不想着怎么补,却先把接水的盆给扔了,问题解决了吗?没有,只会让家里淹得更厉害。你不解决姑娘对安全感的根本需求,光砍掉一个形式,只会让彩礼从“明规则”变成“潜规则”,要价更高,算计更狠。
与其天天盼着天上掉馅饼,不如脚踏实地给儿子“挣诚意”。姑娘要的从来不是钱,而是钱背后那份“我被重视、这个家愿意为我付出”的心意。
第一,别总想着“省钱”,要想着“投资”。 跟儿子一起规划,哪怕彩礼少点,能不能提前攒个首付?能不能给姑娘买辆代步车?让她看到,你不是在“买”一个媳妇,而是在“建”一个家。
第二,教儿子“会疼人”,比给他金山银山都管用。 我一同事的儿子,家里条件一般,但他自己打拼,贷款付了首付,房产证上直接加了女方的名字,就一句话:“这房子是咱俩的窝,以后风雨一起扛。”姑娘家一分钱彩礼没要,还倒贴装修,说:“他这份心,比什么都贵重。”
三,当爹妈的,放下身段,把儿媳当“自家人”。别总摆着“我养大儿子不容易”的架子,多关心,多沟通,让她觉得,嫁过来不是加入了一个“战队”,而是回到了另一个“家”。
说到底,彩礼本身没有对错,它就像一把锤子,你可以用它来砸开幸福的大门,也可以用它来砸伤彼此的感情。那些盼着取消彩礼来“拯救”儿子的父母,真该醒醒了:彩礼可以没有,但一个男人的责任感和一个家庭的温度,是婚姻永远的必需品。
你儿子要是没担当、不成熟,就算倒贴钱,姑娘也未必敢嫁;他要是有情有义、懂得珍惜,就算要彩礼,也会有姑娘愿意陪他一起从无到有。别再跟彩礼较劲了,好好培养儿子,让他成为一个值得托付的人,这才是给他最好的“聘礼”。毕竟,婚姻这场马拉松,靠的不是起跑时的那点“装备”,而是两个人并肩奔跑的决心和能力啊!
来源:金钰满堂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