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首个!起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3 09:56 1

摘要:日前,记者走进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东胜分局科技信息化大队警务航空中队,只见柜子上摆放着各种型号警用无人机,还陈列着国家级、自治区级比武中荣获的众多奖牌奖杯。

10秒起飞

60秒内到达现场

35条自动巡逻航线

交警+巡警+派出所联动响应

东胜警航以“科技之翼”

守护城市平安

日前,记者走进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东胜分局科技信息化大队警务航空中队,只见柜子上摆放着各种型号警用无人机,还陈列着国家级、自治区级比武中荣获的众多奖牌奖杯。

“你看这个,它是一台油电混合复合翼无人机,一次可加7升92号汽油,能够巡航三小时,飞行半径30公里,绕东胜一周仅需25分钟,每年祭扫节日的火灾巡查都靠它。”中队负责人刘伟指着一架架无人机,逐一向记者介绍。

随着科技发展,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空中巡防喊话、走失群众搜救、突发事件处置、空中安全监管等场景。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个专职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警务航空中队,东胜警航近年来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在城市治理、生态保护、平安建设、应急救援、交通治理领域构建“精准高效”警务模式,有效破解传统警务“看不见、够不着、反应慢”的痛点。而这份科技赋能的硬实力,正悄悄转化为城市治理中高效服务的鲜活动能。

在车流量密集的魔力圣汇十字路口,一架搭载着东胜分局自主设计研发的“无人机自动清洗道路摄像头模组”无人机缓缓升空,对准10多米高杆上的道路监控“天眼”开展清洁作业——喷泡沫、冲清水一套流程下来,8分钟即可完成4个监控设备清洗。这种作业方式无需封路、不用登高车,不影响交通通行,清洗成本较传统方式下降98%,效率提升10倍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研发已斩获2025年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大赛三等奖。自2024年初投用以来,已完成1320处监控设备的清洗作业,持续保障“天眼”24小时高清捕捉路面细节。

东胜警航的无人机不止守护着城市秩序,在生态保护方面,也成为遗鸥等保护动物的“空中卫士”。

在位于东胜区泊尔江海子镇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每年3月至10月是遗鸥繁殖与候鸟迁徙的关键期,东胜警航定期开展多架次无人机巡航,每架次飞行30分钟,可监控方圆半径4公里的水域,无人机图像实时同步回传至综合指挥室大数据平台及民警手机端,实时掌握保护区环境、火灾、非法捕捞、鸟类活动等情况。

“以前靠步巡,一天最多覆盖10平方公里,现在无人机半天就能巡完30平方公里,草丛里的捕猎工具也能清晰拍到,守护力度比以前强太多了。”泊江海派出所生态警务室民警张腾达告诉记者。

而这份依托无人机构建的高效监测与管控能力,也随着鄂尔多斯低空空域开放推进及低空经济产业布局加速,延伸到了更广阔的领域。东胜警航参照“适飞区、警告区、禁飞区”划分标准搭建全域感知监测网络,实时追踪辖区内无人机;针对企业飞行测试、低空物流配送等需求,建立“提前报备—线路规划—实时护航”标准化流程,今年以来已为12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提供安全指导,排查违规飞行隐患18起,有效杜绝“黑飞”“乱飞”现象对产业发展秩序的干扰。

为支撑“空中警务”高效运转,东胜分局累计投入700余万元,建成集巡逻、培训、研发、维保于一体的警务航空中队及无人机战法研究工作室,并将无人机接入鄂尔多斯市低空警务指挥作战平台,实现指令“秒级流转”。人才培育方面,分局精选20名持有警用无人机B2驾照的民警组建专职飞手队伍,依托自主设计的“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B2执照可视化培训考核系统”,累计为自治区培养264名持证飞手,覆盖刑侦、治安、交通等多个警种;工作室自主设计研发的“无人机自动清洗道路摄像头模组”等一批新型实用警用装备,获得全国公安基层技术革新比武三等奖一项,自治区公安厅公安基层技术革新比武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东胜区公安分局科技信息化大队负责人倪叶波表示:“东胜警航着眼长远发展,计划2025年底在城区建成8套无人机自动机场,推动多警力联动响应。这将进一步完善‘无人机+警务’机制,提升打防管控服务综合效能,助力东胜在低空经济浪潮中稳健前行,实现安全与发展同频共振。”

来源:东胜发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