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荷兰的芯片禁令,这事儿从2023年就开始闹腾,到现在2025年11月了,还在不断加码。简单讲,就是荷兰政府跟着美国和日本的步伐,对半导体设备出口搞出一套严格管制,主要针对像ASML这样的公司生产的光刻机。这些设备是芯片制造的核心,禁令一出,直接卡住了不少国
说起荷兰的芯片禁令,这事儿从2023年就开始闹腾,到现在2025年11月了,还在不断加码。简单讲,就是荷兰政府跟着美国和日本的步伐,对半导体设备出口搞出一套严格管制,主要针对像ASML这样的公司生产的光刻机。这些设备是芯片制造的核心,禁令一出,直接卡住了不少国家的脖子,尤其是中国。
禁令不光管新卖的机器,连已经买到手、正在用的高端光刻机也牵扯进来,维修和换零件都得申请许可。要是坏了修不了,那机器就成废铁了。网上不少人吐槽,说这禁令太狠了,既然不让用干脆让ASML退货回收得了,但现实哪有这么简单。
2023年1月27日,荷兰就和美国、日本达成共识,要加强对先进半导体设备的出口控制。这不是荷兰自己想出来的,主要受美国推动,因为美国想限制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进步。荷兰是ASML的总部地,这家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高端光刻机市场,所以荷兰的决定影响巨大。到了2023年3月8日,荷兰政府正式公布额外出口控制细节,明确针对极紫外线光刻机和部分深紫外线设备。极紫外线光刻机用13.5纳米波长,能做3纳米以下的芯片,直接被列为禁止出口。
然后,2023年6月30日,荷兰贸易部发布新条例,从9月1日起实施。这些条例把深紫外线浸没式光刻机也管起来了,根据波长和双重涂布叠加值设门槛。波长低于193纳米的不能出;193纳米的,如果双重涂布叠加值在1.5纳米或以下,也禁。比方说ASML的NXT:1980系列,波长193纳米,双重涂布叠加值超过1.5纳米,精度38纳米,能支持7纳米芯片,所以还能出口。干式深紫外线光刻机参数也符合,能卖。但更先进的型号,像NXT:2050i和NXT:2100i,就麻烦了。2024年1月2日,荷兰政府直接撤销了这些型号的出口许可,当时已经有部分设备交付中国客户。
这禁令的狠劲儿不只在新设备上。过去,卖出去的机器不管了,但新规填了这个空子。已安装的高端光刻机,如果出故障需要维修或换备件,ASML必须先向荷兰政府申请许可。光刻机这玩意儿精密得很,激光源、光学镜片这些部件容易损耗,得定期保养。只有ASML的团队能搞定,要是许可卡着不批,设备就瘫了。2024年4月,媒体报道说维护ASML设备成了美中芯片战的新战场,荷兰政府还没明确会不会拒批许可,但风向已经很清楚。
到了2024年8月29日,彭博社爆料,荷兰计划限制ASML在中国维修半导体设备的能力。这直接打击了中国发展先进芯片的努力。9月6日,荷兰政府宣布扩展出口控制,从9月7日起,针对浸没式深紫外线设备的许可要求更严。包括1970i和1980i这些主力型号。ASML在9月6日发声明,说会遵守,但市场反应大,股价晃荡。12月2日,ASML又说更新后的限制影响在2025年业绩展望内,中国市场占比下降,但欧洲和美国需求强。
进入2025年,禁令继续升级。1月15日,荷兰宣布从4月1日起收紧出口控制,新增计量技术和软件到限制リスト。10月23日,欧洲智库建议对中国实施更严格的深紫外线设备禁令,作为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回应。智库报告说,中国稀土出口控制影响了西方供应链,所以要用芯片设备反制。10月7日,美国国会报告批评荷兰和日本的限制还不够严,指出ASML和东京电子的工具出口有漏洞。甚至有报道说,中国工程师试着逆向工程ASML的深紫外线光刻机,搞坏了还找ASML修,但因为禁令,维修卡壳。
这禁令对已购设备的限制,让不少人觉得太绝了。光刻机不是一次性用品,维护是常态。网上从2023年起就有讨论,2024年8月后更热。有人说,荷兰这政策等于逼人扔机器,既然不让修,ASML就该回收退款。但ASML当然不会干,因为涉及政策因素,不是商业纠纷。举个例子,2024年1月,荷兰撤销许可时,有些机器已经运到中国工厂,正在运行。现在维修要许可,工厂升级计划全乱套。中国企业只能加速国产化,但短期内成本高,效率低。
说白了,这禁令背后是地缘政治博弈。美国主导,荷兰执行,但荷兰也想保持点自主。2025年1月23日,荷兰首相说,美国新政府会继续压ASML的对华政策,但荷兰希望自己决定。实际呢,协调得很紧。欧盟层面,2025年10月31日,荷兰启动新规,原计划2026年生效的14纳米制程深紫外线设备禁运,提前半年。企业申请许可更难,审查时间长。
这事儿表面看是技术管制,实际是供应链重组。美国想把芯片制造拉回本土或盟国,中国则投资全产业链突破。ASML的季度报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销售占42%,主要靠老款深紫外线工具。但禁令扩展后,这比例会降。中国光刻推进,从SicARRIER到替代极紫外线路径,都在挑战ASML垄断。2025年11月10日,报告说中国依赖ASML,但国产努力加速。
禁令的狠,让中国半导体产业警醒。维修限制等于间接禁运,已购机器价值贬损。网友要退货的呼声,反映了 frustration,但现实中,ASML不会退,因为合同有不可抗力条款。全球芯片市场调整,ASML营收转向其他地区,中国企业转向东南亚建厂或国产设备。长期看,这推动创新,但短期制造成本涨,影响下游如手机、汽车。
总的来说,这禁令的狠劲儿在已购设备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维修许可卡着,机器坏了修不了,等同废掉。网友要退货的喊声,接地气地表达不满,但改变不了大局。中国只能靠自己突破光刻技术,全产业链自主化。这事儿提醒大家,科技竞争无情,依赖外人总有风险。
来源:笙箫尽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