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艳芳弥留之际,曾屡次吩咐保镖:我死都不会见他们两个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2 19:16 1

摘要:“我死都不见那两个人”——这句从ICU里传出来的低吼,被保镖复述时声音还在发抖,谁能想到,一生都在给世界递温柔的梅艳芳,最后留的竟是一张“拒见名单”。

“我死都不见那两个人”——这句从ICU里传出来的低吼,被保镖复述时声音还在发抖,谁能想到,一生都在给世界递温柔的梅艳芳,最后留的竟是一张“拒见名单”。

名单上的人,一个是陪她笑过穷街陋巷的吴君如,一个是差点成为“梅太太”的赵文卓。

不是仇人,却胜似仇人;不是路人,却再也走不近。

故事往回倒一点。

1982年,19岁的她在香港新秀舞台唱《风的季节》,旧夹克空荡荡,像挂在麦秆上,一开口却全是风骨。评委黄霑直接拍桌子:这是老歌,却唱出了今天的心跳。冠军落袋,她第一件事跑回荔园,把姐姐从后台拽出来,两人在路边摊吃车仔面,加双份牛腩,吃到碗底朝天,像把童年一口咽下去。

穷过,所以特别舍得给人糖。

吴君如还是龙套的时候,梅艳芳已经红得发紫,却天天开车去片场接她,顺路就买两盒蛋挞,一盒给吴君如,一盒让吴君如送去给场务。媒体拍到,标题写“大姐大宠小妹妹”,她笑笑:“我宠她,是宠当年的自己。”

裂缝出现在2001年《爱君如梦》。

剧本里双女主,最后剪完吴君如戏份只剩20分钟,片尾曲原本定了梅艳芳,忽然换成刘德华独唱。庆功宴那天,吴君如被公司安排站在C位,梅艳芳坐在角落,筷子没动,酒杯没停,第二天报纸写“阿梅全程黑面”。

再往后,两人同场活动,中间永远隔一个人,像一条看不见的河。

赵文卓那段更像一出乌龙戏。

1995年,张国荣做东吃火锅,他随口一句“你们两个都闷,不如凑一对”。11个月后,已经谈婚论嫁。

外界把“女强男弱”四个字贴在赵文卓背上,说他靠梅艳芳拿资源。赵文卓脾气倔,越解释越黑,干脆躲起来不接戏。

1996年某天,两人大吵,梅艳芳摔了电话,赵文卓搬离爱巢。分手原因传得最凶的版本是“有人拿匿名信说赵文卓在外面有女人”,后来赵文卓只给了一句:“误会大到像天塌。”

2003年,梅艳芳癌症晚期,坚持开告别演唱会。

最后一场,她穿白色婚纱,问观众:“我穿婚纱好看吗?”台下喊“好看”,她笑:“可惜没抢到新郎。”

那天赵文卓坐在第17排,帽檐压到最低,没人认出。

保镖说,演出结束她回到后台,盯着门口半小时,突然开口:“要是他进来,就说我睡了。”

那个人,就是赵文卓。

另一边,吴君如托人送来一束白色风信子,卡片写“对不起”。

花被放在走廊长椅上,直到枯掉也没拿进病房。

遗嘱里,她给母亲覃美金留每月7万港元生活费,数字精确到个位。

母亲好赌,7万常常一周就见底,于是打官司要求一次性拿全部遗产,官司从2004年打到2019年,终审败诉。

哥哥梅启明也没闲着,跳出来追讨“妹妹口头答应的500万”,法院问证据,他答“一家人讲什么证据”,被当庭驳回。

更离谱的是,遗嘱写明“遗物不得变卖”,母亲却在2015年把梅艳芳生前穿过的金色舞台背心拿去拍卖,起拍价5000港元。

粉丝举牌到30万,母亲在现场喊“再高点,她那么红”。

那背心最后被一位内地歌迷拍下,付款后却捐给香港文化博物馆,说“让她回家”。

2019年,信托基金把母亲月费提到25万,条件是先还之前欠下的诉讼费,母亲当场签字,转头又告信托“克扣利息”。

网友看得累,留言:原来最狠的刀,真的长在血缘里。

2023年,香港文化博物馆办梅艳芳纪念展,入口摆着那件金色背心,灯光打上去,像把人重新拉回红馆。

旁边循环播她92年演唱会片段,她唱《似是故人来》,声音一出来,参观的人不约而同停住脚步,像被谁按了暂停键。

乐评人说,她把粤剧小调混进流行歌,别人还在唱“我爱你”,她已经唱“我怜你”,一字之差,愁肠九转。

所以听她的歌,老觉得有人在耳边叹气,却又不舍得关音响。

回到那张“拒见名单”。

保镖后来回忆,她最后几天疼到睡不着,半夜突然冒出一句:“不见,不是恨,是怕丑。”

怕什么丑?

怕老友看见她瘦成纸片,怕旧爱记得她穿婚纱却等不到他。

故事说到这儿,会发现梅艳芳留给世界的,不只是一堆金曲和花边,而是一句提醒:

再风光的人,也怕在最狼狈的时候遇见最在乎的人。

所以如果你心里也有一张“拒见名单”,先别急着划掉名字,能见面的时候,把话说开,把抱给够,别等到只能托保镖传话,那就真的只剩一句——

“我死都不见。”

听起来很酷,其实全是遗憾。

来源:大气星辰Cfxdx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