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惊天突破口,十六万大军死死封城,乌帅豪言立誓七日解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2 19:19 1

摘要:2025年11月,顿巴斯有一座不算大的城市被围住。城里人和守军被困在里面,外面有大量敌人。对方动用约16万精锐兵力把这座“红军城”包围得水泄不通,守城乌军总人数大约6万人,正规部队约4万,剩下的2万多是国土防卫旅、警察等训练和装备都不如正规军的人员。

2025年11月,顿巴斯有一座不算大的城市被围住。城里人和守军被困在里面,外面有大量敌人。对方动用约16万精锐兵力把这座“红军城”包围得水泄不通,守城乌军总人数大约6万人,正规部队约4万,剩下的2万多是国土防卫旅、警察等训练和装备都不如正规军的人员。

这座城的意义不是人口也不是面积,而是它的交通位置。拿下它就能把顿巴斯北线连成一条线,往后再切到乌军主力的后方去,甚至可以把围困圈扩大成更大的包围圈。对两边来说,这场仗已经不仅仅是拿一座城市那么简单的事了,这是双方对外展示力量、给对手和西方看的一件大事。

俄方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用胜利告诉西方乌克兰不是不可战胜的,让那些想帮忙的人少一点、信心差一些。于是他们拿出了硬家伙:四个集团军的大部队参加,装甲兵和特种部队轮着上阵。战术上把传统的包围战与现代高科技打击结合在一起。按照他们的安排,主攻方向围三面,故意在西南留下一个看起来像漏洞的地方,引诱乌军援兵从那里冲进来。这“漏洞”就是个陷阱。

10月26日,乌军有一批援兵从那个打开的口冲进城去,俄军早就准备好了导弹和重炮等着把冲进去的人炸死。那一天,乌军在突破口那里遭受了沉重打击,伤亡很大,被称作“地狱通道”,俄方这么做的两个目的:一是减少自己冲锋时直接暴露出来的伤亡,二是想消耗掉乌方大量的有生力量。他们用大规模航弹、火箭炮把这些地面工事尽可能地摧毁,最常见的一种打法就是先用FAB-500航空炸弹、“冰雹”火箭炮压下去,然后再派小队逐栋楼搜查残余敌人,这种搜索队一般就十几个人,会跟着近距152毫米榴弹炮的火光一点点清理顽抗的地方。

关键地点上,俄军还用上了大威力制导炸弹,三吨重的FAB-3000就带有滑翔套件,能从几十公里外精准打到目标,俄方称这些动作打死过几十名乌军军官,乌方没直接回应这些说法。心理战手段也被用来对付守军,他们喊话劝降,保证会按规矩对待被俘人员,在城里一些单位真放下武器了。11月5日时,第155旅出现,这支部队曾经在法国受训并装备着法式武器,它宣布投降,据俘虏所说补给线早断掉,外面送吃的无人机没法冲破防空,地堡里面的人已经饿了好几天,伤员没有药,这些人说被逼得没办法才这么做。

守军的士气也跟着低落起来,城里没粮食、药和基本护理,临时医疗点挤满了伤员,可没有药品和器械。无人机航拍画面里全是废墟和死伤,补给救援根本没法搞下去。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乌克兰高层下了命令,总司令瑟尔斯基对外宣称七天之内解围,国家领导人也在视频中号召守住阵地。命令下达之后,乌方从其他方向调来大概两万援军想打通救援线,不过这些援军只前进了几公里就被打回来,损失惨重—四十七辆装甲车被摧毁,行进的道路变成了阻碍。

空中救援也失败了,两架黑鹰直升机带着11个特种兵想在夜里偷偷进去救人,可自杀式FPV无人机发现了他们,把所有的飞机都打下来或者赶走了。外面说瑟尔斯基这次行动是“复杂但是有效果”,不过从损失来看很多人都觉得这些事造成了不该有的伤亡。

除了前线的交火,红军城战在政治和舆论方面也出现了大动荡。西方盟友援助没有像乌方希望的那样持续稳定地进行下去,盟友们内部对于是否要继续大量援助存在不同意见,一些国家担心会刺激到对方;民众对长时间的援助开始感到疲惫;欧盟统计显示军事援助兑现率从去年85%下降到现在62%,援助量减少且拖延直接导致了前线弹药、燃油、医疗物资等供给不足。媒体上的报道画面、材料一旦在公众面前露出与官方说法不一样的真相,西方的一些媒体也被指责被误导甚至“造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西方的话语权。

俄方则想在更大的格局上占优势,拿下这座城市,才能在顿巴斯有更多余地去操作后续的战局,给乌军主力部队后面施加压力。普京对于胜利的态度也十分明确,他甚至说攻下来之后要向全世界记者开放参观,目的就是打击乌克兰和支援乌克兰的国家,在政治上制造影响、在心理上造成威慑。而在战术层面,他们也在试图把武力上的胜利转化为谈判筹码,用战场的优势迫使欧洲各国接受一个对乌克兰更加不利的结果。

对乌克兰来说现在有几件事情要选,继续在前线跟对方正面对抗,用常规部队守着每片地皮,这样会更多人装备损失掉。要是走另外一条路比如说更依赖游击战和无人机长期打击,能少死一些但也要放弃部分城市,并且得花时间还要不同补给训练体系。从指挥层发出的七天解围命令实际上并不可行,想把被围困的城市救出来光有人力物力是不够的,还需要稳定后勤供应、空中支援以及可靠情报反炮兵能力才行,当前供给情况加上外界援助节奏都不利于短期内完成这些事。

除了红军城这点的风险之外,另外一个令人担忧的地方就是俄军可能会在其他方向上同时行动,文章中提到的就是如果俄军一边攻打红军城,另一边又对库皮扬斯克等地发起突袭的话,那么乌军就会陷入到多线作战的情况当中去。若是反应不过来或者是分散了兵力力量,那么局面将会更加糟糕,在战场上实力决定很多东西,嘴上的支持抵不上实战和后勤的威胁。西方国家所作出的承诺如果没有按时兑现到位的话,那么前线部队的战斗力就会大打折扣。

这场战斗的影响不局限于顿巴斯,如果城破或者乌军被迫撤离重防之地,地缘政治格局就会出现变化,区域安全的平衡也许会被重新书写。欧洲的安全与军事政策或许要作出调整,盟友们之间的分歧也有可能因此加深,俄方想要依靠一次胜利来改变谈判桌上力量对比的情形,倘若西方不能很快而且持续给予有效的支持,那么乌克兰的选择就变得越发受限。

人道上,城市平民和受伤者处境艰难。食物药品缺乏使得医疗救治难展开,尸体堆积且不能及时掩埋也带来卫生及心理问题。这些现实状况经由无人机与现场图景被外界看见,给外界造成直接冲击,若人道救援无法进去,情形会更糟。

这次围困的结局还未可知,但现有的条件对守军来说压力极大,乌方要在保留兵力与获取国际援助间取得平衡。西方会在政治上和物资上采取哪些具体行动,这会直接左右战局走向,关于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决策层要权衡继续正面交锋的成本以及转为非对称作战的代价,战场上的每一步决定都会产生长远影响,并不只是单纯军事问题这么简单,在此过程中还包含着政治、外交及后勤等诸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情况存在。

来源:自由的蜻蜓NcIFH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