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罗通为何会以“盘肠大战”这种最为壮烈的方式,为人生画上句号?
罗通,这位隋朝北平王罗艺之孙、唐朝越国公罗成之子,其命运如同被命运女神编织的锦缎,华美中暗藏荆棘。父亲罗成马陷淤泥河而亡后,他被唐太宗李世民收为御儿干殿下,承袭越国公爵位,开启了传奇的一生。
当唐太宗被困北国牧羊城时,程咬金回朝搬救兵的场景宛如惊雷炸响朝堂。皇太子李治设下校军场擂台,各路少国公如群星争辉。罗通以矫若游龙的身姿击败秦怀玉、苏麟等劲敌,夺得扫北元帅印。他一路势如破竹,收降磨盘山土匪,智取单天长性命,更以雷霆手段处置苏家兄弟,让苏定方尝尽丧子之痛。在战场上,他犹如出鞘利剑,接连战胜铁雷银牙、铁雷金牙等北番猛将,连破白良关、金鳞川等险隘,在牧羊城上演了力杀四门的壮举。
然而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扫北战场上,弟弟罗仁的鲜血染红了屠炉公主的战袍。这位北国公主对罗通一见倾心,愿以身相许归顺大唐。罗通表面应允婚约,内心却燃烧着复仇的火焰,立下"若负公主,死于百岁老人之手"的毒誓。木阳城救驾后,皇帝赐婚的喜宴变成了悲剧的舞台,屠炉公主含恨自尽,罗通也因此跌落人生巅峰。
此后岁月里,这位曾经的扫北大元帅如同困兽,空有盖世武艺却无处施展。东征战场上,薛仁贵和秦怀玉的光芒将他彻底掩盖。而当年斩杀苏定方种下的恶果,终在苏宝同的西凉反叛中显现。即便大唐危如累卵,唐太宗宁愿三请薛仁贵,也不愿让罗通重掌帅印。
当锁阳城告急的烽火再次燃起,年过半百的罗通终于等来了最后的机会。磨盘山的捆仙绳让他恍如困兽,界牌关前,他与百岁老将王伯超的决战,仿佛宿命的轮回。肠流满地的剧痛中,他盘肠再战的英姿,犹如浴火凤凰最后的绝唱。这一战,不仅洗刷了他半生的郁结,更让那些无声的谴责化作了由衷的敬佩。
罗通的故事,就像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短暂却璀璨夺目。说书人的醒木一次次落下,将这个悲情英雄的传奇永远镌刻在了大唐的史诗中。
来源:程力侯卫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