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达成“缩水版”气候目标、特朗普政府缺席……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2 19:10 1

摘要:11月5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与气候影响实验室合作,通过人类气候前景数据平台发布一项新气候数据集。UNDP警告称,气候变化必将严重削弱全球农业生产力和人类福祉,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最低的国家将受到最严重影响。

当地时间11月10日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

在巴西贝伦开幕

COP30巴西亚马逊2025气候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合影。图源:视觉中国

其间

中国气象报联合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

开设《贝伦回声》专栏

以此传递会议最新进展和各方声音

希望能从不同视角

为大家了解贝伦气候大会进程

提供全面、及时、丰富的信息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气候变化威胁全球粮食生产

11月5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人类发展报告办公室与气候影响实验室合作,通过人类气候前景数据平台发布一项新气候数据集。UNDP警告称,气候变化必将严重削弱全球农业生产力和人类福祉,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最低的国家将受到最严重影响。

数据显示,即便将适应措施纳入考量,全球变暖仍将严重削弱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力,无论贫富国家都无法幸免。

数据集覆盖玉米、水稻等六种主要粮食作物,还考察了温室气体排放保持中等水平和排放持续居高不下两种气候情景下,农民可能的适应方式。结果显示,除水稻外,其他作物到本世纪末减产概率达70%至90%,适应措施仅能抵消1/3损失。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等贫困国家受冲击最严重,作物产量中位数或降25%至30%,木薯等关键作物减产尤甚;美国等“粮仓经济体”也难幸免,小麦、大豆产量可能锐减40%,引发全球粮价、贸易连锁反应。

当地时间2025年7月7日,德国勃兰登堡州彼得斯多夫,一名农民驾驶圆盘耙在勃兰登堡东部一块收割后的麦田上作业,扬起大量灰尘(无人机航拍)。勃兰登堡部分地区已连续数周未出现明显降雨。图源:视觉中国

若各国将排放降至中度水平,到2100年的作物损失将不足高排放情景的一半。该数据再次凸显减排与适应行动对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欧盟达成“缩水版”气候目标:到204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90%

11月5日,经过激烈磋商后,欧盟成员国部长公开表决通过了一项妥协方案:到2040年,在1990年基础上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90%。但这一目标引入了灵活条款,允许部分以更宽松方式实现。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 图源:联合国SDG

据路透社报道,欧盟达成的妥协方案允许各成员国购买国际碳信用额度,将减排任务外包给其他国家,以实现减排目标中的5%。这意味着,欧盟工业实际上需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85%,其余部分可以通过付钱请其他国家代表欧盟减排的方式来完成。

报道称,欧盟委员会最初提出一个90%减排目标,其中碳信用额度的比例最大为3%,该目标旨在确保欧盟保持减排进度,以实现净排放量到2030年减少55%,并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但波兰、意大利、捷克等国反对90%的目标,认为这将使国内产业面临过于严格的限制。法国、葡萄牙等一些国家要求减排方案允许购买5%的碳信用额度,波兰和意大利等国还寻求获得10%的灵活性。

荷兰、西班牙和瑞典等国则坚决反对削弱气候目标,认为欧盟需要制定“雄心勃勃”的目标,以应对极端天气并在绿色技术方面追赶中国。不过,这些国家的外交官也表示,比起让谈判破裂,他们更愿意接受一项妥协后的方案。

有分析指出,欧盟在气候目标上作出退让,反映出欧洲工业界和部分国家政府的担忧,他们担心自己无力在落实减排措施的同时兼顾国防和工业目标。

永远的热带雨林基金获得55亿美元注资

在11月6日举行的贝伦峰会上,永远的热带雨林基金(TFFF)于一场高级别活动中正式启动。总计有34个热带雨林国家签署了TFFF宣言,这些国家覆盖了发展中国家90%以上的热带雨林。

这是2024年3月13日在巴西亚马孙州首府马瑙斯拍摄的热带雨林。图源:新华社

挪威承诺在未来十年内提供30亿美元资金,但需满足特定条件;巴西和印度尼西亚重申各自提供10亿美元资金的承诺;法国表示,在特定条件下,将考虑在2030年前提供高达5亿欧元的资金;荷兰承诺为基金秘书处提供500万美元;葡萄牙承诺提供100万美元;德国则全面支持TFFF;而作为基金早期设计阶段的支持方之一,英国则明确表示不会为该倡议投入资金。

《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发布

11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

白皮书强调,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五年来,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有力行动、付出艰苦努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由2020年的16.0%增至2024年的19.8%,年均提高近1个百分点。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进,十年来累计完成淘汰煤电落后产能超过1亿千瓦。

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深入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中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清洁能源产业链,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形成。

重点降碳路径全面落地见效。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十四五”前四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1.6%。近20年来,中国为全球贡献了约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

白皮书指出,中国为全球气候治理注入强大动力。目前,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已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5年10月底,中国已与43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5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

特朗普政府缺席COP30

COP30将是30年来首次没有美国高级代表参与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和重要的地缘政治参与者,美国的缺席一度引发国际社会担忧,认为这将损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但特朗普政府官员的缺席,对一些参会者来说反倒松了一口气。

巴西与会者表示,“没有美国在场,能够看到真正的多边对话正在发生”。美国《纽约时报》也指出,一些观察人士对此感到欣慰,因为他们认为,特朗普政府对气候议题的敌意已成为国际社会在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上的障碍。

《纽约时报》称,特朗普政府不仅放弃了美国此前向全球作出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还施压其他国家放缓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美国与其他产油国一道,反对全球塑料公约,迫使欧洲放弃气候法案,并阻止航运业征收首个全球碳排放费。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上演了一出荒诞的独角戏,训斥其他国家若不“摆脱这场绿色骗局,将走向失败”。

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委员沃普克·胡克斯特拉认为,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和重要的地缘政治参与者,美国缺席COP30是一个“分水岭”,将损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

不过,报道称,大约100名美国地方官员计划前往巴西参加COP30,传递出即便特朗普不参加,美国市长、州长和商界领袖仍然优先考虑气候变化的信息。

来源:博识雅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