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员也有“铁饭碗”?美团率先将社保补贴覆盖骑手,养老有保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2 17:58 1

摘要: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陆,现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根本离不开外卖员的存在,有人说羡慕外卖员这种自由的职业,有人觉得他们风吹雨淋很是辛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那现在就让小陆带着大家来看看外卖骑手背后的细节。

文/陆既白

编辑/世界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陆,现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根本离不开外卖员的存在,有人说羡慕外卖员这种自由的职业,有人觉得他们风吹雨淋很是辛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那现在就让小陆带着大家来看看外卖骑手背后的细节。

跑外卖到底算不算一份正经工作?这个问题曾困住千万骑手和无数关注者,2023年某调研机构数据显示,全国78%的骑手认为“不稳定、没保障”是这份工作的最大痛点,不少人跑单时随身揣着止痛片,却不敢想生病住院该怎么办。

这种困境不是中国独有。《纽约时报》2022年报道,美国加州外卖骑手因缺乏保障,意外受伤后平均要自付80%医疗费,不少人因一场事故就陷入债务危机。

伦敦的快递员更曾上街抗议,举着“我们不是机器”的标语,要求平台承担基本保障责任。

互联网平台兴起时,曾给骑手画过一张“自由大饼”:不用打卡、不用看老板脸色,你是自己的老板,我们只是合作伙伴,这话听着诱人,实际藏着陷阱。“独立合作者”的身份拿走了法律保护,社保、工伤保险全是空白,风险全由个人扛。

咱们的社保体系一开始就像“全家桶”,必须先签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企业才能给买全套保障,你说想单点一份工伤险?系统根本不支持。

这可难坏了平台,几百万骑手流动性极强,兼职占比超40%,全签合同买“全家桶”,成本高到无法承受。

过去几年,行业形成了“平台—外包公司—骑手”的隔离模式,用层层外包把劳动关系拆得七零八落,2021年郑州暴雨中,某平台骑手涉水送餐遇难,家属维权时才发现,骑手和平台压根没有直接雇佣关系,赔偿问题推来推去。

转机出现在“国家队”下场,人社部推出的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堪称精准破局的“手术刀”,这是第一次把工伤保险从“全家桶”里单独拆出来,允许平台不签劳动合同也能给骑手买。

政策落地那天,北京骑手老王在群里发了句“终于不怕摔了”,瞬间被几百条回复刷屏。

政策的“东风”吹来了,谁先接住谁就能占得先机,美团率先响应,在国家指定的7个试点省市,为数百万专送和众包骑手全接入职业伤害保障。

这意味着不管是全职跑单的小李,还是兼职挣外快的大学生小张,都能享受到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工伤待遇。

2023年10月,杭州骑手刘师傅送餐时被汽车撞倒,腿部骨折,放在以前,他得自己垫医药费,现在凭着职业伤害保障,不仅医疗费全额报销,停工期间每月还能领到工伤津贴。

他拿着报销单说:“以前跑单总提心吊胆,现在心里踏实多了,” 平台的野心不止于此。在国家保障底线之上,美团又额外给所有骑手买了商业意外险和重疾险。

更让人关注的是养老问题,现行政策没法直接交社保养老金,平台就推出商业养老金补贴计划,骑手个人存一笔,平台就补贴一笔。

上海骑手陈姐算了笔账:她每个月存500元,平台补贴150元,一年下来个人账户里就有7800元。“我跑外卖快8年了,以前总觉得是临时活儿,现在看着养老金账户的钱慢慢涨,觉得在上海扎根也有盼头了。”她的话说出了很多骑手的心声。

这可不是做慈善。外卖行业早过了抢用户的阶段,现在拼的是骑手稳定性,《中国外卖行业发展报告》显示,骑手流动率每降低10%,订单准时率能提升15%,用户投诉率下降22%。

稳定的骑手团队,才是服务质量的核心保障,其他平台也开始跟进。饿了么在试点城市推出“骑手保障升级计划”,滴滴外卖则优化了骑手意外险理赔流程。

就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块石头,美团的先行之举,正倒逼整个行业重新思考:该怎么对待这些创造价值的劳动者。

有专家算过一笔账,平台给每位骑手投入的保障成本,分摊到每单上不过几毛钱。但这笔钱换回来的,是骑手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是更稳定的运力,最终受益的还是平台和消费者。这才是双赢的生意经。

回到最初的问题,跑外卖到底算不算正经工作?在深圳骑手小周眼里,答案早就变了,他2019年开始跑单,以前总不敢跟老家亲戚说自己是送外卖的,现在会大方讲“我有工伤险,还有养老金补贴”。

正经工作的核心是什么?是能让人看到未来,是遇到风险有人分担。2024年春节,广州骑手赵师傅在送餐途中突发心梗,多亏了平台买的重疾险,10万元理赔款很快到账,帮他渡过了难关。

他康复后说:“这份工作不仅能挣今天的钱,还能保明天的险。” 零工经济的困境,本质上是“灵活”与“保障”的平衡问题。

过去大家总觉得两者不可兼得,要么牺牲自由换稳定,要么拥抱灵活丢保障。现在中国的实践给出了新答案:用政策创新和企业担当,让两者可以共存。

这种改变正在影响更多行业,网约车司机、直播从业者、家政服务人员,这些曾经的“边缘劳动者”,也开始陆续享受到专属保障。

2024年人社部数据显示,全国已有超2000万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各类保障体系,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骑手保障的升级,也是“科技向善”最朴素的体现。科技不该是剥削的工具,而应是赋能的手段。

当平台用技术优化派单路线的同时,也用保障体系守护骑手的安全,科技的温度才算真正传递到了人身上,未来,对劳动者的保障或许不再是企业的成本负担,而是赢得竞争的核心壁垒。

当每一个骑手都能安心跑单,每一个灵活就业者都能踏实打拼,这座城市就会更有活力。因为城市的温度,从来都藏在对每一份职业的尊重里。

来源:云蘅不姓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