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宽广、辽阔、深沉、静谧的大草原,万物共生互补,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在牧民心目中,大自然就是长生天,必须敬畏。
作品刊发于2025年《摄影世界》杂志11月刊
《新游牧时光》
摄影并文/饶永霞
向上滑动可查看本期杂志
向下滑动查看
在宽广、辽阔、深沉、静谧的大草原,万物共生互补,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在牧民心目中,大自然就是长生天,必须敬畏。
当然,身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人也不得不被裹挟着进入现代化浪潮,传统与现代碰撞后,内蒙古草原深处自然会呈现出一番别样的面貌。我们能寻找到的最原生态的牧民生活和日常劳作,依然会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公交车站、手机、宠物猫、Hello Kitty、Nike帽、LV包、雪地靴……皆是我眼中当下草原风貌的瞬间和细节。
2015年,当我第一次踏上内蒙古草原时就发现它和我心目中想象的不一样,这种不同源自我曾经阅读的书、欣赏的电影以及听过的故事。于是我就有了一种无意识却又主动为之的行为,通俗一点讲,就是用镜头语言开启一个南方人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生活的观看和感知。
10年的时间,14次草原行走,无论是陌生的熟悉,还是熟悉的陌生,皆因爱之深、关之切。倾听草原的声音,我深刻理解了前行及不遗忘的最好方式就是反思。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未知的领域,我踏上寻找的旅程,一次又一次走进草原,走进这片温暖而坚定的土地,持续关注我心中的新游牧时光。
2023年11月18日,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女孩平时在旗里上学,周末和妈妈萨其日娜到牧区看望奶奶、爸爸和妹妹。她很喜欢放着她衣物和娃娃的勒勒车。饶永霞 摄
2021年12月21日,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蒙古包旁宽敞舒适的砖瓦房。饶永霞 摄
2024年1月24日,在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拍摄的公共汽车候车亭。饶永霞 摄
2024年1月24日,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寒假期间萨日奈去牧区姑姑家小住,家里的猫和狗成了她的跟屁虫。饶永霞 摄
2022年6月24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夏季那达慕赛马之前,一名女子在车里化妆。饶永霞 摄
2021年7月11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夏季那达慕上穿着布里亚特服装比俏的牧民。饶永霞 摄
饶永霞
曾获第 24 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评审委员会大奖,
作品曾入展 2024 年第七届“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
来源:忘川理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