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甘肃省特色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中,中药材高效移栽与低损收获装备现场演示活动在定西市安定区举办,为丘陵山区中药材产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劲科技动能。
甘肃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张云文) 近日,在“甘肃省特色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农机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中,中药材高效移栽与低损收获装备现场演示活动在定西市安定区举办,为丘陵山区中药材产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注入了强劲科技动能。
本次演示活动重点展示了中药材覆膜覆土立式移栽机、露头覆膜移栽机、自走插挖翻提抖式药材收获机等最新研发成果。这些农机装备的成功研发与应用,有效解决了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长期以来依赖人工、效率低下、成本高昂、损耗严重等问题,打破了农机装备“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产业瓶颈。
据了解,甘肃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定西等丘陵山区更是道地根茎类中药材的核心产区。为解决制约中药材产业升级的难题,甘肃省研产融合科技攻关赋能计划实施以来,项目承担单位迅速组建产学研协同攻关团队,集中优势资源,攻克核心零部件,突破关键技术,按时交付试制样机。
经过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自走式中药材露头覆膜移栽机突破了“丘陵地形自适应”“精准覆膜栽插”等技术难题,移栽效率较人工提升8~10倍,株距误差控制在±2厘米内,覆膜合格率达到95%以上。而自走插挖翻提抖式药材收获机,则创新了“低损挖掘—柔性输送—精准分离”技术,药材破损率降至3%以下,收获效率较人工提高15倍,彻底改变了传统收获“费力伤药”的困境。
除了中药材专项装备外,制种玉米父本收获机、丘陵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穗茎兼收联合收获机、中药材种子包衣丸化机、丘陵山区玉米残膜回收机、丘陵山区马铃薯膜上播种联合作业机等7款农机新产品也取得了新突破,这些产品均符合玉米、马铃薯、中药材等甘肃省主要特色作物农艺需求,填补了多项省内技术空白。
来源:长江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