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11日16时许,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境内国道317线关键节点工程——红旗特大桥,因右岸山体滑塌引发引桥及部分路基垮塌,桥体部分坠入下方足木足河,现场腾起大量烟尘。得益于前一日及时发现险情并实施交通管制,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相关处置及调查工作
注:本文图片与新闻内容无关
作者:如果有来生
2025年11月11日16时许,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境内国道317线关键节点工程——红旗特大桥,因右岸山体滑塌引发引桥及部分路基垮塌,桥体部分坠入下方足木足河,现场腾起大量烟尘。得益于前一日及时发现险情并实施交通管制,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相关处置及调查工作正有序推进。
据阿坝州交通运输局通报,11月10日15时许,道路巡查人员在日常巡检中发现,红旗特大桥右岸桥头K381+030M处路面及边坡出现宽约10厘米的裂缝,山体开裂位置距桥台仅30米,且裂缝呈持续发展趋势。当地立即启动应急响应,于当日17时25分发布交通管制通告,在金川县观音桥、壤塘县黑桥等地设置3个远端分流点和2个近端管制点,禁止所有车辆通行,并协调周边县域建立跨区域联动疏导机制。至当晚23时,所有滞留车辆全部安全疏散,为次日桥体垮塌规避伤亡风险筑牢防线。
公开资料显示,红旗特大桥是双江口水电站库区复建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全长758米,主墩高度达172米,主跨220米,采用三跨一联预应力砼连续刚构“Y”字形设计,于2025年1月14日完成主跨合龙,建成后串联起马尔康市、金川县与壤塘县三地交通网络,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垮塌的为靠近山体一侧的引桥及路基,主桥结构未受严重影响。
事故发生后,阿坝州应急管理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迅速组建专项处置工作组赶赴现场,地质专家与桥梁工程师同步抵达开展勘查。通过无人机测绘、岩芯取样等技术手段,初步判定垮塌系山体滑塌所致,排除桥梁质量问题。专家分析指出,该区域地处横断山脉断裂带,地质结构脆弱,加之双江口水电站首次蓄水后水位变化对山体的长期影响,叠加近期降水作用,最终导致山体失稳滑塌,侧向冲击力超出桥梁承载极限。
目前,国道317线马尔康至壤塘段仍处于封闭状态,当地已公布临时绕行路线(壤塘县⇄阿坝县⇄红原县⇄成都市),并通过实时路况播报、增设指路标志等方式保障通行。现场已布设监测设备,对库区周边山体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严防次生灾害。
据悉,相关部门已启动事故全面调查,重点核查设计阶段地质风险评估、施工规范执行及运维监测等情况。关于桥梁重建规划,将在事故原因查明及地质条件评估后科学制定方案。截至发稿时,绕行路线通行秩序正常,民生物资运输保障有序,暂无次生灾害报告。
来源:Iverson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