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央视宠儿,得罪杨坤20年不往来的孙浩,已走上另一条上坡路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2 17:42 1

摘要:曾是央视宠儿,得罪杨坤20年不往来的孙浩,已走上另一条上坡路

一首《中华民谣》让他两登春晚,成为央视宠儿;

一句直言让他与杨坤结怨20年,跌落人生谷底。

当外界以为孙浩早已淡出视野时,56岁的他却惊喜亮相岳云鹏的演唱会。

惊喜之余不禁好奇:他究竟如何摆脱当年困境实现人生翻盘?

01 一夜爆火

孙浩打小就有一个当歌手的梦想。

父母为了支持他,硬是省吃俭用给他报了声乐班。

可高考成绩出来那天,一家三口看着孙浩的分数陷入了沉默。

仅仅差了3分,便让孙浩和梦寐以求的音乐学院失之交臂。

可家里已经拿不出更多的钱支持孙浩复读。

孙父只好托关系给他找了份工厂拧螺丝的工作。

没想到,机器的轰鸣声,也没能掩盖住孙浩嘹亮的嗓音。

车间主任在听到孙浩的歌声后,点名让他代表厂里参加歌唱比赛。

碰巧比赛那天,台下坐着著名作曲家王酩的夫人王香珠。

在王香珠的力荐下,孙浩再次向着音乐梦想出发。

原本暗淡的音乐路也再次明亮起来。

这一次,他顺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的通俗歌手班,还和韩红成了同窗。

在校期间,王酩更是手把手传授他吐字、换气的技巧。

在日复一日地沉淀磨砺下,命运的转机悄然降临。

1994年,孙浩带着一首《中华民谣》站上了青歌赛的舞台。

在港台流行乐霸屏的年代,他那独特的古典韵味一下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这首歌不仅让孙浩拿下专业组第三名的好成绩,还成为了当年的十大金曲。

此后,孙浩的歌唱事业犹如飞机起飞般直线上升。

仅一年后,孙浩便踏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

他和陈红同台唱响《中华民谣》,征服了全国观众的耳朵。

一夜之间,他的歌声红遍大江南北。

之后的日子更是变得风生水起。

走在路上,会被路人认出并追要签名;

发售专辑,更是被卖到脱销;

就连出场费也跟着水涨船高。

用顶流形容90年代的孙浩,毫不为过。

然而爆红的烦恼却比想象中来的更快。

02 急转直下

就像当年人们提起小沈阳只记得《不差钱》一样。

孙浩的名字也和《中华民谣》牢牢绑定。

不管走到哪里演出,观众都只认《中华民谣》这一首歌。

新歌的前奏才响起,台下就有观众嚷嚷着要听老歌。

这让一心想突破自我的孙浩倍感憋闷。

为了摆脱“单曲歌手”的烦恼,孙浩决定破釜沉舟。

他一边砸重金请顶尖音乐人为自己打造新歌,一边奔波在各个城市间做宣传。

可听众就是不买账。

新歌的热度和春晚那一夜比起来,只剩下惨淡。

不知所措之际,昔日老友给了孙浩一条新的道路。

那便是担任北京一家歌厅的音乐总监。

那个年代流行请一些小有名气的歌手为歌厅站场增添人气。

孙浩上任后便想到了自己的老同学韩红。

可没想到这个举动却让他和杨坤在日后结下了梁子。

在韩红的热度加持下,歌厅的名气越来越响亮。

许多小有名气的歌手也前来争取驻唱的机会。

其中便有当年还没闯出名堂的杨坤。

也许是时机不对。

杨坤每次来应聘,歌厅的驻唱歌手都处于饱和状态。

孙浩虽然也很欣赏杨坤的嗓音。

但作为总监的他要为了歌厅的运营成本考虑,只好一次又一次将杨坤拒之门外。

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杨坤火了,当年被北京某歌厅拒之门外的事也传了出来。

即便孙浩多次在公开场合为自己当年的拒绝道歉。

可杨坤始终认为对方当年是在为难自己。

所以他不原谅,也不理睬。

而孙浩也陷入了屋漏偏逢连夜雨的绝境当中。

200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假唱风波,彻底将孙浩推上风口浪尖。

当时的主办方为了保证演出效果,强硬要求孙浩演出时对口型。

可没想到演出当天,音响突然出现故障。

假唱当场穿帮,孙浩的公众形象也因此一落千丈。

加上当时港台流行乐的冲击、新歌反响未达预期,他的歌唱事业逐渐进入低谷

就在孙浩愁得夜不能寐之际,老乡张嘉译向他伸出了援手。

03 跨界重生

张嘉译和孙浩看似是两个圈子的人,私下里却是知根知底的朋友。

眼见孙浩被舆论和事业困境压的抬不起头。

张嘉译也没绕弯子,直接抛来橄榄枝:“跟着哥演戏吧,别在歌坛死磕了。”

彼时的孙浩,早已没了顶流歌手的架子。

他知道这是绝境中的机会,于是一口应下,转身扎进了影视圈。

但这毕竟是一个全新的陌生领域,无捷径可走的他只能从龙套做起。

起初片场的工作人员还会小声议论一个跨界演员的真实动机。

可当看到孙浩为了一个三秒的镜头,硬是在冬天的室外候场三个小时。

再没人敢轻视他。

而作为引路人的张嘉译也秉持着帮人帮到底的原则,为他带来不少机会。

2012年,张嘉译将《悬崖》中“刘魁”一角推给了他。

这个角色是特务机构的核心成员,既要演出对上司的忠诚,又要藏着内心的挣扎,难度极大。

为了贴近角色,孙浩泡在图书馆查阅伪满时期的历史资料。

还专门向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老演员请教特务角色的神态细节。

剧中有一场审讯戏,他需要用眼神传递压迫感。

拍摄前,他对着强光练眼神,直到眼睛发红酸涩。

最终呈现的效果让导演刘进当场拍板:“这角色就该是他的。”

《悬崖》播出后,没人认出这个阴鸷狠辣的特务,就是当年唱《中华民谣》的孙浩。

这份认不出无疑是观众对他演技的最高肯定。

此后,他的戏路彻底打开。

《白鹿原》里,他是欺压百姓的恶霸杨排长,一个嚣张跋扈的眼神就让观众恨得牙痒痒;

《一仆二主》中,他变身花枝招展的造型师何大壮,几句陕普台词自带喜感,成了剧中的“调味剂”;

《扫黑风暴》里,他饰演的黑警胡笑伟更成了经典,喝枸杞茶的养生习惯、面对诱惑时的犹豫躲闪,把小人物的复杂人性演得入木三分。

从歌手到演员,孙浩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才完成跨界的华丽变身。

他不再是被一首歌曲困住的假唱歌手,而是一个有口皆碑的实力派演员。

但当他时隔多年再次唱响那首《中华民谣》时。

他才发现自己终于和命运完成了和解。

04 回到起点

2025年岳云鹏西安演唱会上,观众席里的孙浩被镜头捕捉,全场瞬间沸腾。

在“唱《中华民谣》!”万人呼喊声中,他走上舞台,接过了阔别多年的话筒。

没有华丽伴奏,清唱声响彻场馆:

“朝花夕拾杯中酒……”三十年前春晚的锋芒,此刻化作岁月沉淀的从容。

台下从70后到90后齐声合唱,闪光灯汇成星海,这段现场视频当晚冲上热搜。

如今56岁的他,早已释怀与杨坤的过往,也不再纠结“单曲歌手”的标签。

拍戏之余,他偶尔在短视频分享演唱片段,粉丝留言“演得好,唱得更动人”。

从工厂歌手到春晚红人,从谷底跨界到影视戏骨,绕了一圈回到歌唱舞台,孙浩终于完成了与命运的和解。

结语:

孙浩的故事向我们证明:人生没有真正的死胡同。

当一条路走不通时,不妨换条路重新出发。

来源:侃说社会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