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当众道歉跌落“神坛”的李福贵,给所有网红提了个醒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2 09:12 1

摘要:李福贵刚开直播那晚,3.4万件太行山小米两秒钟抢没了。弹幕刷爆,屏幕里她哭着说为农户高兴。网上网友一下子把这事顶到爆点,没多久,情绪突然就变了,直播间外三秒钟风向反转,“小米产地和定价”成了焦点,大家都在翻,她到底是不是农村人的好人网红。

李福贵刚开直播那晚,3.4万件太行山小米两秒钟抢没了。弹幕刷爆,屏幕里她哭着说为农户高兴。网上网友一下子把这事顶到爆点,没多久,情绪突然就变了,直播间外三秒钟风向反转,“小米产地和定价”成了焦点,大家都在翻,她到底是不是农村人的好人网红。

李福贵本身就是农村出来的姑娘,27岁,粉丝过千万,靠助农、给孤寡老人送东西、带人旅行这些事,积攒了不错的口碑。网络上对她的评价一直都很高,说她踏踏实实、善良,甚至点赞她是帮农民脱贫的“活雷锋”。大家对她寄托的期待有点夸张,开播带货一上来就默认她得零失误。

这次小米带货起争议,网友盯着两点不放。第一是小米发货从山西仓库走,而不是李福贵老家,有人怀疑她拿低价货混充本地产品,说她“挂羊头卖狗肉”。第二个争议是,每斤小米要卖7.6元,让不少人觉得贵得离谱,指她坐地起价。但细究下来,这些事其实比网上吵得复杂得多。发货地其实是中间商为了省运输成本,价格也不是她自己拍脑门定,收购就接近5元,还得考虑筛选、冷链运输、包装这些杂费。利润算下来,根本没剩几毛。

这些年网红圈类似的事不少。一些人被网友捧得太高,行为被放大检验,什么都得很完美,还不能犯点小错。失误一旦出现,好评立马变质。例如李福贵每次花几万给老人旅游,网上就能传成她倾家荡产帮农民。她自己也经常说大家期待的那个更牛的“理想版本”是网友自己拼出来的,现实自己根本没那么能。

流量和能力很容易搭不上。她开播那天,十万人同时在线,供应链才刚磨合,而且她本人经验还不算太丰富。流量太大了,细节上的小毛病直接被无限放大成信任危机。越火可以说压力越大,底子稍微不扎实,出个岔子就等着被群嘲。

“造神”和“反噬”年年循环。网友把人推到神坛,再用压力逼着人不能有疏漏。带货就说成是挣大钱,定价高就怼她只想着自己,公益这块也被质疑是不是作秀。弄得李福贵自己压力山大。

李福贵应对方式比较坦然。直播间该哭就哭,该道歉就道歉,没什么包袱。她甚至说,大家要退货就退,做得不好不关注就行,她不回避问题,也没强行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这行为其实很像之前董宇辉,出问题直接说赔,让大家相信只要遇到错事能抗住就行,并不是每个人都得是一张完美脸谱。

出事后,李福贵还把账本全都拿出来示众,钱从哪进、花哪儿每一项都摊开。让大家自己琢磨小米到底贵在哪儿。其实这些细节才是考验网红水平。人不怕曝光问题,怕的是基本功太薄弱,连解释都讲不清楚。

网红圈动不动就塌楼已经是常态。胖东来自家也犯错,不遮掩,也从没装自己百无禁忌,坦白该说就说,结果信任感反倒更强。李福贵也是,把所有明细公开,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装完美,网友反而不容易讨厌她。

这次带货带来的风波,评论区底下还有主播留言,说大家都向往“完美好人”,但其实谁做事都会有遗漏,看着挺扎心的。很多人追着“理想版”李福贵,其实是图自己心理安慰罢了。实际这些助农的网红,做得再真实,都避免不了偶尔会有失误或被怀疑。

被网友宠得太高不是啥好事。李福贵经历这些,有点像也在告诉同行,靠热度能吹起来,但还是得实打实地把业务做好,神坛这事,真不用强求。等风头过去,谁能坚持把事情做细、做踏实,反倒才是真正能留下来的底气。以后还会有网红愿意主动拆掉“完美”的外壳,继续做真实的人吗?大家心里也都明白,太理想化的东西,总归没那么靠谱。

来源:梦幻孔雀6lMS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