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不长,牙齿会先知?65岁后,掉牙多的人活得久?告诉你答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01 09:44 1

摘要:年纪一大,最先“反水”的往往不是心脏、不是眼睛,而是一口牙。有人开玩笑说,人老了,最怕的不是腿脚不灵,而是吃饭没味、咬不动。那种咬不动肉、啃不了骨的无奈,懂的人自然懂。但你有没有想过,牙齿掉得多,竟然可能和寿命长短有关系?

年纪一大,最先“反水”的往往不是心脏、不是眼睛,而是一口牙。有人开玩笑说,人老了,最怕的不是腿脚不灵,而是吃饭没味、咬不动。那种咬不动肉、啃不了骨的无奈,懂的人自然懂。但你有没有想过,牙齿掉得多,竟然可能和寿命长短有关系?

有研究发现,老年人掉牙的情况,或许能悄悄透露出身体的整体状况,甚至能间接预示未来的健康水平。那是不是说,牙掉得越多,活得越久?真相可没那么简单。

人们总以为牙齿是独立的器官,最多影响吃饭。其实从医学角度看,牙齿的状态反映的是口腔系统乃至全身健康的缩影

牙齿松动、脱落,本质上是牙周组织出现了问题。牙周病、龋齿、牙龈退缩,背后往往藏着慢性炎症反应。而慢性炎症,正是心血管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等多种慢病的“温床”。

如果一个人到了65岁还保持着大多数真牙,那概率上,他的身体确实比同龄人更健康一些。不是牙齿本身在保命,而是他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免疫系统、慢性病控制水平,都默默地在“养”这口牙。

这个说法,从某些角度看确实有点“以偏概全”。有些民间说法是这样来的:有些老人牙齿掉得很多,但身体硬朗,活得也长。于是就以为,“掉牙多=长寿”。

但这其实是误会。如果一个人掉了很多牙,仍然活得久,那说明他的身体强度足够“扛”得住这些损失。这种情况是少数,不是规则。

大量研究发现,牙齿掉得越多,老年人整体死亡率越高。2016年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的研究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牙齿保留数量与认知功能、营养吸收、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牙齿少于20颗的老人,罹患慢病和认知衰退的风险明显上升。

也就是说,掉牙多本身不是“长寿”的标志,反而可能是“身体正在走下坡路”的信号。

老年人掉牙之后,咀嚼能力大打折扣。很多人开始偏向软食、流食,像粥、面、蛋羹这类东西。乍一看很养胃,实际上却营养单一。

没有牙,肉吃少了,纤维咬不动了,蛋白质摄取不足,肠道蠕动减慢,连大脑都可能因为营养不全而“变笨”。长期下来,体重下降、肌肉流失、免疫功能减退,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就跟着来了。

牙齿减少还影响发音、社交信心。很多老人不愿意笑、不爱说话,慢慢地心理状态也会变差。孤独、抑郁、焦虑这些情绪,其实一点都不稀奇。

这就得看“背景板”了。有人虽然牙掉得多,但他装了好义齿,吃饭照样香;他身体底子好,其他器官没有明显退化;他运动、社交、作息都正常。那这种人确实可能“掉牙不掉命”。

但不能本末倒置。不是掉牙让人长寿,而是他本身的健康习惯让“掉牙”没那么致命。

医生在门诊很常见这样的老人:牙掉了,装假牙也不合适,干脆凑合吃。结果三年五年下来,身体状况明显下降。不是不能活,而是活得不好。活着和活得有质量,是两回事。

不少国家都已提出“8020目标”:80岁时至少保留20颗真牙。这个数字不是随便定的,是基于功能性咀嚼的最低要求。

研究指出,只要牙齿保留在20颗以上,咀嚼功能基本能满足日常饮食。从消化到营养,从认知到抵抗力,都能维持在相对良好的水准。

所以真正的关键,不是等牙齿掉了再去修,而是从五六十岁开始就得“保牙”。戒烟、控制糖尿病、定期洁牙、正确刷牙方式、牙周病早发现早治疗,这些都不是小事。

牙齿这事儿,看着是小毛病,其实是一种“慢性预警”。它不会一下子让你倒下,但它会慢慢拖垮你。

中国人对牙齿的重视程度一直不高。很多人宁愿花几千块买保健品,也不愿意花几百块洗个牙。等到牙齿出了问题,再花几万块种牙、装牙,早干嘛去了?

更何况,不是所有人都能装得好假牙。真牙的功能、舒适度、咀嚼效率,远远不是义齿能完全替代的。别等到牙掉光了,才意识到,原来一口好牙,才是老年生活的底气。

看到这里,希望大家能明白,脸上的皱纹不一定说明老了,但一口烂牙,真的可能是身体健康在亮红灯。

掉牙多的人,并不代表命长;能长寿的老人,反而大多牙口还不错。保住牙,就是保住吃饭的能力、营养的入口、生活的尊严,甚至可能是保住认知和情绪的关键。

别再相信“掉牙多活得久”这种话了,该保的牙得保,该看的病得看。别等牙一颗颗掉了,才想起要重视它们。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王松灵,陈雪峰.牙周病与全身健康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21,56(4):241-245.

2. 李晓艳,张志愿.老年人牙齿缺失与认知功能的关系[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20,13(2):78-82.

3.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国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调查报告[R].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来源:胡医师讲科普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