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漆流转 珐彩生辉——明清漆器珐琅专辑丨中国嘉德2025秋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1 04:22 1

摘要: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曾叹:“螺钿器皿,漆色光莹,嵌缀精妙,诚为文房佳玩。”此语道尽传统漆艺之雅致,亦为明清工艺之盛景埋下注脚。

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曾叹:“螺钿器皿,漆色光莹,嵌缀精妙,诚为文房佳玩。”此语道尽传统漆艺之雅致,亦为明清工艺之盛景埋下注脚。

明清之季,实乃中华造物的黄金时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催生出“精益求精”的匠人之风,文人审美渗透器物肌理,赋予其清雅之魂;宫廷造办体系更以严苛标准,将工艺水准推向巅峰。漆艺承宋元剔刻、嵌钿余韵,以木为胎、漆为媒,将细微之美雕琢至极致;珐琅自元代传入中原,经明代本土化改良、清代精细化打磨,以铜为骨、釉为色,终成独具东方气韵的工艺瑰宝。

本次《澄怀——金石文房雅玩》专场所呈诸器,皆是此时代工艺的生动缩影。漆器中,明黑漆嵌螺钿爱菊盒,以五彩螺钿绘高士赏菊,“采菊东篱”的隐逸情怀随漆光流转;剔红童子戏鱼香盒,朱漆层叠间定格垂钓欢趣,暗藏“得利有余”的吉祥期许;剔犀盘,黑朱漆交错如纹,尽展明初工艺的韵律之美。珐琅器里,明早期葡萄纹盘碗,天蓝釉地缀紫葡绿蔓,承元风而添明式雅致;清乾隆缠枝莲瓶带官窑款识,规整中尽显清宫工艺的华贵气象。

这些器物,或曾藏于水松石山房、庆宽家族等名家之手,或经早期大拍流转,每一件都是匠艺与时代的交融,更是古人“澄怀观道”精神的载体。此处邀请诸位透过漆的温润、珐琅的璀璨,品器物之精,悟跨越百年的匠心与雅韵。

Lot 2042

明 黑漆嵌螺钿爱菊图六方盒

9.6×8.5×3.7 cm.

Sotheby's HK, 8th October, 2010, Lot 2241。

水松石山房Edward T. Chow旧藏。

嘉木堂旧藏。

伦敦,Sydney L. Moss Ltd.,1987年1月。

RMB:100,000-200,000

此件盖盒为木胎,造型别致,取六棱之形,子母口扣合严谨。通体髹饰乌亮黑漆为地,其上以五彩螺钿镶嵌纹饰,流光溢彩,工艺卓绝。盖面作高士赏菊图,画面长髯高士头戴风帽,身着宽博长衫,倚松石而坐,意态闲适。他满面欣然,含笑侧首,目光投向身旁手执酒壶的童子,似有为之再斟之意,神情生动,逸趣横生。周围丛菊环绕,花朵似风中摇曳,宛若清香浮动。画面诠释了古代文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情怀与诗酒雅趣。

盒身装饰极为考究,上下盖缘共十二个开光内,分别镶嵌各不相同的锦地纹饰,如星罗棋布,变化中见统一,熠熠生辉。盖壁周边亦饰以连续的锦纹,繁而不乱。盒内亦髹黑漆,盖内与底内分别镶嵌“一束莲”纹与盛开的牡丹花纹,寓意高洁与富贵。盒底正中更嵌有“木石人”篆书方印,为此盒增添了独特的款识信息,颇为难得。就其艺术风格与精湛工艺而言,此盒构图疏密有致,人物刻画传神,螺钿色泽变幻微妙,极可能出自十七世纪螺钿镶嵌巨匠江千里一脉。江千里乃明末清初螺钿工艺一代宗师,有“千里之家”美誉,其作品风靡一时,后世仿效者众,然能达此境界者亦属上乘。螺钿器制作过程极为繁复艰辛,须将蚌贝、夜光螺等材质打磨裁切为万千细微薄片,依图案精心拼嵌于漆胎,再经多层髹漆覆盖,反复研磨,直至纹饰与漆面平齐,最终抛光,方显五彩斑斓、光华夺目之效。此盒保存完好,色彩绚丽,实为一件集诗画意境、高超工艺与文人雅趣于一体的晚明螺钿珍品。

Lot 2043

明 剔红童子戏鱼图香盒

D:5.7 cm.;H:2 cm.

Sotheby's HK, 31th May, 2010, Lot 1939。

RMB:20,000-30,000

此件香盒作蔗段式,唇边子母口相合,下承圈足。盒内及底髹黑漆,外壁以剔红工艺装饰,盒侧饰连续回纹上下各一周,回纹规整严谨,寓意“富贵不断”,既作为边框装饰,又起到了结构性的视觉强化作用。盒面构图更是意趣盎然,以水波纹表现碧波荡漾的水面,又以几何化的地锦纹刻画坚实岸边。画面中心,两童子正全神贯注于垂钓之乐,一童持竿,恰有一尾肥硕的锦鲤跃出水面,咬紧钩线,动态十足;另一童子则兴奋地举手欢呼,面露惊喜之色。身旁放置的鱼篓点明主题,整个场景定格在锦鲤上钩的瞬间,生机盎然,寓意“得利有余”,吉祥之意呼之欲出。婴戏图乃明清工艺常见题材,或简或繁,皆旨在表现童真之趣。此盒虽仅饰二童,然情态逼真,画面意趣横生,正是“祈求人寿年丰、多子多福”传统心愿的艺术呈现。此盒通体包浆温润古雅,漆色沉静醇厚,雕工圆熟流畅,下刀精准而不见锋芒,构图疏密得当,集精工、美材、深意于一体,堪称文房清玩中之佳作。

Lot 2091

明 剔犀长方盘

25.8×17.5×3.4 cm.

参阅:

林曼丽发行,《和光剔彩:故宫藏漆》,国立故宫博物院,2009年,第60页。

夏更起主编,《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元明漆器》,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95页。

RMB: 1,000-2,000

盘长方形,斜沿委角,圈足,足内髹黑漆。盘外沿刻如意唐草纹。盘面纹饰分两圈,内圈如意云纹,外圈亦如意云纹与卷草纹环绕,盘内沿为如意唐草纹。线条粗细匀整,空隙处造型规律,刀切凹槽斜深而底窄细,漆层侧面露出漆层。《髹饰录》载:“剔犀,有朱面,有黑面,有透视紫面,或乌间朱线,或红间黑带……其文皆疏刻剑环、重圈、回文、云钩之类。”此器黑色漆层中显露朱漆线,纹饰婉转流畅,精细有致,营造出韵律协调的美感。

Lot 2092

明早期 剔犀如意纹葵瓣式盒

D:17.8 cm.;H:9.3 cm.

RMB:1,000-2,000

盒葵瓣式,木胎,髹朱、黑两色漆,以呈剔犀工艺。盖上刻两周如意纹,分别为六朵及十二朵,侧边及底亦做如意纹。如意纹形制较为饱满,比例恰当,制作上以三层较厚黑漆以及两层较薄朱漆组成,近观可见表面黑漆已呈现自然的“皴纹”,加之整体为葵瓣式造型,均符合元末明初剔犀的工艺特征。

Lot 2093

明末清初 黑漆嵌螺钿山水人物图案上案

37.3×7.5×8.3 cm.

RMB:1,000-2,000

小几带翘头,有束腰,牙板呈如意形,直腿马蹄足。晚明/清初时期,古典家具无论从材质、还是审美上,均有了突破式的发展,最具有代表性的即为晚明/清初的黄花梨家具,优美的线条以及恰到好处的比例设计,无不展现了文人艺术的高峰。这件黑漆嵌螺钿小几,虽为案上小器,可形制上亦借鉴了此时期的家具造型。而图案上亦带有文人艺术特征,以嵌螺钿工艺描绘了一幅“东坡洗砚图”,此图实际上来源于“东坡洗砚池”,相传为东坡晚年洗砚之地,目前基本认为此地在现今的常州市东坡公园内。螺钿打磨得极薄,拼接粘贴于黑漆地之上,工艺虽复杂,但无论从大体上的景观,山石树木,人物的线条衣着乃至面目表情均细致入微,可见匠心。

Lot 2095

清早期 黑漆嵌螺钿山水人物图长方盘

37×12.5×2 cm.

RMB:1,000-2,000

螺钿漆器是结合髹漆与嵌螺钿的复杂工艺,宋代出现薄钿漆器,至元代日益成熟。此长方盘髹黑漆,以黑漆地嵌螺钿,描绘文人生活,人物神情生动,服饰花纹不尽相同。薄钿面呈白色,在不同角度下,又泛出蓝、绿等美丽的光泽,制作精湛。

Lot 2096

清早期 黑漆嵌螺钿香几

60×38×21 cm.

RMB:1,000-2,000

髹黑漆为底,嵌螺钿成纹,作此香几。明曹昭的《新增格古要论》有云:“螺钿,旧作及宋内府中物,俱是坚漆,或有嵌铜线者,甚佳。”此器其漆色如墨,莹润光亮,螺钿五彩斑斓,于黑漆之上熠熠生辉。几形作长方形,面沿起委角,线条柔婉,边角圆润,别有情致。整体密布锦地纹且满填圆花纹,几面以螺钿精嵌山水人物图,亭台楼阁错落有致,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尽显精巧;树木葱茏,枝叶扶苏,或虬曲苍劲,或婆娑披拂;人物姿态各异,或漫步亭间,或泛舟湖上,神情生动,仿若正得林泉之趣。图之周匝,又以螺钿嵌花卉纹,花枝婉转,花瓣层叠,花蕊点点,极富生机。几身束腰,束腰处开鱼门洞,造型灵动。束腰下承托腮,托腮与几腿间以壸门牙板相连,牙板上浮雕几何纹,纹样规整,与螺钿之繁饰相映成趣。几腿作三弯腿式,线条流畅,婉转自如,腿足处雕饰花卉纹,更添柔美之态。腿下承圆珠式足,圆润饱满,稳固扎实。整体观之,此几工艺精湛,螺钿镶嵌细腻,纹饰繁而不乱,构图疏密得当,形制优雅,既具实用之能,又为赏玩之佳器,尽显古代匠师之巧思与技艺。嵌螺钿香几在明代是当时同类中的翘楚。明高廉《遵生八笺》中有记载:“金银钿嵌山水禽鸟倭几,长可二尺,阔尺二寸余,高三寸者。有高二尺香几,面以金银钿嵌昭君图,精甚。”

Lot 2097

清乾隆 剔红三贤会棋图香盒

D:9.4 cm.;H:5.5 cm.

RMB:1,000-2,000

盒作饱满的蒸饼式,精巧雅致。盒内髹黑漆,外壁两面均髹朱漆,剔雕两幅不同,唇边子母口方可分出器与盖。上雕高士弈棋图,图中三髯须高士坐于松石之下,凭栏依水,棋桌之前,笑面阔论。下雕高士图。上下均雕刻松石图,图中松石遒劲,水纹以疏密分远近景色,工艺娴湛,构思极巧。全器色彩华丽,纹饰流畅,诗意盎然,色泽光焰,制作考究,纹饰鲜明生动,为雕漆工艺精品。

Lot 2098

清 剔红祝寿图如意

L:47.5 cm.

RMB:1,000-2,000

此件如意尺寸较大,带有原配流苏。周身髹朱漆,雕锦纹地。如意首作灵芝头式样,内随形开光,饰人物仙鹤山水图,寓意祝寿,取意吉祥。柄身随形隆起,中部略宽,饰开光博古纹与缠枝莲纹。此如意朱漆红亮,造型柔曲婉约,予人庄重华美之感,为乾隆宫廷器物。

Lot 2099

明 剔红牡丹纹香盒

D:6.5 cm.;H:3.5 cm.

RMB:1,000-2,000

此香盒,以髹漆工艺成器,朱漆层叠,色若丹霞,质坚而润,抚之若触绛云,乃漆艺中之妙品。其为圆盒形制,体态玲珑,盖与身扣合严密,启之若两瓣朱英对开。盒体大小盈握,线条圆润流畅,无丝毫圭角。纹饰雕琢牡丹,穷极工巧。盖面牡丹盛放,花头硕大,瓣瓣层叠,或舒展如纨扇,或卷曲似玉簪,纹理深浅有致,若有暗香浮动。花叶扶疏,大叶阔脉,小叶细络,皆刻画入微,叶缘锯齿分明,若裁云剪雾。花间又有蓓蕾点缀,或含苞待放,或半露娇容,与盛放之花相映成趣。盒身外壁,牡丹纹连绵环绕,与盖面花景相续,构图满而不壅,繁而不乱。盒内髹以黑漆,漆色乌亮,与朱漆盖身形成鲜明对比,更衬出剔红之艳丽。

Lot 2101

清乾隆 剔红祝寿捧盒成对

22×16×10.8 cm.×2

Harry Ransom Center-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Harry Ransom艺术中心)。

RMB:1,000-2,000

桃形漆盒,成对保存完好,形制精巧可人。盒体呈饱满的桃实之形,上下对开,子母口严丝合缝,将盖与器身清晰分出。通体髹深红大漆,漆色沉稳醇厚,并以细密刀工满雕锦地纹为底,纹样连绵不绝,寓意吉祥万代。盖面中央更以蝠纹作开光,环绕出一幅圆形画面,蝠翅舒展,寓意福寿双全。盒盖画面以不同锦纹巧妙区分天与地,营造出层次分明的空间意境。其一画面,但见一位持杖老人立于水畔,其侧古松虬枝盘曲,自岩壁坚韧生出,松枝掩映生姿,几缕流云轻盈浮动,更添空灵之感。老者面容慈祥,喜笑颜开,正回首观望,似与画外之人有所呼应,神情生动,意趣盎然。其二画面则呈现月夜仙境,梧桐挺拔,流云浮动,似掩映月夜清辉。一位仙人正临风吹笛,长袍广袖,衣袂飘飘,笛声中仿佛有清灵之气飘散而出。仙人神情专注,姿态潇洒,尽显出尘之态。两幅画面一静一动,桃枝铺展,桃叶纷披,人物神态、树木云气皆刻画入微,在朱漆锦地的衬托下,更显古雅华美,堪称案头清玩之佳器。

Lot 2085

明早期 铜胎掐丝珐琅葡萄纹三足盘

D:18.2 cm.;H:3.7 cm.;382.3g

1.伦敦佳士得, 1920年11月20日。

2.伦敦古董商Bluetts&Sons (stock no. 2093) 。

3. Dr B Z Seligman,1920年11月25日。

4.伦敦古董商Bluetts&Sons,1946年12月4日。

5. Edward Copleston Radcliffe (1898-1967) 少校私人收藏,1947年11月19日。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紫禁城出版社,图版6号。

2.《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紫禁城出版社,图版44号。

3. Sir Harry Garner, Chinese and Japanese Cloisonné enamels, 1962, pl. 34

RMB:1,000-2,000

盘撇口,浅弧腹,三足。盘心施天蓝色釉色料为地,饰葡萄图案。葡萄作紫色施染,饱满丰腴,成串挂于叶下,葡萄枝叶作渐变颜色处理,或自墨绿转至黄、红,效果唯美,颇具装饰色彩。盘外壁以墨绿釉色为地,上饰白色栀子花,花叶相伴,环于盘周,齐整排列。

此盘纹饰及釉彩皆具有明代早期特点。釉料明亮亮丽,半透明的珐琅釉特质于明代后期有所不同。葡萄纹虽最早在元代掐丝珐琅器上就有所见,但明代变得更为盛行。此盘内壁所饰白色栀子花亦有元末明初掐丝珐琅特点。

爱德华·雷德克里夫少校

(Major Edward Copleston Radcliffe 1898-1967)

爱德华·雷德克里夫少校(Major Edward Copleston Radcliffe) (1898-1967) 少校私人收藏,由其后人释出。根据少校家族档案记载,此盘1947年以11英镑购自英国著名古董商Bluett&Sons。最早为Bluett于1920年11月20日以2英镑购自佳士得,后于同年11月25日以3.1英镑售于Seligman博士,1946年12月4日又被Bluett购回。

Lot 2086

清 铜胎掐丝珐琅海水龙纹盖盒

D:22 cm.;H:10.5 cm.;1414.7g

RMB:1,000-2,000

盖盒呈扁圆形,子母口相契,平底矮圈足,周身采用掐丝珐琅工艺装饰,口沿及底足均施以鎏金装饰。盖面及器壁满饰海水龙纹图案,以蓝白相间珐琅釉,掐丝海水翻卷,汹涌澎湃,以红、粉、白等珐琅釉,掐丝饰一苍龙于海水中腾跃,口齿怒张,须发披散,气势磅礡,肌肉鼓胀,龙爪为三趾,皆锋利尖锐,气势撼人。龙纹代表皇室基业,海水象征江山社稷,整幅画面寓意“国泰民安,江山万代”。

Lot 2087

明早期 铜胎掐丝珐琅葡萄花卉纹碗

D:26 cm.;H:11.5 cm.;1750.4g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品大系-珐琅器编1》,紫禁城出版社,6号。

2. 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藏品,出版于《Chinese Cloisonne,The Pierre Uldry Collection》,苏黎世,1985年,图版7。

RMB:1,000-2,000

此碗身造型沈稳端庄,雍容大气,器身平沿,外撇,深腹,底承圈足外撇。沿口及圈足作鎏金装饰,澄黄润泽,光亮柔和。外壁器表以天蓝色釉为地,上施珐琅彩绘,绘缠枝莲花纹饰图案,其勾莲繁密茂盛,花瓣前后交迭,一花一色,曼妙多姿,周围缠以草叶藤蔓,枝叶肥硕,作墨绿色泽,呈半透明状,为后世少见。碗身内壁中心以天蓝作水纹,上绘荷花莲叶图画,予人宁静优雅之感。内壁施白色釉为地,掐丝填绘葡萄纹,茂盛的枝叶下葡萄累累,葡萄作紫色施染,饱满晶莹,成串挂于叶下,葡萄枝叶作渐变颜色处理,或自墨绿转至浅绿,或自浅绿转至黄、红,效果唯美,过渡自然,富有生活趣味。

此件缠枝花卉碗釉料施染精美细谨,黄色花卉温润雅致,茄皮色紫晶莹通透,玲珑润泽,掐丝金线不仅做花卉图案勾描边框之用,亦能单独作线,作草叶藤枝密布于器表之上。整器掐丝较粗,叶子肥厚,花瓣大而多,其间墨绿、紫色釉质成半透明状,且勾莲纹的花头硕大,为典型的元代以及明代早期掐丝珐琅特征。

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藏品

Lot 2088

明中期 铜胎掐丝珐琅螭龙耳炉

D:16.1 cm.;H:12.7 cm.;1592.6g

RMB:1,000-2,000

炉胎体厚实。鎏金双螭耳为清代宫廷后加的装饰配件。主体装饰缠枝莲纹以单线勾勒图案框线,再用曲线串联不同色彩的盛开花朵,花头硕大。呈现明中期掐丝珐琅典型特征。

Lot 2089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双耳瓶

H:13.3 cm.;250.6g

RMB:1,000-2,000

此瓶造型高挑秀雅,撇口长颈,折肩直腹,下承外撇圈足。器身颈部两侧各出双耳,线条圆转卷曲,灵动清逸。其与沿口、圈足纷以镀金装饰,上下呼应,呈现华美高贵气质。器身通体施珐琅彩釉,自上而下分绘花卉纹饰,腹身施绘缠枝莲纹。蓝釉底色清新雅丽,花卉釉彩鲜艳,整部花枝勾绘清晰,线条流畅。底部鎏金,双方框内阴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子楷书款。

庆小山(1848-1927),名宽,号松月居士。隶正黄旗。工书善画,供职于醇亲王府,由醇亲王府进入清宫内务府,内务府是清代掌管宫廷事务的机构,凡帝后的衣食住行用都由内务府管理。内务府自清初顺治时设立后,各朝沿置不变。庆宽在内务府历任内郎、堂郎中、晋三院卿,三院指上驷院、武备院、奉宸院,属正三品,在大清内务府的历史中,能一身而居三院卿者仅庆宽一人。庚子事变后奉慈禧之命负责散落宫外的器物的重新收集工作,尤其以宋瓷名窑、及清三代御窑为盛。由此,成为故都在古玩收藏中,与郭世五齐名的两大收藏大家之一。郭氏藏瓷于40年代全部捐赠故宫,而庆宽家族藏瓷于1980-90年代,归于其十几位后人,并偶有市场流通。

澄怀——金石文房雅玩

预展时间11月5日-7日 公众日11月8日 嘉德客户日

拍卖时间11月11日Lot 2007-2242 11:00

拍卖地点嘉德艺术中心B1层 A厅

中国嘉德2025秋季拍卖会预展及拍卖日程

滑动可浏览全图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88-9

网拍咨询:15010006220 / 15910807786转分机9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各地区办事处联络

上海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厦门

———

台湾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来源:中国嘉德拍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