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1938年西南联大师生迁校途经贵阳时,学生杨世德就在日记中记录下当地高官将贵州比作保险箱的比喻,并写道:“我们所努力的就是来配一把开箱的钥匙。”
在中国众多省份中,贵州或许不是最受关注的一个。
早在1938年西南联大师生迁校途经贵阳时,学生杨世德就在日记中记录下当地高官将贵州比作保险箱的比喻,并写道:“我们所努力的就是来配一把开箱的钥匙。”
这个“保险箱”中究竟珍藏何物?
贵州拥有丰富的美食资源和独特的夜生活文化,然而这些特色多数时候仅为本地人所熟知。
外界对贵州的认知往往停留在两个刻板印象,风景优美,但发展相对滞后。
从1993年到2014年的二十年间,贵州省的GDP排名确实在全国倒数五、六名间徘徊。
但近十年来,贵州经济实现显著增长,到2020年已上升至全国第23位。
这一变化背后,是贵州百年来的不懈探索与转型历程。
贵州寻找的第一把“钥匙”是工业发展,鲜为人知的是中国第一家近代钢铁企业并非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而是1886年建于贵州的清溪铁厂。
清溪镇位于黔东南地区,人口仅三万余,交通主要依赖水路。
在贵州省这个山地面积占91.2%、没有平原的省份,修建百公里公路的难度远超平原地区的数千公里工程。
时任贵州巡抚潘霭亲自督办,从英国采购全部设备,总重量超过1780吨。
这些设备分三批从上海运出,经长江至宜昌后换用民船转运贵州,整个运输过程耗时两年,充分反映出当时贵州交通的闭塞程度。
然而清溪铁厂在建成第三年便宣告倒闭,尽管矿石资源丰富,但运输条件、人才储备和营商环境均不成熟,强行推进工业化的尝试终告失败。
最终仅剩一块印有“天字一号”的铁锭留存于镇远县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三线建设时期为贵州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上世纪60年代,来自北京、沈阳等地的数十万职工响应号召进入贵州,一举缓解了工业发展的人力短缺问题。
在此期间,川黔、贵昆、湘黔三条铁路干线相继建成,为资源输出创造可能。
以铜仁万山汞矿为例,其朱砂和水银年产量曾分别占全国的75%和50%。
但与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万山矿场于2001年因资源枯竭而政策性关闭。
工业这把“钥匙”仅能为贵州这个“保险箱”打开一道细缝。
贵州寻得的第二把“钥匙”是旅游业,转机出现在1982年,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贵州仅有黄果树瀑布一处入选。
以黄果树瀑布为起点,贵州省于1988年修建了从贵阳直达安顺景区的高等级公路,这也是省内首条高等级公路。
沿线又投入数亿元开发龙宫、红枫湖等景区,成功激活旅游经济。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贵州大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贵州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交通改善带来显著效益,如赤水到贵阳的车程从原来的七八个小时缩短一半,极大便利了游客出行。
2019年贵州接待旅游人次达11亿,超过云南的8亿人次,位列全国第三,旅游业的爆发式增长促使贵州产业结构从“213”转变为“321”。
但人均旅游消费数据表明,游客在贵州的支出远低于云南,说明旅游配套设施尚不完善。
在旅游业发展热潮中,一些地方政府出现盲目投资现象。
独山县水司楼项目就是典型案例,这个年收入不足10亿元的小县城举债2亿多元打造人造奇观。
事件曝光时,该县总债务已高达400多亿元,财政不堪重负。
对于已经开阔眼界的贵州人民而言,仅靠旅游业难以跟上时代步伐,单凭市值万亿的茅台也不足以支撑全面发展。
贵州必须寻找新的“钥匙”,他们选择的第三把钥匙是科技产业。
凭借低廉的电价、适宜的气候、充足的土地资源以及有力的政策引导,苹果、华为、阿里、腾讯等企业都将大数据中心落户贵安新区。
2016年至2021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六年保持全国第一,然而从数字产业化规模占GDP比重来看,贵州的占比仍然较小。
当前的大数据中心更接近“机房”功能,而非应用中心。
这一方面因为贵州数据产业起步较晚,另一方面高学历人才严重短缺制约了科技产业升级。
2019年贵州省在读博士生总数尚不及重庆大学一所高校的博士生数量,研究生教育人数比例仅为四川的1/14、上海的1/22。
这并非贵州人学业水平不足,而是与东北情况类似,西南地区的年轻人也大量流向全国。
要真正抓住科技这把钥匙,贵州必须迈出更大步伐。
今年3月贵州省政府决定拨款200亿元成立五支母基金,用于发展重点产业,吸引外部资金共同投资。
过去十年,合肥通过类似模式成功引进京东方、蔚来、长鑫半导体等大型企业,贵州希望复制这一成功。
对这片近代才逐渐被外界了解的土地而言,三次寻找“钥匙”、开启“保险箱”的尝试已持续近百年。
如今的贵州在全国范围内或许不算特别突出,但若你感受过贵州人推荐家乡美食美景时的热情,或体会过他们拒绝父母回乡建议时语气中的无奈。
就会明白这片土地在他们心中确实是珍贵的宝藏,只是藏于深山少人识。
作为外来者,若未来某日能亲眼目睹群山环抱的“中国天眼”凝望宇宙,或见证座座大桥跨越天堑。
你也会同样感受到这个“保险箱”大省中传统与现代的强烈碰撞,以及它在历史挣扎与未来可期之间的独特魅力。
来源:秦大夫健康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