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夜爆红到差点露宿街头!苏有朋自曝:还珠片酬不如丫鬟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01 09:17 1

摘要:1997年,《还珠格格》片场,24岁的苏有朋拿到片酬后,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彻夜难眠,脑子里反复回荡着一个念头:“这么点钱,回去还要还贷款……我这辈子到50岁也买不起房了。”没人能想到,这个几年前还是红透亚洲的小虎队“乖乖虎”的青年,此刻正站

1997年,《还珠格格》片场,24岁的苏有朋拿到片酬后,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彻夜难眠,脑子里反复回荡着一个念头:“这么点钱,回去还要还贷款……我这辈子到50岁也买不起房了。”没人能想到,这个几年前还是红透亚洲的小虎队“乖乖虎”的青年,此刻正站在人生的最低谷。他已有大半年没有任何收入,沉重的债务压得他喘不过气,为了抵债,心爱的车子卖了一台又一台,就连仅存的几十万积蓄也在股市中蒸发殆尽。拍《还珠格格》得来的几万块片酬,成了全家最后的救命稻草,他后怕地回忆:“若不是这笔钱,一家人很有可能就会露宿街头。”

更刺痛他的是现实的残酷对比。作为剧中的男主角之一,他每集的片酬只有2000元,而饰演丫鬟金锁的范冰冰,却能拿到1800元一集。这冰冷的数字仿佛在嘲笑着他“过气偶像”的身份。从云端跌落的失重感包裹着他,“那时候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昔日那么火的小虎队,如今却换不来一顿饱饭?”他坦言,“一个过期的偶像歌手根本没有戏会用,你又要养家,一下子就前途茫茫了。”曾经的辉煌成了此刻最大的枷锁,起点太高,所有人都认识你,无法回归普通生活,但演艺圈的大门,似乎已对你关闭。

时间拨回他的少年时代。苏有朋曾是父母的骄傲,他以全台湾顶尖的成绩考入最好的高中,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为了让他性格更开朗,母亲偷偷为他报名了一档综艺节目,原本只是去节目中场休息时带动气氛的“临时工”,却意外地与吴奇隆、陈志朋组成了小虎队。一曲《青苹果乐园》让他们火遍亚洲,这个戴着眼镜的“乖乖虎”开始了白天奔波演出、晚上挑灯夜读的传奇生涯。16岁,他已能负担起全家的生活。然而,巅峰之后,尽是下坡。陈志朋入伍,小虎队被迫解散,辉煌戛然而止。与此同时,父亲投资失败,家庭经济瞬间崩塌,落魄到连房贷都需要朋友接济。

接连的重击让他措手不及。为了生存,他什么工作都接,不再挑剔。也正是在这样的人生谷底,他接到了《还珠格格》这个无人看好的“二线项目”。他没有抱怨片酬的微薄,只是紧紧抓住了这根可能是最后的稻草。事实证明,他赌对了。《还珠格格》播出后,创造了收视神话,苏有朋凭借“五阿哥”一角,一夜之间再度红遍大江南北。但他没有迷失,反而更加清醒。他接连出演《情深深雨濛濛》、《倚天屠龙记》,稳坐一线小生之位。他深知,运气稍纵即逝,实力才能长青。

为了演好《风声》里的白小年,他专门北上苦学昆曲,一板一眼,精雕细琢,最终捧回百花奖最佳男配角。2013年,他转型导演,执导处女作《左耳》。在片场,他不再是听从指令的演员,而是那个发号施令、决定镜头走向的人。电影票房突破5亿,尽管褒贬不一,他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终于有一件事,是属于我自己的了。”从顶级偶像到过气歌手,从卑微新人到再度爆红,从演员到导演,如今的苏有朋早已无法被简单定义。有人说他幸运,总在关键时刻遇到爆款;有人说他倔强,一次次从低谷爬起。但只有他自己明白,人生最难的,不是在巅峰时保持辉煌,而是在繁华落尽后,还能在一片狼藉中,亲手找回那个被遗忘的自己,并告诉他:路,还长。

来源:一切都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