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地方,边防战士出门巡逻,得穿密不透风的防蚊服,连头脸都要罩上专用面罩,一点皮肤都不能露;晚上睡觉更夸张,不管多热,门窗都得关严,身上还得穿长袖、盖薄被。
中国最危险边境线,已有7条军犬被咬死,士兵睡觉需全副武装。
这一边境线究竟在哪?
如今又发展成什么样子了?
在新疆阿勒泰的北湾边防线,最可怕的就是蚊子,它们能把边防战士的日常,变成一场时刻要警惕的小战斗。
在这个地方,边防战士出门巡逻,得穿密不透风的防蚊服,连头脸都要罩上专用面罩,一点皮肤都不能露;晚上睡觉更夸张,不管多热,门窗都得关严,身上还得穿长袖、盖薄被。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里的蚊子曾活活咬死7条巡逻军犬,它们可是边防战士的特殊战友。
为啥北湾的蚊子这么嚣张?这和它的地理位置脱不了关系。
北湾位于新疆哈巴河县,额尔齐斯河在这里形成了大片的沼泽湿地。
这里地势低洼,水草茂盛,夏天温度适宜,死水又多,成了蚊子繁殖的天然温床。
据统计,这里每立方米就有3500多只蚊子,高峰期能达到5200只。
这些蚊子不仅数量吓人,攻击性和危害性更让人不敢小瞧。它们比咱们平时见的蚊子个头大,嘴巴也尖,咬起人来像小针扎一样疼,而且还是病菌的传播者。
之前那7条军犬,就是巡逻时冲进了蚊子群,没一会儿就被叮得浑身发抖,回到营区后又烧又吐,兽医全力抢救也没留住。
从那以后,部队给军犬也配上了专用的防蚊服。每次巡逻前,战士们都要花十几分钟,仔细给军犬穿戴整齐,确保不露出一丝皮肤。
北湾的蚊子还特别“聪明”:它们能隔着薄衣服叮人,专门找关节处、腋下这些薄弱部位下口;它们还会“团队作战”,一群蚊子专门干扰视线,另一群趁机偷袭。
为了对付蚊子,战士们试了不少办法。最早没专业工具时,就跟着当地牧民学,巡逻时点燃牛粪和艾草,用烟把蚊子熏走,可烟一散蚊子又回来,有时还会把自己呛得直咳嗽。
后来条件好了,部队配了大型灭蚊灯、太阳能灭蚊器,还从源头下手整治环境——每年开春就去沼泽边挖排水沟,把积水排掉,让蚊子没地方产卵;定期清理营区周围的杂草垃圾,减少蚊子藏身地。
国家也专门拨款,给他们建了“防蚊虫公寓”,窗户装两层纱窗,门缝用密封胶封死,连通风口都有防蚊网,屋里还装了空调,夏天终于能不用裹得严严实实睡觉了。
但巡逻时的防护还是不能少,防蚊服、面罩、驱蚊液,一样都不能落,毕竟蚊子的威力谁也不敢小瞧。
我们可能永远不会亲身经历“每立方米5200只蚊子”的场景,但应该记得,在祖国的西北边境,有一群人正穿着防蚊服、扛着钢枪,日复一日地和蚊子对抗,守护着边境线。
他们没说过什么豪言壮语,却用最朴实的行动告诉我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来源:一如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