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差一步,她就成了第二个武则天,一文看懂韦后之乱!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01 08:50 1

摘要:韦皇后,差一点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位女皇,她死得很快,但她的野心曾在唐朝的宫廷深处,烧了整整十年。

韦皇后,差一点就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位女皇,她死得很快,但她的野心曾在唐朝的宫廷深处,烧了整整十年。

公元710年,随着李隆基发动兵变、直取玄武门,韦皇后、安乐公主、一众韦氏政敌尽数斩杀,一场持续了近五年的宫廷暗斗落下帷幕。

这场宫变,史称“韦后之乱”。

背后的真相远不止是一个女人篡权那么简单。

李显这个多次登基、屡遭废黜的天子,是整个事件的引线。

第一次被立是武则天登基前的权宜之计。

当时他不过是“纸面皇帝”,真正掌权的是他的母亲武则天。李显试图通过提拔岳父韦玄贞来挣脱武则天的控制,结果一句“我就是把皇位给韦玄贞,你们管得着吗”,直接惹怒了龙颜。皇权游戏不是小两口过家家,武则天分分钟把他打入冷宫,流放房州十五年。

陪他坐冷板凳的是韦皇后。她不仅是李显的结发妻,更是陪着他走过最艰难日子的女人。

李显曾拉着韦后的手立誓:“一朝见天日,誓不相禁忌。”短短十个字托付的是皇权,是帝后之间最危险的信任。

被重新启用的李显终于在705年继位唐中宗。

韦皇后兑现了她的野心,李显也兑现了他曾轻许的誓言。

垂帘听政开始,韦皇后一步步复制着武则天当年的路线图

她不是像一般女人那样被权力拖下水,她是主动跳进去游泳,还带着女儿一起往帝王权力的深水区扎猛子。

她知道自己的根基浅,十五年流放生涯把旧部消耗殆尽。她转而联手“老熟人”武三思,武则天的侄子,武家集团的遗老。

两家通过联姻绑定李裹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崇训。

关系定好了,权力开始分配。武三思借着韦后的名义横行朝野,韦后则借武家军压制异己。政敌一批批清除,与此同时整个朝堂风气日渐下滑。

有官员形容那时候的一句民谣:“不是韦亲,莫入朝堂。”

安乐公主此时也没闲着,她彻底继承了外祖母的那一套贪权、好色、喜奢。

她的寝宫比皇宫还要豪华,鸟羽制裙,一百种鸟类的羽毛拼接而成,连裙尾都带五彩祥云。在她的指使下,有人甚至“为一羽,扫山荡谷”。她甚至要求父皇册封她为“皇太女”。

这不是她的妄想,是母亲的计划中的一环:“让女儿登基,是最保险的称帝策略”,韦皇后近乎痴迷地重复这一步步摘抄的权力模板,垂帘听政、架空丈夫、杀夫、立年幼儿为傀儡皇帝、登基自立。

真正的临界点发生在710年正月,韦后完成了前三步。

皇帝李显突然暴毙,时年55岁,毫无前兆。《资治通鉴》更是明确指出:“食饼中毒。”

一个早晨,一张表面无害的饼送走了唐中宗。

唐皇的终局和武大郎别无二致,那张饼划破了大唐宫廷表面的温润,露出了惊心动魄的毒影。安乐公主与之密谋,眼里早已没有“父亲”二字,只有一个挡路的皇帝位置。

韦后立自己的儿子李重茂为帝,自任皇太后,临朝称制。

接下来只剩登基,只差一步。

她甚至开始造神了:传说她的衣柜里飞出祥云,她称这是“天命所归”。大臣们还真把祥云画出来天天膜拜。她不知道这云还没真正升起,就已经被唐氏旧部看穿了底裤。

唐隆政变,雷霆万钧。

李隆基(后来的玄宗)与太平公主联手,趁韦后沉醉在临朝春梦之际,发动了那么一夜,让五彩祥云变成漫天血雨。

各路将士冲入玄武门,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更不是换皇帝那么温柔。

韦皇后、安乐公主当场被斩。上官婉儿来不及辩白,亦在名单之上。

一夜之间堂堂皇后变为乱臣贼子,堂堂公主沦为尸首。

权力的欲望像极了火药,一旦点燃,没有第二次机会。

韦皇后的失败与其说是武则天的失败模仿,不如说是这个时代不再允许再有一位“第二个女皇”。

武则天是历史的一个例外,她在权谋运算中走了近半个世纪,在慈禧式的老辣面前,韦后的杀伐更像是气急败坏。她没有武则天的政治技巧,却学得最像的是手段最狠的部分。

她不是一个人犯错,她拉上了整个家族,甚至亲生女儿,一起跳进了这场火海。

李隆基这位终结“韦后之乱”的男人,也从这一天起走上了属于他的大唐盛世。

如果历史是个剧本,那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的剧情,像极了一场抄别人口袋答案的考试:

她们照搬了武则天的路径,却忘了武则天是靠一点一点打下来的、靠民心、靠文治武功进一步搭建起来的女皇帝象征。

真正顶级的权力从来不是“跑得快”,而是“站得住”。

来源:思思的会客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