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钙片,若身体出现这3种不适,医生:建议马上停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01 08:22 1

摘要:她的母亲65岁,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听邻居说‘上了年纪就得补钙’,于是每天坚持吃钙片,一吃就是两年。

“我妈补钙补到住院,简直吓傻了我们全家。”

在医院病房外,王女士紧握着化验单,回忆起前段时间的“惊险一幕”。

她的母亲65岁,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听邻居说‘上了年纪就得补钙’,于是每天坚持吃钙片,一吃就是两年。

没想到,前几天她突然出现胃痛、便秘、口渴、心慌等症状,甚至一度意识模糊,送医后才发现——血钙严重超标,出现了“高钙血症”并诱发了轻度肾结石!

“我们都以为钙片是保健品,吃多了也没事,哪里想到还能出事。”

医生的回应更是让人警觉:“吃钙片不是人人适用。尤其是以下3种不适出现时,一定要警惕,钙片不但不能继续吃,还要马上停用并检查身体。”

很多人以为补钙越多越好,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补钙用错了方式,不仅白吃,还可能“越补越伤身”。

你的身体,正在悄悄提醒你:钙片,吃多了。

中老年人钙流失确实是普遍问题,尤其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骨质疏松风险迅速上升。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钙,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而是“够用”就好。

钙在人体内不仅影响骨骼健康,还牵涉神经传导、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多个系统

一旦钙摄入超过代谢能力,就容易沉积于软组织、肾脏甚至血管中,诱发一系列并发症。

根据中华医学会发布的《钙营养指导建议》:

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800~1000毫克,上限摄入量不宜超过2000毫克。

但很多人除了吃钙片,还在同时摄入高钙牛奶、芝士、钙强化饼干,实际总摄入量常常超标而不自知。

更可怕的是,大多数人对以下这些身体信号视而不见:

口干、嗜睡、反应迟钝反复便秘、腹胀、胃口差尿量减少、腰酸背痛、尿液混浊

这些其实都是高钙血症或钙代谢紊乱的前兆

医生提醒:一旦长期吃钙片后出现这些症状,必须立刻停药,并进行血钙检测。

在一项针对65岁以上长期补钙人群的追踪研究中发现:过量钙补充超过3个月,部分人群会出现以下不良反应。

1.便秘、胃部不适频繁发生

钙剂特别是碳酸钙,在胃中需与胃酸结合吸收,容易引发胃酸减少、消化不良甚至“钙碱综合征”

部分老年人出现腹胀、口苦、胃部隐痛的概率提升至31%。

2.血钙升高,诱发心律紊乱与情绪波动

钙离子在神经和肌肉中起着“电信号调节器”的作用。

当血钙升高,可能造成神经信号错乱,出现心悸、烦躁、易怒、失眠等问题。

部分老年人甚至因此被误诊为焦虑或心脏病,实际根源却在于钙补多了。

3.肾脏负担加重,尿液异常或结石风险上升

钙多了,排不出去,就只能通过肾脏代谢。

大量钙在肾小管中堆积,容易形成钙盐结晶,长期可能导致结石、肾功能受损。

数据显示,长期摄入高钙人群的肾结石风险提升约17%。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人出现“小便疼痛、尿中带血”时,往往第一时间怀疑泌尿感染,而忽略了钙片带来的隐患。

如果你已经在吃钙片,或计划开始补钙,不妨参考以下建议,科学补钙,拒绝过量:

1.补钙前先查微量元素,了解是否缺钙

盲目补钙容易“好心办坏事”。建议通过血钙、血磷、电解质等指标判断是否真的缺钙,再决定是否需要外源性补充。

医生常说:“看数据补营养,才是真正负责任的养生。”

2.避免与高钙食物重叠摄入,拉开时间差

钙片应尽量避开牛奶、乳酪、钙强化食品的摄入时间,以免摄入超标。

合理搭配饮食结构,让天然食物成为主要钙来源,而不是完全依赖药片。

3.优选柠檬酸钙、乳酸钙等吸收率高、胃刺激小的钙剂

碳酸钙虽价格低廉,但依赖胃酸吸收,对胃功能较差的老年人不太友好。

建议选择空腹可吸收、不依赖胃酸的钙剂类型,更适合长期服用。

4.钙片要配合维生素D或日照,促进吸收

钙只是“砖”,要“搬砖”进骨头,得靠维生素D这位“搬运工”。

建议每日户外晒太阳15~30分钟,或选择含维生素D3的复合钙剂,吸收率更高,效果更稳定。

医生补充提醒:肾功能不全、高血钙病史、甲状旁腺功能异常者,禁用钙剂或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

补钙,是为了补健康。

但如果方法不对,本该“强壮骨头”的钙片,反而成了“压垮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吃下去的每一片钙,不该只是“补习惯”,更应该是“补需要”。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保健”,其实是用身体在默默买单。

所以,与其盲目跟风吃钙片,不如静下心来,听听身体的声音,看看数据的反馈,走一条真正安全的健康之路。

当然,每个人的营养需求不同,补钙是否适合你,还需要结合年龄、性别、饮食结构、疾病史等综合判断。

建议有补钙需求者,前往正规医院或营养门诊进行个体化评估后,再科学选择钙剂类型与用量。

健康,从来不是多补,而是“补对”。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授权。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中华医学会营养学分会. 《钙营养指导建议(2020年版)》

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Calcium and Bone Health.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门诊《中老年钙代谢异常筛查与管理手册》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年第7期:“老年人高钙血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中老年人血糖管理与营养干预研究综述》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来源:老王健康Talk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