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没有预兆,没有争吵,没有铺垫,中国和俄罗斯代表默契地递交了一份提案,内容很简单,削减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OHCHR)核心预算。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联合国预算委员会会场顿时鸦雀无声。
没有预兆,没有争吵,没有铺垫,中国和俄罗斯代表默契地递交了一份提案,内容很简单,削减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OHCHR)核心预算。
这一刀,来得快,也准,精准砍向了OHCHR的资金命脉。
图 | 联合国会议
等西方代表反应过来,预算削减已经顺利地在技术程序上推进了,美欧常驻代表团的抗议,也只能挂在会议纪要上。西方这些年对人权办的议程操控权,就像被掐断了一根主电缆。
事实上这回“杀预算”,并不只是单纯的做减法账,而是展开一场暗中打响的战略反攻战。
从2023年开始,中国与俄罗斯就在联合国第五委员会当中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主张削减自愿捐款的比例,加大按国缴纳会费的比重。技术性修正的背后,是对人权议程控制权的一次“去西方化”。
图 |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先交代一下OHCHR是个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这名字听着就是监督人权的国际裁判。
实际上,它的运作资金有60%以上都是靠“自愿捐款”,也就是愿给给点,不愿给也就罢了的那种钱。近些年来,美国,德国,瑞士,荷兰,英国是主要的捐款国。2023年美国一国占将近18%的预算。
而这一笔钱的用途,不是人权援助。说得直白点,谁的钱多,谁的发言权就大,谁就能“点题”,谁就能“定调”。你想谈哪个国家的话题,哪个国家就成为报告的对象。你不给我钱了?那不好意思,你的声音就小得多了。
在这套机制下,谁最吃亏?中国就是典型案例。
图 |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
过去几年,OHCHR有关中国的报告有27份,同期美国只有6份,以色列9份,乌克兰15份。背后所反映的不是国际人权状况的真实,而是资金驱动下的“监督选择”。
中国要的是什么?公平。
出钱还被针对,这不就是“冤大头”嘛?所以这次,中国,俄罗斯也不干了。他们清楚,预算架构不会变,OHCHR的倾向也不会变,而预算改革,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杠杆。
改革一动,欧美国家跳起来了。
欧盟代表团第一个出来抗议,削减预算就是“削弱全球人权体系”,德国,加拿大也都跟着附和,削足适履。但是在会议室里,他们的抱怨并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力。
原因很简单,程序已经被中俄掌握关键环节。
不只是靠表决权,中俄也往联合国预算顾问委员会(ACABQ)输送立场相同的代表,在背后操盘议案走向。这不再是你嗓门大吵得过我,是“谁有算盘”。账本在我的手上,怎么个规则我说了算。
不仅仅是在嗓门上的打擂台,更在钱上。从2024年开始,OHCHR的预算就缩减了,到2025年上半年的时候,预算被削减了27%。
这不是一般的“压缩”,而是战略性的“关阀”。资金一断流,议题推动、报告撰写、调查派遣就都得受限制,西方靠预算撑腰的那些操作空间会突然缩紧。
图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还有一个数字让人心里有数,人权议题在联合国常规预算里,所占比例不过5%不到。要是再削减,那不就从核心被边缘化了吗?而且这5%,很大一部分都是欧美国家的“自选项目”,真正面向发展权、经济权的少之又少。
中国说得很清楚,要监督可以,但不能搞双标。
对美国长期的种族问题、枪支暴力、移民拘押,OHCHR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欧洲的难民危机,移民歧视也是轻轻带过。
但是一提到中国,就开始炒作新疆、西藏,还把一些没有事实根据的“个人指控”写进正式报告里。
这种“定向性监督”,在很多国家看来,早已失去公信力。而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议题主导权的博弈。
中方一直主张人权不能作为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特别像联合国这样的地方,不能让几个发达国家拿钱控制舆论。既然制度设计是有偏的,那么改变预算结构就是头等大事。
于是,中国出手了。而这一次的动刀,完全避开了表面纷争,直接砍向结构性根基,自愿捐款。
有人就会问,为什么中国自己不捐款多一些呢?答案也简单,这套规则之下,你拿钱也买不到话语权。不如把会费制度搞好吧,把议题的设定给整到公平轨道上去。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第二大会费缴纳国,会费占总预算的20%以上,但自愿捐款一直很低,并且经常被指责“拖欠付款”。
但是这种“技术性不合作”配合制度改革的节奏,才让中俄这次的操作更具杀伤力。
打破结构才能打破格局,这场预算战,其实是中俄在联合国体系里推动“去西方化”的关键一战。它不是一个炒作,它是一个很精细、很持久、很结构化的战术。
而欧美在这场战役中,最大的失误是,低估了对手的组织力。
图 | OHCHR
当美欧代表还感叹着“这不公平”时,中俄早已通过预算封锁、程序封锁、议程封锁层层将人权办的核心资源一点点切掉。没有大张旗鼓,也没喊口号,在关键时刻悄无声息地把方向给换过去了。
而更重要的是欧美一直在把OHCHR当成“外交武器库”,钱花完了这把“软刀子”就不好使了。
这就是现实,国际舞台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剧本。谁控制资源,谁就控制方向,过去是西方人写的规则,现在我们要在联合国预算里写出新的段落。
他们不再喊破嗓子,不再一味的等着别人来招架。只是动一动数字,西方便乱了阵脚。这场预算大战,或许才刚刚开始。
1.《古特雷斯警告联合国或面临破产危机》2025-10-19 09:28 | 来源:闽南网
2.《中国将成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和维和摊款国 外交部回应》2018-12-24 17:13 | 来源:央视新闻
3.《美国种族歧视的历史、文化和制度根源》2024-06-18 08:45 | 来源:光明网
来源:赵sir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