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古二因署名与报酬纠纷持续爆料后,他在10月31日又公开多段据称为王家卫与秦雯的私下录音,涉及对多位演员的不当评价和低俗话题,直接把王家卫社交平台评论区推到风口,录音被平台屏蔽、古二账号内容也被清空
在古二因署名与报酬纠纷持续爆料后,他在10月31日又公开多段据称为王家卫与秦雯的私下录音,涉及对多位演员的不当评价和低俗话题,直接把王家卫社交平台评论区推到风口,录音被平台屏蔽、古二账号内容也被清空
说白了,事儿的源头不是八卦,是版权和署名
2025年9月,古二称参与《繁花》的剧本创作却没拿到署名和应得报酬,于是开始往外放录音,点名讨论陈道明、靳东等人的私下评价
这回录音更密集更敏感,像把剧组茶水间的碎嘴全端上网,让吃瓜和愤怒一起爆了锅
具体说录音里到底聊了什么?
古二发出的多段音频里,王家卫在谈演员时口风很直,甚至有点冲
他被指在录音里评价唐嫣“很装”,还把“上课”这事提前安排到现场,生怕唐嫣先到会显得不重视,这种语气一传播,唐嫣最近拿金熊猫视后时的梨花带雨就被拉成了对照
更扎心的是,游本昌和陈道明这样的老牌演员也没躲开火力
录音显示秦雯先吐槽游本昌朋友圈发得勤,王家卫顺话说“不是省油的灯”,这对一位九十岁的老人来说听着实在不太体面
关于陈道明,两人聊改词、记词、甚至聊到是否“亲过”,还抛出“阴阳同体”这种词,很多人一听就皱眉
我能理解私下聊天有夸张和玩笑,但拿出来公播,语境就变了味
这条线还牵到《流金岁月》
录音里有人谈到刘诗诗的部分台词被挪给倪妮,古二指出不少内容是枪手写的,秦雯称事先不知情,还表示曾被刘诗诗方面找过,她把对方怼了回去
这里面的细节外界很难核对,但当时确实有粉丝在剧未播前就质疑台词变动,引发“谁在提前拿本子”的猜测
换句话说,话题不仅是演员被评价,更是剧本权责和流程有没有乱套
随后又提到倪妮,秦雯说“倪小姐也没找过呀”,加上坊间一直流传的“经纪人老公是导演”的传闻,这些拼起来,火苗就更大
但这些都还停留在“据称”“传闻”的层面,甭管站哪边,最好等到当事人澄清,不要轻易下定论
录音里还有一段谈身材的对话,冒出“我一定收你”这样的语句,听者不免尴尬
更有网友翻出早年配音演员王瑞芹的自述,称与王家卫合作时被要求“配颜色电影的声音”,对方摸她的手,甚至让她舔他的手,这段说法被反复引用,争议随之一并升级
这类互动无论放在哪个年代,都会被质疑边界感
有业内人士提到,私下玩笑和工作场域里的权力关系是两回事,出了录音,语境就不再受控
我也在想,尊重这事,真到头来不是“风格”,是底线
风向很快就变了
录音曝光后,王家卫的评论区“失守”,批评集中在对老艺术家的不当评价和对女演员的轻佻语态,很多人用“滤镜碎了”来形容心情
与此同时,平台动作也跟上了——古二发布的7段录音被屏蔽,公众号“古二新语”因违反相关规定被停止使用
截至发稿,王家卫、秦雯、唐嫣等都没有正面回应,《繁花》剧组也保持沉默
我刷手机时看见评论像闸门开了水,办公室那台咖啡机哔哔响了两声,同事只说了一句:“还是剧本的事最要命”
杯子里的咖啡也跟着凉了
把镜头拉远一点看,这就是一场关于编剧权利的公共课
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广电21条”明确把“好故事是基底”摆在第一位,编剧的价值不可忽视,这是行业层面的指向
艺恩在2018年的报告也给过一个基数,专业编剧保守估计超过14万,大部分人却在幕后,关注度远不如演员和导演
当署名和报酬说不清,创作者就可能选择把证据搬到公开场域维权,舆论就容易从“版权”滑向“八卦”
这回是《繁花》,下回可能是另一个热剧,规律其实一样
不是没有解决的案例
《隐秘的角落》前三集编剧因署名权与片方拉锯,最终通过诉讼拿回署名,证明“写了就该署名”不是情绪,是法律
再看2023年的《田耕纪》,编剧金媛媛把出品方告上法庭,合同约定她为“总编剧”,片方后来把新编剧署名为“剧本总监”,法院认为易让一般观众误解,认定片方违约
说白了,谁负责故事,谁就该被看见,法庭给了清晰信号
当然,眼下的录音还有三个关节点
第一,录音真伪和完整性,剪辑是否造成语义偏移,这需要更专业的核验
第二,私下对话是否适宜公播,公众人物的边界在哪,创作者维权的方式是否越线
第三,相关方迟迟不回应,会把舆论的猜测拖得更长、更散,最终又回到“情绪压过事实”
这些问题,不是靠一条“道歉或不道歉”就能清
它们在提醒我们,内容行业里,尊重是流程的一部分
我个人的感受是,大家其实并不排斥尖锐观点,怕的是不尊重和不专业
对老艺术家,哪怕是私下聊天,用词也得把握分寸;
对女演员,聊工作就聊工作,别在边界上打擦边球;
对编剧,合同、署名、报酬三件事说清楚,这是底层逻辑
现实里一旦这些环节混在一起,舆论就分不清哪是事实、哪是态度,最后只留下对人的标签
更扎心的是,作品本身也被噪音盖住了
有观众问,那我们还能期待什么?
我想还是把重心往规则上拉
如果《繁花》剧组愿意把创作名单、工作流程、稿酬与署名的约定公开说明,事情就能回到可讨论的轨道
如果当事人能对录音里的不当言语做出回应,厘清语境与责任,也算给公众一个交代
同时平台对违规传播的处置要透明,别让信息只在猜测中流动
这些步骤看起来不热闹,却是真正能降温的办法
最后,说点不那么情绪化的结尾
这起风波提醒我们,影视行业需要的是“把话说清、把事做稳”,而不是靠更刺激的爆料去换点击
创作是长跑,尊重是配速,靠抖机灵赢来的关注,也会在下一次翻滚里消失
期待《繁花》用正当途径解决争议,给古二这样的创作者一个明确的结果,也让观众重新把注意力放回作品和故事
来源:宅了一只肥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