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佛刚发的新研究把我整不会了:颜值高的候选人反而被面试官怀疑27%的概率更大,这破事简称“美颜惩罚”。
哈佛刚发的新研究把我整不会了:颜值高的候选人反而被面试官怀疑27%的概率更大,这破事简称“美颜惩罚”。
可另一边,TikTok上#BodyNeutrality播放量已经飙到50亿次,人们又在集体高喊别只看脸。
所以,脸到底值不值钱?
今天我就把话挑明——别被外貌这场大型真人秀耍得团团转。
先说扎心的。
上周朋友小美去应聘UI设计,作品集吊打众人,结果一面后直接被刷。
招聘小姐姐偷偷透露:小美长得太好看了,怕不是花瓶。
这听着像段子吧?
可领英的真人匿名问卷写着42%的HR承认干过这事。
好看=不稳,逻辑离谱却真实。
可你说丑就有优势?
也不对。
剑桥刚发布的24年数据说,Z世代因网上外貌差评抑郁的比例三年翻番。
美貌翻车,普通也翻车,干脆集体自闭?
日本公司直接推出“外貌休假”——心理崩溃了可以带薪回家照镜子疗伤,听着像玩笑,结果名额一到就被抢光。
怪谁呢?
怪滤镜。
Instagram刚改的算法,单纯靠脸吸睛的内容会被降权;点赞池子小了,博主们现在急得转型讲故事。
反而是那位天天素面朝天讲“反容貌焦虑”的TikTok小姐姐,一年带货营收2000万美金。
观众用钱投票:看腻了假脸,想要活人气。
更魔幻的是,颜值变现已经升级成技术活。24年冒出的新职业叫数字形象顾问,专门教你捏脸、修光影,把元宇宙身份证做得比现实更耀眼。
一张头像能挂进OpenSea卖ETH,真长得一般?
没事,虚拟皮肤来凑。
怎么办?
我给自己拉了个“外貌资产负债表”。
优点写:身高够用,穿衬衫不塌肩。
缺点:鼻子短、发际线危险。
数字列清楚,人一下就冷静了,不会一刷到帅哥美女就自动破防。
如果你是颜值Buff叠满的那一波,HR的额外核查躲不掉,直接把GitHub链接、PPT附件打包成文件夹甩过去,真金不怕火炼。
要是长相路人,别急着卷医美,去考个专业硬证,亮出来比十级美颜更能打。
周末我参加了纽约大学的“外貌脱敏”工作坊,说白了就是一群人关在小黑屋互相吐槽“我最讨厌自己哪”,哭完一轮去楼下买冰淇淋。
听起来很蠢,但回来后再看到网暴评论,我居然能笑出声,省下的精神科挂号费足够吃十顿火锅。
社会层面也在松动。
欧盟正在拟法:外貌歧视算就业歧视,瑞典小学直接开课教孩子“外貌素养”,中国“素颜运动”打卡人数突破三千万。
别小看这些,二十年后HR可能就是其中一员,到时候漂亮不漂亮或许真没那么重要。
所以,脸只是出厂默认配置,真正决定命运的,是后面自己怎么打补丁。
想靠颜值躺赢?
算法、雇主、观众全在更新版本。
真想赢,要么把才华堆到溢出,要么把虚拟形象玩成新赛道。
最后一句话——别再问好不好看,先问能不能打。
来源:活泼明月HEGZ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