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钱币史上六大经典古币,你知道几个?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01 01:53 1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钱币文化绵延数千年,每一枚古币都是历史的缩影,承载着朝代更迭的印记与文明演进的密码。从贝币的原始质朴到通宝币的规整精美,古钱币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更成为兼具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珍贵遗产。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古钱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钱币文化绵延数千年,每一枚古币都是历史的缩影,承载着朝代更迭的印记与文明演进的密码。从贝币的原始质朴到通宝币的规整精美,古钱币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更成为兼具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珍贵遗产。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古钱币的世界,探寻六大经典古币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流通时长之最 —— 汉五铢:跨越七百年的 “钱币常青树”

在汉代以前,中国货币制度尚未统一,各国铸币形制各异,重量不一,给商业交流带来极大不便。直到公元前 118 年,西汉武帝刘彻颁布诏令,下令废除此前流通的各种杂乱钱币,推行 “五铢钱”,中国古代货币制度才迎来首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

汉五铢的设计堪称 “极简中的经典”:圆形方孔的造型,既符合古代 “天圆地方” 的哲学思想,又便于穿绳携带、计数收纳;钱文 “五铢” 二字为篆书,字体规整有力,笔画清晰匀称,从侧面反映出汉代书法艺术的成熟;每枚钱币重量约为 5 铢(约 3.3 克),重量标准稳定,避免了此前货币 “轻小易假” 的弊端。这种 “形制统一、重量稳定、便于流通” 的特点,让汉五铢一经推出便迅速获得认可,不仅在西汉、东汉两朝广泛流通,即便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历经战乱与朝代更迭,它依然是市场上的主流货币,流通时间长达 700 余年,成为中国钱币史上流通时长最长的古币。

汉五铢的影响远不止于流通层面。它确立的 “圆形方孔” 形制,成为后世近两千年中国钱币的 “标准模板”,从唐代的开元通宝到清代的光绪通宝,几乎都延续了这一经典设计;其 “以重量为钱名” 的命名方式,也为早期货币制度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汉五铢是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 “奠基者”,更是中华文明传承不息的鲜活见证。

二、通宝币制开创者 —— 开元通宝:开启千年 “通宝时代”

公元 618 年,唐朝建立,结束了隋末的战乱纷争。面对战后经济凋敝、货币混乱的局面,唐高祖李渊于公元 621 年下令铸造 “开元通宝”,正式取代此前流通的五铢钱,这一举措不仅重塑了货币秩序,更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影响深远的 “通宝币制”。

“开元通宝” 中的 “开元” 并非指唐玄宗的 “开元盛世”,而是取 “开辟新纪元” 之意,象征着唐朝对货币制度的革新;“通宝” 则意为 “通行宝货”,强调其作为流通货币的属性。与汉五铢以重量命名不同,开元通宝首次脱离 “重量钱名” 的束缚,以 “通宝” 为名,标志着货币从 “计重货币” 向 “信用货币” 的转变,这是中国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铸造工艺上,开元通宝也达到了新高度。早期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钱文,字体为隶书,笔法刚劲有力,结构严谨匀称,钱文与钱币形制完美融合,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钱币边缘经过精心打磨,无毛刺、无缺损,背面多有星月纹等装饰,部分版别的星月纹位置、大小各异,成为后世收藏的重要鉴别依据。

开元通宝的推行,不仅促进了唐朝经济的繁荣,更奠定了此后近千年中国货币的基本模式。从唐代的乾元重宝、宋元通宝,到明代的洪武通宝、清代的康熙通宝,“通宝” 一词成为历代钱币的核心命名元素,“开元通宝” 也因此被称为 “通宝币制的鼻祖”,在中国钱币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皇帝御书首作 —— 大观通宝:瘦金体笔下的 “钱币艺术品”

北宋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书法、绘画、文学等领域名家辈出,而钱币文化也在这一时期迎来 “艺术高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大观通宝—— 中国钱币史上第一枚由皇帝亲笔题写钱文的钱币。

大观通宝铸造于公元 1107 年,此时在位的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虽在政治上饱受争议,但在艺术领域却才华横溢,尤其擅长书法,独创 “瘦金体”,字体纤细挺拔、笔画遒劲有力,如铁画银钩,极具视觉冲击力。为彰显对钱币文化的重视,宋徽宗亲自为大观通宝书写钱文,将瘦金体的艺术魅力融入钱币之中。

从形制上看,大观通宝分为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多种规格(“折” 意为 “折合”,折十即一枚相当于十枚小平钱的价值),不同规格的钱币钱文大小、字体细节略有差异,但均保持了瘦金体的独特风格。以折十大观通宝为例,钱文 “大观通宝” 四字笔画清晰,起笔收笔处锋芒毕露,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尾似剑,充分展现了瘦金体 “瘦而不弱、劲而不刚” 的特点,每一枚钱币都堪称一件精美的书法艺术品。

大观通宝的出现,不仅提升了钱币的艺术价值,更开创了 “皇帝御书钱” 的先河。此后,历代虽有皇帝参与钱文书写,但论艺术水准与影响力,均难以超越大观通宝。如今,品相完好的大观通宝,尤其是折十规格的瘦金体钱,已成为古钱币收藏市场的 “珍品”,其价格居高不下,既是对宋徽宗书法艺术的认可,也是对北宋文化繁荣的见证。

四、御书钱典范 —— 崇宁通宝:瘦金体的 “钱币绝唱”

继大观通宝之后,宋徽宗在崇宁年间(1102-1106 年)又铸造了崇宁通宝,同样以瘦金体书写钱文,与大观通宝并称 “北宋御书钱双璧”,成为瘦金体在钱币上的 “巅峰之作”。

崇宁通宝的钱文 “崇宁通宝” 四字为宋徽宗晚年所书,此时他的瘦金体已臻成熟,笔法更为精湛。与大观通宝相比,崇宁通宝的钱文笔画更显纤细,结构更为紧凑,字体间的呼应关系更为协调 ——“崇” 字笔画繁复却不显杂乱,“宁” 字结构对称端庄,“通” 字走之旁流畅自然,“宝” 字笔画疏密有致,整体给人以 “俊秀挺拔、一气呵成” 的美感。

在铸造工艺上,崇宁通宝也堪称宋代钱币的典范。钱币正面钱文深峻清晰,无粘连、无模糊,背面多为光背(无纹饰),部分版别可见星纹、月纹,边缘经过精细加工,轮郭分明,手感光滑。由于铸造标准严格,崇宁通宝的存世品中,品相完好者较多,成为古钱币收藏者入门的热门选择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崇宁通宝的铸造与北宋的 “崇宁新政” 密切相关。当时,为解决财政危机,宋徽宗任命蔡京推行新政,其中一项重要措施便是铸造新币,崇宁通宝的大量发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也成为研究北宋经济政策的重要实物资料。如今,崇宁通宝不仅是书法艺术的载体,更成为解读北宋历史的 “活化石”。

五、少数民族政权首铸币 —— 正隆元宝:金代货币的 “开山之作”

在中国古钱币史上,汉族政权铸币占据主导地位,但少数民族政权的铸币也独具特色,其中正隆元宝便是金代(由女真族建立)最早铸造的金属货币,标志着少数民族政权货币制度的成熟。

正隆元宝铸造于金代海陵王正隆年间(1156-1161 年)。在此之前,金代主要使用辽、宋旧币,未自行铸币,导致货币流通混乱,不利于经济发展。海陵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一货币制度,下令在中都(今北京)、京兆(今西安)等地设立钱监,铸造 “正隆元宝”,这是金代首次大规模铸造自己的货币。

正隆元宝的形制借鉴了北宋钱币的特点,为圆形方孔,钱文为楷书,字体工整秀丽,钱文 “正隆元宝” 四字从上至下、从右至左读(旋读),笔画简洁流畅,无过多装饰,体现出女真族 “质朴务实” 的民族风格。与北宋钱币相比,正隆元宝的重量略轻,小平钱重量约为 3.5 克,钱径约 2.5 厘米,大小适中,便于流通。

正隆元宝的发行,不仅统一了金代的货币流通,更促进了女真族与汉族之间的经济交流与文化融合。它的出现,填补了少数民族政权自主铸币的空白,在中国钱币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如今,正隆元宝的存世量较多,价格相对亲民,成为古钱币收藏者了解少数民族货币文化的重要藏品。

六、永恒的经典 —— 汉五铢:影响千年的货币 “丰碑”

在六大经典古币中,汉五铢是唯一被 “两次提及” 的古币,这不仅因为它流通时间最长,更因为它对中国货币制度的影响贯穿了近两千年,堪称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的 “丰碑”。

汉五铢的影响,首先体现在 “形制传承” 上。它确立的 “圆形方孔” 造型,从汉代一直延续到清代,成为中国货币的 “标志性符号”,即便到了近代,机制币出现后,圆形依然是主要形制,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其次,在 “重量标准” 上,汉五铢稳定的 5 铢重量,为后世货币提供了参考,唐代开元通宝虽不再以重量命名,但每枚重量仍约为 5 铢,间接延续了汉五铢的重量标准。

此外,汉五铢的铸造工艺也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汉代的钱币铸造采用 “范铸法”(用陶范或铜范铸造),工序严谨,误差较小,保证了钱币的规整度;到了唐代,虽改为 “翻砂法”,但铸造的核心原则 ——“形制统一、重量稳定”,依然源自汉五铢的理念。

从历史价值来看,汉五铢见证了汉代的强盛与繁荣,也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战乱与分裂,它的流通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古代史。如今,在考古发掘中,汉五铢的出土范围极为广泛,从中原地区到边疆地带,甚至在国外(如朝鲜、日本)也有发现,这不仅证明了汉五铢的流通范围之广,更反映了汉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

结语:古钱币中的中华文明密码

中国古钱币史上的这六大经典古币,虽出自不同朝代,形制、风格各异,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钱币文化的核心脉络。汉五铢的 “统一与传承”、开元通宝的 “革新与开创”、大观通宝与崇宁通宝的 “艺术与雅致”、正隆元宝的 “融合与独特”,每一枚古币都承载着特定时代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

对于现代人而言,收藏古币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更是一种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方式。通过一枚小小的古币,我们可以触摸到古代工匠的智慧,感受到不同朝代的社会风貌,体会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正如这些古币在历史长河中历经沧桑却依然熠熠生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将在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来源:悟空聊钱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