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收官之战,A股市场最刺眼的一幕,莫过于光模块“三剑客”——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股民戏称“易中天”)的高台跳水。这三家曾凭借CPO赛道高景气度撑起科技成长板块半壁江山的龙头,在三季报业绩持续靓丽的背景下,短短两个交易日内集体重挫:中际旭创单日跌9%
10月收官之战,A股市场最刺眼的一幕,莫过于光模块“三剑客”——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股民戏称“易中天”)的高台跳水。这三家曾凭借CPO赛道高景气度撑起科技成长板块半壁江山的龙头,在三季报业绩持续靓丽的背景下,短短两个交易日内集体重挫:中际旭创单日跌9%、新易盛累计跌15%、天孚通信暴跌19%,合计市值蒸发超1428亿元,直接拖累创业板指连续走弱。这场看似“业绩兑现即砸盘”的异动,绝非简单的获利回吐,而是资金对高位赛道的集体“换仓信号”,而11月A股新主线,已在震荡分化中清晰浮现。
一、“易中天”大跌的核心逻辑:不是风险爆发,而是风格切换
此次“易中天”的高位跳水,本质是市场对“拥挤赛道+估值高位”的理性修正,背后藏着三重关键信号:
• 资金避险式调仓:截至10月底,新易盛、中际旭创动态市盈率均超60倍,天孚通信更是突破80倍,远超半导体行业平均45倍的估值水平。在三季报落地后,短线资金对“高估值+业绩增速边际放缓”的担忧升温,选择撤离锁定收益,而这部分流出的资金并未离场,而是转向低估值、高确定性领域,形成明显的“高低切换”特征。
• 赛道逻辑从“硬件”向“应用”延伸:作为AI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硬件标的,“易中天”的下跌,标志着市场对AI赛道的关注焦点,从前期的算力硬件(光模块、服务器),转向后期的场景应用(AI+游戏、AI+工业软件)。毕竟“十五五”规划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当硬件铺设进入阶段性饱和,应用端的业绩兑现速度将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 市场容错率回归理性:10月A股成交额虽重回2万亿上方,但两融余额突破2.5万亿后增速放缓,说明杠杆资金开始谨慎。在这种背景下,资金更倾向于选择“政策催化+业绩验证”双逻辑支撑的标的,而非单纯依赖赛道景气度的高位股,这也为11月新主线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二、11月新主线三大方向:政策+业绩+估值三重共振
结合“十五五”规划政策导向、三季报业绩数据及资金流向,11月A股新主线将围绕“科技应用、顺周期修复、高股息防御”三大方向展开,每个方向都具备清晰的催化逻辑和标的支撑:
(一)科技应用主线:AI落地+国产替代,从“讲故事”到“赚真钱”
“十五五”规划将“科技自立自强”列为核心任务,明确要“全链路推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攻关”,叠加AI应用场景加速落地,科技板块的机会已从高位硬件转向低位应用,细分方向及核心标的如下:
• AI+游戏/传媒:三季报已验证业绩爆发力——巨人网络第三季度净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81%;吉比特净利润5.69亿元,同比暴涨308%;三七互娱净利润9.44亿元,同比增长49%。核心逻辑是AI赋能游戏研发降本(美术、代码生成效率提升30%以上)、出海变现加速,叠加版号常态化发放,行业进入业绩+估值双升周期。
• 半导体材料/设备:国产替代是长期硬逻辑,而六氟化钨等关键材料涨价成为短期催化剂——韩国半导体企业已收到六氟化钨供应商70%-90%的涨价通知,直接利好国内相关材料企业。同时,“十五五”规划明确支持半导体设备攻关,国内设备企业在光刻胶、薄膜沉积设备等领域的突破,将持续获得政策和资金支持。
• 工业软件:作为“工业母机”的核心配套,国内工业软件国产化率不足15%,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加速,MES(生产执行系统)、CAD(设计软件)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将受益于国产替代带来的市场空间扩容。
(二)顺周期修复主线:PPI企稳+政策托底,低位补涨需求强烈
8月以来PPI已呈现企稳迹象,11月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见效、中美经贸关系缓和带来的外需改善,顺周期板块将迎来业绩修复窗口,重点关注三个细分方向:
• 有色金属/化工:有色金属作为“战略性资源”,受益于新能源装机扩容(锂电、光伏对铜、铝需求增长)和顺周期复苏;化工板块兼具上游原料属性和中游加工特征,是复苏周期最敏感的板块,部分低估值标的(如沪电股份,三季度净利润10.35亿,同比增长46.25%)已具备配置价值。
• 机械设备:受益于制造业投资复苏和出口改善,叠加“十五五”规划支持高端制造,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平均市盈率25倍左右)。重点关注光伏设备、工业母机细分领域,阳光电源三季度净利润41.47亿元,同比增长57%,印证了行业高景气度。
• 汽车零部件:随着汽车出口数据改善(9月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8%)和智能化升级(自动驾驶、车联网),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将受益于国产替代和全球化布局,三季报中部分企业已呈现业绩拐点。
(三)高股息防御主线:资金的“压舱石”,震荡市中的“避风港”
在市场震荡加剧、美联储政策存疑的背景下,现金流充沛、分红稳定的高股息资产成为机构配置的“必选项”,核心逻辑是“估值低+分红高+业绩稳”,重点关注两个方向:
• 银行/保险:银行板块平均股息率超4%,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市净率0.6-0.8倍),中国平安三季度净利润648.1亿,同比增长45%,印证了行业盈利稳定性;保险板块受益于利率环境稳定和开门红预期,估值修复空间明确。
• 公用事业/传统能源:公用事业(电力、水务)业务模式稳定,受经济周期影响小,现金流可预测;传统能源(煤炭、石油石化)在能源安全战略支撑下,供需格局偏紧,盈利稳定性强,分红比例持续走高,成为避险资金的首选。
三、11月市场环境与操作策略:震荡中抓主线,均衡配置控风险
(一)市场环境:震荡上行是主基调,风险与机遇并存
• 支撑因素:中美经贸磋商达成共识,11月贸易协定落地概率高,外部压力缓解;美联储10月降息后全球流动性宽松,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十五五”规划政策效能集中释放,为市场提供清晰方向。
• 风险因素:美联储政策存在“鹰派”反复可能,引发跨境资金波动;部分科技股业绩不及预期可能引发局部调整;市场成交量若不能持续放大,指数可能维持弱势震荡。
(二)操作策略:聚焦主线,哑铃型配置
• 核心思路:采用“科技应用+高股息资产”的哑铃型配置,用科技股博取成长收益,用高股息资产平滑波动。
• 仓位建议:总仓位控制在7成左右,其中科技应用主线占4成,顺周期+高股息主线占3成。
• 选股逻辑:优先选择“三季报业绩超预期+政策催化+估值合理”的标的,回避高位无业绩支撑的题材股;关注机构资金持续流入、北向资金加仓的标的,增强持仓安全性。
四、结语:告别拥挤赛道,拥抱新主线机遇
“易中天”的高位大跌,与其说是科技板块的风险爆发,不如说是市场风格切换的“冲锋号”。11月的A股,不再是单一赛道独领风骚的行情,而是结构化机会遍地的市场。投资者无需纠结于高位股的短期涨跌,更应把握政策导向和资金流向带来的新机遇,在科技应用、顺周期修复、高股息防御三大主线中,筛选具备业绩支撑和估值优势的标的,在震荡中逢低布局。
市场永远不缺机会,缺的是拥抱变化的勇气。11月,A股新主线已清晰可见,唯有精准把握方向、均衡配置风险,才能在慢牛震荡行情中把握确定性收益。
来源:我的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