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见字欢喜,我是燕姐,一个热爱读书写作、深耕自媒体、持续探索个人成长的80后。很高兴在这里与你相遇。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当领导交给你一个全新的任务,心里立刻冒出念头:我没做过,肯定搞不定。或者别人夸你做得好,你却下意识地回应:只是碰巧,没什么了不起。其实,这些反
见字欢喜,我是燕姐,一个热爱读书写作、深耕自媒体、持续探索个人成长的80后。很高兴在这里与你相遇。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当领导交给你一个全新的任务,心里立刻冒出念头:我没做过,肯定搞不定。或者别人夸你做得好,你却下意识地回应:只是碰巧,没什么了不起。其实,这些反应背后,藏着一种常见的心理模式——固定心态。它让我们相信能力是天生的,一旦失败,就等于自己不行,于是害怕挑战,回避困难。但真正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往往不是天赋,而是另一种思维:成长心态。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告诉我们,拥有成长心态的人,把能力看作可以锻炼的肌肉。他们不因暂时的不会而否定自己,而是说“我还没学会”;他们不把失败当作终点,而是当成反馈和学习的机会。他们不怕犯错,反而在错误中汲取力量,越挫越勇。这种心态,才是推动人不断突破的核心动力。
曾国藩的故事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他小时候记忆力并不出众,一篇短文要反复背诵几十遍才能记住。有一次,一个小偷潜入他家房梁上准备行窃,结果因为曾国藩一直背不会那篇文章,迟迟不睡,小偷在梁上等得睡着了又醒来,最后实在忍不住,跳下来把文章背完,嘲讽他太笨,然后扬长而去。可正是这样一个“笨”孩子,靠着不懈的努力和坚韧的意志,最终成为晚清重臣、一代名臣。如果他当时因为别人的嘲笑就认定自己不行,那历史可能就少了这样一位传奇人物。
我也曾被困在固定心态里。刚开始做自媒体时,我总觉得那是年轻人的事,我不会写、不会拍、不会剪,肯定做不好。可当我真正迈出第一步,从写第一篇文章、录第一个视频开始,我发现,只要愿意学,一切都在慢慢变好。我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告诉自己:我试试看。从不敢开口到敢于口播,从手忙脚乱到熟练剪辑,每一次小小的突破,都让我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藏在那些让你有点紧张、但咬牙坚持就能完成的事情里。你不需要一开始就完美,你只需要开始。把“我不行”换成“我可以学”,把“太难了”换成“我再试试”。语言的改变,会悄悄重塑你的思维。拍第一条口播时,我紧张得说不出话,现在却能从容表达,这都是练习的结果。成长心态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像学骑车,摔过几次,自然就稳了。
只要你愿意迈出第一步,改变就已经发生。相信自己可以成长,你终将遇见更好的自己。
来源:晓妙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