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斌伐蜀始末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1 20:40 1

摘要:蜀宰相李昊对孟昶说:“臣观宋氏启运,不类汉、周,天厌乱久矣,一统海内,其在此乎。若通职贡,亦保安三蜀之长策也。”还没打呢,蜀国的宰相就劝降孟昶,此时,蜀国大将王昭远坚决反对。前蜀王衍就是你劝降的,到了后蜀你又要劝降,况且蜀中天险众多,军士粮草皆备,何以降宋?派

传播昭化,分享价值

乾德元年(963年),赵匡胤始谋伐蜀。

蜀宰相李昊对孟昶说:“臣观宋氏启运,不类汉、周,天厌乱久矣,一统海内,其在此乎。若通职贡,亦保安三蜀之长策也。”还没打呢,蜀国的宰相就劝降孟昶,此时,蜀国大将王昭远坚决反对。前蜀王衍就是你劝降的,到了后蜀你又要劝降,况且蜀中天险众多,军士粮草皆备,何以降宋?派景处瑭等率兵屯峡路,又遣使往涪州、泸州、戎州等地检阅棹手,增置水军。

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赵匡胤命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凤州路都部署,在崇德殿,赵匡胤宴请了王全斌等将,并赐金玉带、衣帛、鞍马、戎器等。宴会上,太祖拿出舆地图,问王全斌:“西川可取否?”王全斌等回答:“臣等仗天威,遵妙算,剋日可定也。”太祖大喜,交代给王全斌说:“凡克城寨,止藉其器甲、芻(刍)粮,悉以钱帛分给战士,吾所欲得者,其土地耳。”

王全斌(图据AI)

蜀主孟昶听说太祖兴兵,命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赵崇韬为都监,山南节度使韩保正为招讨使,洋州节度使李进为副招讨使,率兵拒战。孟昶对王昭远说:“今日之师,卿所召也,勉为朕立功。”王昭远自认为熟读兵书,颇有方略,从成都出发,手执铁如意指挥军事。自负的王昭远自比诸葛孔明,酒后,搭着宰相李昊的肩膀说:“吾此行何止克敌,当领此二三万雕面恶小儿,取中原如反掌耳。”李昊不言。

十二月,王全斌连续攻拔乾渠渡、万仞、燕子等几寨,随后取兴州(略阳),蜀刺史蓝思绾退保西县,王全斌又攻下石图、鱼关、白水阁二十多寨。眼看蜀中战事吃紧,孟昶命:“烧绝栈道,退保葭萌”。

蜀北栈道被毁,王全斌大军不能进,计划走罗川路入蜀。康延泽对崔彦进献策,说罗川路地势险要,大军人多,不易快速通过,万一有伏兵,将万劫不复,不如分兵维修栈道,在深渡地区会师。崔彦进向王全斌反映了情况,于是,开始维修栈道,没过几日,阁道修好,取金山寨、小漫天寨。王全斌大军由罗川路进发至深渡,与崔彦进会师。蜀军退守大漫天寨,第二天,崔彦进、康延泽、万友分兵三路,拿下大漫天寨,活捉大漫天寨主王审超,监军赵崇渥、三泉监军刘延祚。

王昭远见大漫天寨已失,和赵崇韬引兵来战,欲图夺回失地,然而却三战三败,一路逃至利州北。王昭远深知利州绝非天堑抗敌之地,留下一部分人马拖住王全斌,自己带大部队向昭化逃跑。

桔柏津上,蜀军慌忙逃窜,幸有桔柏浮梁,王昭远一路快速通过浮梁,待全部人马过河后,王昭远下令:“焚毁浮梁!”一把大火,烧得木柴滋滋作响,残损构件掉入嘉陵江。待浮梁焚尽,王昭远在益光城短暂停留,埋锅造饭,狼狈不堪,短暂修整后,顺金牛道向西南而进,决定退保剑门。

乾德三年(965年),孟昶听说王昭远兵败,甚是恐惧,担心宋军一路南下,成都不保,于是“多出金帛,益募兵守剑门”。为稳定军心,控制大局,孟昶派太子玄喆为元帅,李廷珪、张惠安为福帅,带万余蜀军,用蜀绣、蜀锦为旗帜彰显蜀军实力。这时,快下雨了,玄喆担心绣锦做的旗帜被打湿,命令士兵取下,雨后,士兵挂上,结果都挂反了。太子为帅,居然带着自己的姬妾、伶人到了前线,蜀军看了,都忍不住偷偷发笑。

王全斌顺利拿下利州,跟随王昭远的逃亡路线追至益光(今昭化古城),其目的,取剑门。听说孟昶太子为帅力拒剑门,王全斌在益光召集众将会议。王全斌说:“剑门天险,古称一夫荷戈,万夫莫当,诸军各宜陈进取之策。”侍卫军头向韬献计,说:“得降卒牟进言,益光江东越大山数重,有狭径,名来苏,蜀人于江西置栅,对岸可渡。自此出剑门南二十里,至青疆店与官道合。若大军行此路,则剑门之险不足恃也。”王全斌听后,准备立即出发,走来苏小道。康延泽谏:“蜀人数战数败,胆气夺矣,可急攻而下也。且来苏狭径,主帅不宜自行,但可遣一偏将往耳。若抵青疆,北与大军夹击剑门,昭远等必成擒矣。”王全斌欣然同意,命史延德分兵走来苏小道,自己带人修造跨江浮梁,以掩人耳目。蜀军看到后,弃寨而逃。

昭化古城桔柏渡

史延德到了青疆店,王昭远引兵退守,驻扎汉源坡,留一偏将守剑门,王全斌下令,全军出击,攻打剑门。不出意料,剑门被破,又到汉源坡,王昭远脱去身上的甲胄,仓皇而逃,王全斌等顺利拿下剑门。这场战役,蜀军又折损万余人。王昭远被迫逃东川,藏在一农户仓舍下痛哭流涕,哭得眼睛都发肿了,口中诵吟起罗隐的诗句:“运去英雄不自由”,王全斌哪儿能放过,追兵活捉了王昭远。

太子玄喆和李廷珪“日夜嬉戏,不恤军政”,到了绵州,听人来报,剑门已破,连忙退保东川。第二天,荒唐的太子往成都逃窜,一路上烧掉所有的房屋庐舍和仓廪,百姓怨声载道,逃回成都,向孟昶报告:剑门已破。孟昶问左右文武:“计将安出?”老将石奉頵说:“东兵远来,势不能久,请聚兵坚守以辟之。”孟昶叹了一口气,说道:“吾父子以丰衣美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不能为吾东向放一箭,今虽欲闭壁,谁肯效死者!”四空兼武信节度使平章事李昊站了出来,劝孟昶说,事已至此,不如封府库以请降罢了,孟昶含泪点了点头。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初,前蜀之亡也,降表亦昊所为。”蜀中人士得知消息,偷偷到李昊的家门口,用毛笔在其大门上写下“世修降表李家”六个大字,成为坊中笑柄。

在魏城,王全斌等来了伊审徵送来的降表,王全斌派康延泽去成都。至此,王全斌以及刘光义等部军队进驻蜀地。在成都升仙桥,孟昶备下亡国之礼,向宋军俯首投降。自王全斌等从汴梁出师到孟昶投降,前后才六十六天,得蜀地四十六州,县二百四十,户五十三万四千二十九。

王全斌和刘光义的部队进入成都,开始时还记住了太祖之言:“凡克城寨,止藉其器甲、芻(刍)粮,悉以钱帛分给战士,吾所欲得者,其土地耳。”可是成都的财富太多了,巨大的财富引发了人类的贪欲,两队人马甚至开始内讧,互相抢夺,比拼烧杀。史载:“两路将士争功,始相疾矣。”

王全斌、崔彦进、王仁瞻日夜饮宴,不思军务,并纵容自己的部下随意掠夺城中子女,金银珠宝,看中什么就随意抓拿,“蜀人苦之”。只有宋将曹彬军纪严明,下令不得随意烧杀抢掠,违者按军法论处。曹彬为了减轻蜀人的痛苦,多次向王全斌谏言,班师回朝,王全斌哪儿能放弃成都这人间天堂呢?完全不顾不听。

王全斌派遣右神武大将军王继涛,供奉官王守讷送孟昶等启程去往京师汴梁,王继涛和王守讷都想继续留在蜀中享福,于是,王继涛送金帛给孟昶的宫人,求孟昶给王守斌美言相劝;王守讷也直接找到王全斌,都想继续留驻成都。王全斌决定,让王守讷沿途护送孟昶之行。连续的几月,成都人民受尽宋军折磨,不仅是普通百姓,当年夏四月,王全斌诱杀蜀军二万七千人在成都的夹城内,成都天昏地暗,军民苦不堪言。

六月,太祖封孟昶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中书令、秦国公,孟昶那不争气的儿子玄喆封为泰宁节度使。六月庚戌日,孟昶死于汴梁开封,太祖辍朝五日,并追赠孟昶为尚书令,追封为楚王,谥号“恭孝”。与孟昶同来汴梁的母亲李氏得知儿子去世的消息,痛苦不止,举杯酻地,说道:“汝不能死社稷,贪生至今日。吾所以忍死者,为汝在耳,今汝既死,吾安用生?”不几日,汤食不进,饿死汴梁。

尽管王全斌等一众残酷掠夺,太祖赵匡胤的态度还是非常好,比如,他下诏“自京至成都沿路州县,有伪蜀职官将吏及其亲属疾病者,所在给医药,赐以钱帛。”“西川民前伪蜀臣僚私债者,悉令除放。”“赐川、峡诸州民,今年秋租之半”等等。

王全斌等人的恶行太祖知道吗?答案是肯定的,知道。因为每年,蜀地都有使者前来,信使说伪蜀臣民告王全斌、王仁瞻、崔彦进等破蜀后抢夺财物、子女,玉帛,以及擅自开放府库,隐没财货真实数据等等罪行,太祖一定,就说了句“知了,知了”。史记:“上以全斌等新有功,不欲付之狱吏。”只是令中书门下抓王仁瞻、王全斌、崔彦进与告发者质对,后查出取受、隐没的钱财共六十四万四千八百余贯,这不包含在蜀宫里豪夺的珍宝、金玉、丝锦等。

谏言处死王全斌(图据网络)

百官进言,王全斌、王仁瞻、崔彦进等克扣军饷、杀降致寇、豪夺强取等罪行,依法应论斩首。太祖惜才,连坐牢都不想,更别说杀头问斩了,今后,这等将领还有用大武之地,于是,当众论其伐蜀兼土有功,特赦王全斌等一众。会后,任崔彦进为昭化留后(高级官员,代理地方行政职务的职位)。

来源:诚说体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