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肺腺癌有50%的概率存在EGFR基因突变,这个基因突变一般目前推荐三代靶向药进行治疗,代表性的药物是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等。但是多数患者在使用靶向药后会逐渐产生耐药,如果后续的基因检测没有能发现组合靶向药治疗策略,患者将不得不进入二线的化疗治疗阶段。一
肺腺癌有50%的概率存在EGFR基因突变,这个基因突变一般目前推荐三代靶向药进行治疗,代表性的药物是奥希替尼、阿美替尼、伏美替尼等。但是多数患者在使用靶向药后会逐渐产生耐药,如果后续的基因检测没有能发现组合靶向药治疗策略,患者将不得不进入二线的化疗治疗阶段。一般使用的药物是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是9.6个月。那么那些因素影响了二线化疗的治疗效果呢,最近一篇最新的研究给出了结论。
本文参考文献示意图
一、肺癌三代靶向药耐药,多数患者面临的难题
对于EGFR基因突变的肺腺癌患者,第三代靶向药物奥希替尼(Osimertinib)已成为全球公认的一线标准治疗。这款药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让肿瘤病灶快速缩小,而且患者有比较高的生活质量。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几乎所有的患者使用靶向药都会耐药,一般中位耐药时间是18个月左右。对于三代靶向药耐药的患者,一般会进行重新基因检测,如果存在MET、EGFR基因C797S突变则有靶向药或临床试验,但如果没有找到具体的耐药原因,则患者往往会使用化疗,二线标准化疗方案是培美曲塞联合卡铂。这个二线化疗方案效果怎么样?真实世界的相关研究和数据比较少,今天癌度给大家编译的这个研究则给出了答案。
二、欧洲四国252例患者的真实数据:中等疗效,但可耐受
根据最新刊登的一篇文献,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靶向药耐药之后的二线化疗效果有了相关数据。患者来自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四国,共计有252例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些患者在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治疗失败后,接受了卡铂+培美曲塞的化疗。结果如下: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 5.3个月;
中位总生存期(OS)为 9.6个月;
客观缓解率(ORR)为 40.7%,也就是说约4成患者肿瘤病灶缩小超过30%,达到了缓解状态。
严重不良反应(3级及以上)的发生率为 19.3%,不过多数患者可耐受不良反应。
此外,这一项临床研究还发现有几个因素会显著影响二线化疗的疗效:
身体状态评分(ECOG≥2) 的患者二线化疗的疗效较差;
伴有肝转移或骨转移的患者生存期明显较短;
靶向药奥希替尼耐药时间过早(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EGFR基因突变类型(经典型或非典型型)并未明显影响二线化疗的疗效,这说明无论是哪种EGFR基因突变亚型,患者使用二线化疗的效果差异不大。
三、化疗仍有价值,但更精准的策略正在出现
其实癌度经常跟大家介绍最新的临床试验,因为靶向药耐药之后仍有很多的临床试验。不一定就选择化疗。当然也不能说化疗一点作用没有。上面的这个研究数据表明,对于奥希替尼耐药后的肺腺癌患者,即使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失效,传统化疗依然能带来数月的疾病控制或病情缓解,并且总体的副作用可控。如果是暂时没有临床试验项目,那么二线选择卡铂联合培美曲塞仍是一种现实可行的选择。
不过,上面的疗效数据也不是很让人满意,二线治疗的策略需要进一步优化。目前的在研究新治疗方向包括:
双靶向联合用药,比如埃万妥单抗联合三代靶向药拉泽替尼,临床研究数据表明可以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抗体偶联药物(ADC)与化疗结合,患者可以在临床试验阶段选择化疗联合ADC药物治疗;
如果是非脑部进展,患者可以选择奥希替尼联合化疗,这一可能继续延长疾病的控制时间。
未来对于奥希替尼耐药的情况,可能更重视耐药的机制检测和分析,主要是通过第二代基因测序找出耐药基因突变,以判断是否有后续靶向药或临床试验机会,二线化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基因检测大家可以尽量选择小套餐,做个3000元的36基因二代谢谢即可,不需要选择大基因检测套餐。基因检测报告解读也可以找癌度咨询。
癌度也衷心地希望所有的患者最后都不在使用化疗了,这样也表示大家可选的前沿抗癌药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I. Gomez-Randulfe, et al., Real-world outcomes of second-line carboplatin plus pemetrexed after first- line osimertinib in EGFR-mutant advanced NSCLC: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re cohort study, Lung Cancer (2025).
来源:幻影爱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