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现代最近做了一件大事,他们没有急着强调车辆配置,也没有比较电池续航长短,而是提到测试里程达到120万公里,经过七年时间才正式推出这款车,新车名叫EO羿欧,是一款纯电SUV,起步售价11.98万元,发布会地点没有选在北京或上海,而是放在了烟台,显得更贴近普通
北京现代最近做了一件大事,他们没有急着强调车辆配置,也没有比较电池续航长短,而是提到测试里程达到120万公里,经过七年时间才正式推出这款车,新车名叫EO羿欧,是一款纯电SUV,起步售价11.98万元,发布会地点没有选在北京或上海,而是放在了烟台,显得更贴近普通人,他们不只是卖一辆新车,更是用时间来赢得大家的信任。
这辆车经过了极其严苛的测试,它在黑河零下三十度的冰天雪地里持续行驶,在吐鲁番五十度的高温下曝晒运行,也在海边的盐雾环境中长时间浸泡,还在布满坑洼的颠簸路面上反复通行,这些地方普通人通常不会前往,但车辆必须经受这样的考验,官方表示,这辆车的累计测试里程达到120万公里,相当于普通家用车十年行驶的总和,按照国家规定,车辆行驶50万公里就应报废,而这辆车的测试里程直接翻倍,这样做并非为了表面功夫,而是为了让用户清楚地认识到,这辆车能够承受各种极端条件。
车身结构做得扎实,他们称之为“720度铠甲”,听起来像游戏用语,实际上是指整台车从车头到车尾都用了高强度钢材,A柱和B柱采用五层热成型钢,比一般车辆用料更厚实,全车配备九个安全气囊,连副驾驶一侧的侧气帘也完整搭载,没有刻意宣传,也没有列在参数表格里,只说一句话:不漏、不崩、不变形,这种实在的做法,现在真的很少见到。
现在汽车企业都在比拼参数,激光雷达、算力、续航里程一个比一个高,可用户实际关心的是这辆车能不能用上五年,电池会不会一年就不耐用,出远门时会不会半路没电,北京现代没有跟随这股风气,而是选择另一种做法,他们花了两千五百五十五天,超过六万个小时,把车开到极限状态,再用测试数据说话,实验室里测出来的结果和实际路上跑的一样,没有虚假成分,这种做法很明智,用户不在意汽车能跑多快,只在意这辆车能不能长久陪伴。
其他合资品牌也在推出电动车,比如广汽铂智和东风日产N7,但都没有提到“测试了七年”这种说法,这些品牌更多是跟随市场趋势走,而北京现代则希望引领方向,北京现代的“智启2030”计划有具体步骤,2025年发布首款纯电车,2026年全系配备L2+智能驾驶,2027年转向软件定义汽车模式,2030年前推出七款中大型车,合作方也很实际,宁德时代供应电池,大疆负责智能驾驶系统,地平线和Momenta提供算法支持,整体来看没有虚张声势的部分。
研发效率跟着提高,烟台工厂负责制造车辆和测试工作,上海团队专注开发智能座舱系统,北京总部统一协调整体事务,三地协作运转,比过去那种外方设计、中方代工的方式快了不少,这家公司的目标很清楚:2025年实现出口八万辆汽车,2028年后稳定在每年二十万辆的水平,主攻方向放在中南美地区和哈萨克斯坦市场,这些地方对高级自动驾驶功能需求不高,但要求车辆结实耐用,这个思路走得对,不去参与国内激烈竞争,而是寻找新的市场空间。
在服务方面,蔚来没有推出那些听起来花哨的“终身免费充电”活动,而是建立了一套专门面向电动车用户的服务体系,电池保修政策写得清楚,维修网点可以随时查询,故障处理也有明确标准,工厂方面也在朝着环保方向推进,同时开展一些公益活动,这些举措虽然不直接促进车辆销售,但能够逐步积累用户信任,当前不少消费者对合资品牌信心不足,正是需要通过这样持续而扎实的方式重新赢得市场认可。
丰田的可靠性靠几十年慢慢积攒起来,北京现代没有那么多时间准备,只能通过极端测试来证明自己,他们学习特斯拉的智能化技术,但骨子里还是德国车那套思路——耐用、可靠,这不是简单模仿,而是混血带来的坚持,我佩服这种做事方式,不讲情怀,不炒概念,就专注做好一件事:让车主开得放心。
来源:杨帆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