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萍乡少先队校外总辅导员段志能荣登团中央《辅导员》杂志专题报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1 21:03 1

摘要: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主管的《辅导员》杂志,在2025年11月下半月刊(总第1014期),专题报道2025年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江西省少先队校外总辅导员段志能在红领巾诞生地传承红色基因的典型案例,充分展现我省少先队辅导员良好风采,宣传推介我省少先队工作的经验成效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主管的《辅导员》杂志,在2025年11月下半月刊(总第1014期),专题报道2025年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江西省少先队校外总辅导员段志能在红领巾诞生地传承红色基因的典型案例,充分展现我省少先队辅导员良好风采,宣传推介我省少先队工作的经验成效。

《辅导员》是毛泽东题写刊名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刊,创刊于1954年7月12日,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有限公司主办,每月出版两期并采用16开全彩印刷。该杂志定位为少先队工作指导类期刊,旨在服务少先队、服务辅导员、服务少先队员全面发展,主要承担传达党中央、共青团中央及全国少工委关于少先队工作的指示精神,指导基层实践工作,推广优秀辅导员事迹及活动案例。

全文展示

段志能:

在“红领巾的诞生地”传承红色基因

本刊编辑 贺晶晶

1922年,安源儿童团成立,党领导的少年儿童运动在此蓬勃开展。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成为中国少年儿童运动的摇篮和红领巾的诞生地。如今,每年超十万名少先队员乘坐T147“红领巾号”列车来此研学,追寻红领巾的足迹。

2025年5月,段志能在“红领巾号”列车上为赴北京参加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江西代表宣讲少先队在安源的历史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宣传科科长、团支部书记兼少先队校外辅导员段志能,每年都组织百余场实践活动,其中约五分之一与少先队相关。今年,他荣获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授予的“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荣誉称号。他是如何与少先队结缘的?他所组织的实践活动又为何备受各级团委和国家媒体关注?让我们走进萍乡,走到段志能工作的地方,感受他对少先队事业的热忱。

从安源出发,铺就红色传承之路

与段志能接触后,他“踏实为基、谦逊为骨、业务为锋”的形象愈发清晰可触。他总说:“我所在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从入职起,我就与爱国主义教育结下不解之缘。”在他看来,投身少先队工作不仅是职责使然,更承载着一份特殊的使命——恰逢萍乡全力打造“红领巾的诞生地”品牌,这为他深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更具象、更深远的实践契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段志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专业视角和创新思维,对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所辖的16处国家级、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系统性整合。他跑遍每一处旧址,反复丈量路线,调研场馆承载能力,搭建起“15分钟少先队红色校外实践圈”,用“复原陈列+专题展览+创新微党课演绎”的形式,立体式呈现革命历史,带领队员在15分钟内走完三步一历史景观、五步一革命文物的“时空长廊”,重温革命故事。这不仅把散落在各处的红色遗址串联成珠,更让队员能在短时间内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将“传承红色基因”从口号转化为生动实践,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依托当地红色历史,段志能连续8年组织开展“祝福祖国 唱响安源”主题活动,引领队员沉浸式感悟革命先辈如何缔造美好生活。在黄静源烈士牺牲100周年之际,清明节当天,来自萍乡、宜春、新余三地的近200名少先队员和少先队辅导员齐聚安源,开展“寻‘源’祭英烈暨争创少先队‘黄静源中队’”主题活动。活动中,段志能担任宣讲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借助AI技术,重现黄静源烈士的影像与声音。当“穿越百年”的英烈在他当年被捕的地方“现身”,其坚定目光与铿锵话语,让队员深受感动。段志能还曾组织200余名队员在毛泽东铜像前感悟先辈信仰;策划“从安源看见中国式现代化”活动,带领队员以画笔定格安源发展变化……这些活动以沉浸式体验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引领广大少先队员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深耕红色宣讲,点亮少年信仰之光

作为江西省红领巾巡讲团成员,段志能发挥引领作用,组建“红安源宣讲团”,累计开展800余场主题宣讲活动;牵头组建萍乡市红领巾宣讲团安源精神课题组,研发特色课程。他创新宣讲形式,将红色展览、革命故事、历史文物、文艺节目等融入“流动的纪念馆”,送进萍乡多所学校;带领“红安源宣讲团”成员赴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湖南省浏阳市及江西省内多地,讲述少年儿童运动史与安源工人运动史,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队员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在安源的实践成果,引导他们传承红色基因。这一系列红色宣讲活动致力于让队员领悟红色基因的内涵,明晰接班人的责任,肩负起赓续红色血脉的使命。

一天,段志能偶遇了几个前往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安源纪念馆等地开展志愿讲解服务的少先队员。询问后,他才知道这些队员常听少先队辅导员讲述家乡红色故事,耳濡目染下,参与家乡红色宣传的念头愈发强烈。他跟随这些队员走进纪念馆,聆听他们稚嫩却坚定的红色宣讲。望着他们的身影,段志能深受触动:“他们的表现令我欣喜。我从中看到红色宣讲进校园的意义,看到传承红色基因的具体模样,孩子们正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的目标靠拢。”

传播安源历史,擦亮红领巾讲解品牌

在推动纪念馆业务与少先队工作融合上,段志能深耕多维度传播路径。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他,真挚讲述安源故事,助推家乡红色文化走向全国。2021年,段志能参与录制的《安源儿童团》视频,在共青团中央与全国少工委推出的“红领巾心向党”云队课播出,引领万千少年感知安源红色记忆。在知识载体建设方面,段志能参与编写全国少工委牵头的“红领巾讲解员”系列图书中的《科技成就我来讲》,打造“辅导员介绍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示范讲述视频,将安源故事融入教材,使其成为少年儿童了解红色历史的生动范本。在课程与项目建设上,段志能所在团队申报的红色安源工运旗帜“行走的思政课”系列课程,获评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2023年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为队员带来特色“安源课程”。通过活动宣讲、媒体传播、教材编写、课程建设等形式,段志能致力于让安源故事深入更多人的心中。

每年年初,段志能都在萍乡市招募少先队员,组建红领巾讲解员团队,并在红领巾纪念馆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集中培训。队员系统学习队史、安源工人运动史及讲解技巧,并进行志愿讲解实践。考核合格获结业证书者则有机会担任家乡红色场馆讲解员。在他的推动下,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连续五年承办培训班,培养出莫栩赫(中国少年先锋队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少先队员代表)、袁添祺(江西省革命文物十佳讲述人)、林泽宇(江西省红领巾讲解员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等优秀小讲解员。通过红色场馆讲解实践,队员感悟初心,传承红色基因。

自2014年踏入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段志能已坚守12载。支撑他一路前行的,是“与有荣焉”的使命感——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爱党爱国、热爱家乡的种子,这份工作让他倍感荣光。他坦言:“如今不少年轻人被生活推着走,而我在萍乡这座小城里,找到了理想与价值。我做的事虽平凡,却赋予人生独特意义,这种成就感无可替代。”

在他看来,个人成绩离不开时代与集体的托举。“生逢盛世,家乡和组织给了我机会。我不过是200万萍乡人里的普通一员,顺势做了热爱之事。”如今,段志能仍坚持每年参加演讲、讲解赛事,希望借此传递江西声音,展现萍乡发展,让更多人铭记安源的烽火岁月,感悟赤子初心。他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红领巾”接过接力棒,讲述“红领巾的诞生地”的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