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带着爸妈去看了传祺向往 M8 宗师,这台车 10 月 16 日刚正式上市,从到店看车、静态体验到短途试乘,前后差不多三个小时。家里一直想换台适合全家出行的 MPV,之前看了不少车,总觉得有些地方少点精致感,或者细节不够实用,这台车倒是在摸得到、用得到的地方,
我带着爸妈去看了传祺向往 M8 宗师,这台车 10 月 16 日刚正式上市,从到店看车、静态体验到短途试乘,前后差不多三个小时。家里一直想换台适合全家出行的 MPV,之前看了不少车,总觉得有些地方少点精致感,或者细节不够实用,这台车倒是在摸得到、用得到的地方,让人感受到品质感 —— 不是靠 “高端” 标签撑着,而是贴合日常用车需求的用心。下面结合这次体验,还有车子本身的配置细节,聊聊它的品质感具体体现在哪儿。#向往M8宗师为何是MPV智优选#
先说说一眼看到的外观。以前看 MPV,要么偏商务显得严肃,要么偏家用少点质感,这台车设计刚好在中间。前脸是 “岭南醒狮” 的灵感,大尺寸直瀑镀铬格栅看着规整,凑跟前看每根镀铬条光泽都匀,边缘没有毛刺,也没有高低不平的情况 —— 有些车的镀铬件远看还行,近看能瞅见接口处有瑕疵,传祺向往 M8 宗师这台车没这问题。旁边的 7 字形飞翼 LED 大灯也有细节,灯组里面结构清晰,灯罩没有划痕或模糊的地方,白天没亮灯也能看到灯珠排列整齐,不歪歪扭扭。
车身线条顺,从车头到车尾没有突兀的转折,双侧电动侧滑门打开时平顺,没听到卡顿的电机声,关门时能感觉到密封条贴得严实,用手晃了晃车门,没有松垮的晃动感。让人在意的是车身接缝,比如引擎盖和前脸的缝、车门和车身的缝,用手摸了一圈,宽窄差不多,没有一边宽一边窄的情况。以前看有些车,引擎盖缝一边窄一边宽,看着就不扎实,传祺向往 M8 宗师这台车缝处理得匀,能看出做工细。
工作人员说车身用 “八纵十九横” 结构,高强度钢占比 81.7%,A 柱还加了 CBS 复合加强材料。没法拆开看内部,但用手敲了敲车门和车身侧面,声音沉闷,不是空心的脆响 —— 以前敲过有些车的车门,声音发飘,总担心不够结实,这台车的敲击声能让人觉得车身扎实。车身表面的车漆也匀,阳光下看没有色差,摸上去光滑,工作人员说用了精密防腐涂层,日常下雨下雪不容易生锈。
坐进内饰,感觉是 “不压抑、有质感”。内饰有 “马会庄园红棕” 和 “烟波浩渺浅灰” 两种双拼配色,我看的是红棕配黑色的,本来担心红棕色显老气,实际坐进去发现层次感足 —— 红棕部分用在座椅和门板内侧,黑色用在中控台和车顶,不艳也不沉闷。整个中控台、门板内侧都是软性材质包覆,用手按下去能感觉到轻微回弹,不是硬邦邦的塑料;就连脚踢板那个平时容易忽略的地方,也用了软质材料,不像有些车用硬塑料,不小心碰到会疼。
内饰的缝线也讲究,凑跟前看每针间距差不多,没有跳线或漏针的情况,工作人员说用的是德国杜克普设备,缝出来的线整齐。方向盘是真皮的,摸上去细腻,握感刚好,不粗也不细,上面的按键反馈清晰,按下去有轻微的 “咔嗒” 声,不松垮。中控屏是 14.6 英寸悬浮屏,屏幕旁边的物理按键做了磨砂处理,按的时候不容易打滑 —— 有些车用亮面按键,用久了容易留指纹还滑手。
座椅部分能感受到不少用心。用的是全粒面 NAPPA 真皮,摸上去比普通真皮细腻,像摸软皮沙发的感觉,没有粗糙的颗粒感。坐上去支撑性不错,不会陷进去也不会硌得慌,后来才知道座椅内部有 15 层结构,还有高密度支撑层和慢回弹海绵,厚度 103 毫米。我在驾驶座坐了 20 多分钟,腰和背都没发酸,以前坐有些车的座椅,10 分钟不到就觉得腰空,得垫靠垫才行。
前排座椅细节也到位。主驾是 12 向电动调节,头枕能手动调 4 向,坐垫还能手动伸缩,zui长能拉到 570 毫米。我身高 175 厘米,把坐垫拉到最长后,膝盖下面能托住,不悬空,开久了腿也不麻。副驾有 “女王躺” 模式,调完之后靠背角度大,腿托升起来,长途坐车能休息,我妈试了试说 “比家里的沙发舒服,腰不酸”。主副驾后面还有可折叠小桌板,放下来能放孩子的绘本或者零食,不用的时候折起来不占地方。
二排是爸妈重点体验的地方,双零重力座椅(过道版)能调 18 向,还有防夹功能,调的时候平顺,不一顿一顿的。座椅带 16 点式按摩、通风和加热,试了下按摩,覆盖肩、背、腰、腿,手法柔和,坐久了能缓解疲劳。扶手上面有个 5 英寸小屏幕,我爸自己摸索着调了座椅角度和空调,屏幕分辨率高,点的时候反应快,字体也够大,不用戴老花镜也能看清 —— 上面还能控制音乐、车窗,不用喊前排帮忙,老人自己操作方便。按屏幕上的 “一键 SPA”,座椅会自动放倒舒展、联动按摩,营造出舒缓的氛围。
三排座椅没有凑数的感觉。是 4 向手动调节,头枕能手动调 2 向,还带中央扶手,坐垫加高加厚,我弟身高 175 厘米,坐在上面脚能踩到地,不悬空晃荡。靠背能调四挡,zui大躺倒角度能到 137 度,往后靠的时候背部能贴紧靠背,不硌。二排是过道版设计,不用把座椅往中间挪,从二排走到三排的空间宽,我这种微胖身材走过去不用侧着身子。
智能配置方面,这台车的 ADiGO GSD Space 6.0 系统用着顺手。12.3 英寸液晶仪表和 14.6 英寸中控屏搭配,显示清晰,滑动的时候不卡顿,打开 APP、切换界面都流畅。试了试语音控制,连续说 “打开空调 24 度”“放首流行歌”“打开氛围灯暖黄色”,系统都识别了。还支持四音区识别,我坐在二排说 “调大音量”,系统只把二排的音量调大,前排和三排没影响 —— 有些车后排说话会让全车音量变,这台车不会,用起来省心。车机还整合了 QQ 音乐、网易云、爱奇艺这些常用 APP,手机连上车机后,没听完的歌能接着听,不用重新找。
辅助驾驶的硬件布局也能看出考量。激光雷达版有 27 个传感器,包括 1 个激光雷达、3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超声波雷达、7 个高感知摄像头和 4 个全景摄像头。这些传感器的位置都隐蔽,激光雷达在车头格栅中间,不突兀地露出来,摄像头和雷达也藏在车身缝隙或饰板里,既不影响美观,也能保护它们不被磕碰。工作人员说这些传感器能覆盖 360 度,探测准确,虽然这次没试辅助驾驶功能,但从硬件布局能看出是经过仔细考虑的,不是随便堆砌。
空间灵活性也值得说。二排滑轨长 480 毫米,三排滑轨能翻折,还支持 220 毫米调节。把二排往前挪一点,三排的空间就能宽敞些;要是需要装东西,第三排座椅翻折向前,四人乘坐时后备箱能有 1500 升,工作人员说能放 22 个 20 寸行李箱。我试着放了一个 28 寸和两个 20 寸的行李箱,还有空间放露营装备。车内还有不少小储物空间,门板上的储物格能放下大保温杯和伞,中控下面的掏空区域能放双肩包,前排座椅背面的储物袋能放杂志,这些小空间看着不起眼。
还有个细节是无风感空调,打开后车里慢慢凉下来,没有冷风直吹的感觉,手放出风口附近摸,气流软乎乎的,像站树荫下吹小风。我妈有鼻炎,怕空调直吹,这次体验时她说 “没觉得鼻子痒,也不冷”。工作人员说空调有 1600 多个微孔,能把气流打散。而且是三区独立空调,前排、二排能分别调温度,不用互相迁就,一家人坐车都能舒服。
想给打算看这台车的朋友提几点参考:家里有老人常坐二排,建议留意带二排零重力座椅和扶手屏的版本,老人自己能调座椅、空调,不用麻烦别人;经常开长途,激光雷达版的前排按摩功能可以关注(其他版本可能需要选装),能缓解驾驶疲劳;喜欢低调内饰,“烟波浩渺浅灰” 配色耐脏性不错,适合有孩子的家庭;经常装东西,建议试试第三排放倒后的空间,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 品质感不是看参数,而是这些设计能不能贴合日常使用。
总的来说,传祺向往 M8 宗师的品质感,藏在每一个小细节里:镀铬格栅的均匀度、内饰缝线的整齐度、座椅的支撑性、空调的出风方式,甚至是小桌板的设计。这些细节可能不会在宣传页上体现出来,但实际体验后,能感觉到用心 —— 不是堆昂贵材料,而是把每一处都做到 “好用、舒服、经看”。对想选台适合全家出行的 MPV 的人来说,这种 “细节见品质” 的体验,比华而不实的噱头有价值。
来源:纵观汽车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