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定价?不是我们,是澳洲的必和必拓(BHP)、巴西的淡水河谷(Vale),背后一水的美元基金老爹,其中不乏我们熟得不能再熟的先锋、贝莱德、罗威基金。
曾几何时,我们造一辆车、起一座楼、出一吨钢,全都绕不过被动买单。
买什么?铁矿石,这个工业体系的血液。
谁定价?不是我们,是澳洲的必和必拓(BHP)、巴西的淡水河谷(Vale),背后一水的美元基金老爹,其中不乏我们熟得不能再熟的先锋、贝莱德、罗威基金。
几十年里中国付的是钱,背的是风险,却连个议价的机会都没有。
但现在风向变了,而且是彻底地、不可逆地变了。
铁矿石这次真的打响了定价权反攻的第一枪。
全球70%的铁矿石需求,来自一个国家中国。这不是啥争议数据就是线性逻辑。
地球上能生产钢铁、造高铁、卷基建拼出口的就中国玩得最大。如果这还不能换来议价权,那谁还能?
可现实是以前的铁矿石交易,是赤裸裸的卖方市场,产地决定价格,还是美元结算。
为什么我们过去年年吃亏?核心原因在技术+资源。
高品位铁矿石谁掌控?还真就是BHP和Vale这些巨头。他们靠的不是矿多,而是矿好。高品位意味着出铁率高、冶炼成本低。买高品位矿你不砍价,人家正好。
而中国以前自己产不出这么高品的矿,炼低品矿又没好技术。你没得选,只能认栽。可现在这盘棋被我们下反了。
非洲的几内亚,全世界最大的高品位矿区,名字叫西芒杜项目。
关键是这个项目是我们主导,从开采、运输、港口建设全面覆盖。整个供应链说白了就是中国制造。
你抱着全球最大高品矿不动声色,铁矿石的游戏主角,瞬间换了。
以前玩不转低品矿,是因为技术瓶颈。
但现在?我们全国冶炼行业悄悄干了一件事,攻克了全球唯一、目前最先进的,低品转高品冶炼核心技术。
它意味着俄罗斯这些中低品矿石,我们也能搞得干净漂亮!于是从去年开始中国对俄铁矿石的进口量暴涨几十倍。
把需求分散了,把依赖澳巴的局面打碎了,别人的议价权还能剩下多少?资源+技术,等于筹码。有了筹码,自然就有话语权。这就是中国定价权反攻的根源。
你以为外面看不出来吗?别说中国人精,巴西人也不傻。
淡水河谷转身飞快,直接宣布接受人民币结算。
要知道这可是以前美元派死忠,这回脸变得比翻书还快。
为什么?外资固然占了他们约近60%的股份,但40%在巴西人自己手里。现在中国产能强、人民币体系崛起,谁不想赶紧站对队?
再说人民币结算已经不是要不要接受的问题了,而是你还能撑多久。
唯一还在硬撑的,就是澳大利亚的BHP。
这些年国家立场上他们就没少出幺蛾子,配合一个小日子,跟着美国在各种问题上跳脚。
表面强硬,说白了也就是给自己留后路,一个姿态而已
这不是你愿不愿意,而是你还能不接受多久。
这背后其实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铁矿石的战争,而是全球货币体系和资源私有制的裂隙开始出现表面崩解。
你看石油,俄罗斯开始对印度出口用人民币结算。这给了一个清晰信号,商品交易去美元化的浪潮已启动。
铁矿石作为全球交易量仅次于原油的矿产资源,一旦变天将意味着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秩序,将从美元为锚搬向人民币试炼。
这不是幻想,而是实打实的策略推进。
未来走势怎么判断?
余震还会持续。定价权不是谈一次赢一次,而是多个领域的博弈。淡水河谷是开端,但绝不会是终点。下一个可能是印度矿商,再下一个,可能是蒙古和东非供应链。
人民币结算会加速全球化。从中东油气到铁矿石,再到大豆、铜、锂这些核心原材料,未来商品人民币时代是趋势,而不是口号。
中资掌控的资源出口港将成新战略枢纽。像几内亚、安哥拉、塞拉利昂这类非洲国家,将因为一带一路和矿产合作成为新的能源节点。这将彻底打破西方传统资源控制链条。
我们不吆喝、不造势,安安静静拿下一个个关口,最终形成价值闭环,不也是一种中国式软实力的体现?
资源定价权不是非得靠拳头,更不是非要开战,它靠价值链控制能力,靠供应链整合能力,靠科技突破力。
而中国这些年悄悄补齐了三者。
从被动买单到主动出击,这不是一句口号,是践行了十几年的长期主义结果。
过去的日子,我们被牵着鼻子走。未来的局面,我们自己去掌控。
这才是真正的游戏规则变更。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文化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低俗不良引导。如涉及图片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来源:科普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