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全域联动聚合力 铸盾育魂强国防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1 20:10 1

摘要:今年来,九龙坡区紧扣“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主题,创新打造“六个一”两公里全民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圈,整合全区资源,推动全民国防教育从“集中活动”向“常态融入”转变,从“单一宣讲”向“多种体验”升级,全域联动推动国防教育走深走实,构建“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

今年来,九龙坡区紧扣“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主题,创新打造“六个一”两公里全民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圈,整合全区资源,推动全民国防教育从“集中活动”向“常态融入”转变,从“单一宣讲”向“多种体验”升级,全域联动推动国防教育走深走实,构建“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良好格局,让国防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市民生活,在全区上下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精神长城”。

数字赋能+实地感受

国防教育新体验

位于九龙滩广场的数字国防军事体验中心,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全国首个大规模、成体系集展示、宣传、教育、培训、竞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国防教育数字体验平台。

区科协联合数字国防军事体验中心搭建沉浸式国防教育展台,学生们体验模拟军事装备。受访者供图

穿梭在数字国防军事体验中心,人们不仅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穿越时空与英烈对话,还可以尽情体验模拟射击、战术对抗等军事类活动,感受逼真的射击场景与攻防对抗,享受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盛宴”。

“戴上设备,仿佛真的置身战场,能清晰感受现代国防科技的强大!”市民张宇体验后兴奋地向同伴分享感受。该中心自建成以来,已成为全民国防教育的“热门打卡地”。

除了数字平台,九龙坡区还充分挖掘本土红色资源,让国防教育有“景”可看、有“物”可感。这些实地体验活动与数字平台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立体化、多维度的国防教育体系,使国防教育更加生动、深入人心。

“全民国防教育月”期间,区文化旅游委依托166舰陈列展举办“人民海军向前进——民间记忆展”,通过老照片、实物展品和沉浸式讲解,让市民近距离感受我国海军发展历程;刘伯承六店旧居举办“红星照耀中国——国际视野中的抗日根据地”展览,以丰富史料和珍贵图片展现抗战历程,同步开展的红色知识答题活动巩固了参观成果;周贡植故居开展“烽火故事汇:永不褪色的抗战记忆”宣讲活动,布展“光阴记忆”抗战老照片史料微展览和“和平寄语墙”……一系列活动让市民和学生近距离触摸历史脉络,深刻理解国防重要性。

部门联动+职能融合

国防教育接地气

为推动全民国防教育走深走实,九龙坡区结合部门职能,构建起多部门协同机制,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国防教育格局。

区委宣传部在机关举办“国防大课堂”专题讲座,邀请市委党校副教授徐瑶从国防理论、国家安全形势等方面进行深度解读,进一步提升干部的国防素养。

区人武部开展“军事日”活动,强化国防观念;面向预征青年,邀请二等功臣、退伍老兵开展光荣传统教育;遴选优秀人员担任军训教官,通过国防知识教学、队列训练等锤炼学生意志作风。

区国动办多载体拓宽教育覆盖面,以国防动员知识网络竞答、主题图文视频推送等形式,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互动;依托“6・5”防空警报试鸣日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应急演练,提升民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将国防教育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效果。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动海军原166舰退役官兵及军属开展“重上退役战舰 再铸国防情怀”活动。受访者供图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以连续6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的成果为依托深化国防教育,开展“弘扬双拥光荣传统”等主题活动200余场。

全区各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将国防教育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丰富了国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让国防教育更接地气,形成了“人人参与国防、人人支持国防”的浓厚氛围。

家校社协同+青春铸魂

国防教育育新人

在九龙坡区,家校社协同的国防教育模式正为青少年成长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各学校将国防教育纳入“第二课堂”,通过多种形式,让国防意识扎根青少年心田,为强国强军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接班人。

歇台子小学开展系列国防教育主题活动,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9月15日,二年级学生马文谦在国旗下分享军人父亲参加九三阅兵的经历;9月22日,军人家长进校园,围绕“航空发展历史”“大国重器”“中国军兵种知识”等主题宣讲,厚植学生爱国情怀。此外,各班级队会开展“国防故事”宣讲,通过边关战士、科研人员、革命先烈的事迹,让爱国热情与国防意识在青少年心中悄然生根。

谢家湾学校党员老师上思政课。受访者供图

重庆谢家湾学校开设“国防教育专题思政课”,117名党员教师共同授课,结合鲜活事例剖析强国强军故事,诠释党员初心使命。各班围绕国防教育策划主题班会;部分班级还分享参观重庆建川博物馆的见闻,实现历史现场触动与课堂思考的深度融合。

其他学校的国防教育同样精彩纷呈。西彭园区实验小学邀请退役上校开展国防教育讲座,组织全校学生观看九三阅兵,并举办“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快闪活动。陶家小学则创新国防教育形式,将自编国防操融入每日大课间,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国防魅力。石桥铺小学通过电子屏、文化墙营造浓厚氛围,让国防教育元素随处可见。锦苑小学在主题班会中设置“国防小卫士”角色扮演环节,让低龄学生通过情景模拟理解国防责任……

家校社协同的国防教育模式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为广阔和真实的国防教育场景,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国防意识和爱国情怀。

镇街特色+基层覆盖

国防教育入人心

“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坚守阵地,用生命守护祖国领土……”二郎街道在全民国防教育月期间邀请老兵举办了宣讲会,台下听众时而屏息聆听,时而热泪盈眶;西彭镇开展“国防普法进万家”活动,法律志愿者深入村(社区)、企业、学校,通过设立咨询台、开展法律讲座等形式,讲解国防教育相关法律法规。

黄桷坪街道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通过LED屏循环播放国防教育标语,网格群推送知识图文与活动动态;石桥铺街道邀请退役军人、老党员担任宣讲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国防知识和一线事迹。

全区各镇街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国防教育,推动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深入人心,构建“全民参与、全域覆盖”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新格局,为增强辖区群众国防意识、厚植家国情怀注入强劲动力。

九龙坡区代表队参加2025年重庆市国防素养大赛。受访者供图

从数字体验到红色研学,从校园课堂到社区广场,九龙坡区正以务实行动,让国防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强国强军凝聚起磅礴的全民力量。在2025年重庆市国防素养大赛中,我区成功拿下团体一等奖,同时斩获一个单项全市第一名。

“全民国防教育不是一阵风,要建立长效机制,才能让国防意识真正扎根人心。”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将继续创新国防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针对不同群体制定差异化教育方案,推动国防教育精准覆盖;同时健全阵地建设、资源保障等制度,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区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冉冉)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