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前脚刚走,东盟就给了全球一个明确答案:和中国站在一起!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1 19:15 1

摘要:这一耗时两年谈判达成的协议,不仅新增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九大合作领域,更在当前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向世界表明东盟倾向于与务实的中国合作。

2025年10月27日特朗普前脚刚离开东南亚,东盟就向全球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选择与中国站在一起。

在特朗普的专机消失在东南亚晨雾中不到24小时,中国与东盟各国代表便在吉隆坡的同一会场签署了历史性文件。

中国商务部发布消息称,中国与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已正式生效。

这一耗时两年谈判达成的协议,不仅新增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九大合作领域,更在当前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向世界表明东盟倾向于与务实的中国合作。

特朗普在东盟峰会48小时内的行程紧凑而高调。他落地后便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合影,随后赶场参加柬埔寨和泰国和平协议的签约仪式,晚宴上还与各国领导人逐一碰杯。

美国媒体全程直播,标题为“特朗普要重塑亚洲的领导力”。然而,他前脚刚走,吉隆坡就传来新消息:安瓦尔转身便与中国签署了协议。

回顾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历程,更能理解此次签约的分量。

2010年1.0版本启动时,双边贸易额接近3000亿美元;2015年2.0版本加入服务贸易协定后,贸易额突破6000亿美元。

如今3.0版本新增数字经济合作,直接瞄准2030年2万亿美元的贸易目标。这不仅是数字上的飞跃,更是产业链深度绑定的体现。

在广西南宁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华为的云计算中心正为东盟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印尼雅加达的智慧城市项目中,中国企业建设的五季基站已覆盖大部分区域。这些不是停留在纸面的概念,而是每日创造数百万美元产值的实体项目。

马来西亚工贸部长直言不讳地表示:美国给的是空头承诺,中国给的却是实实在在的“烤箱”。

协议中绿色经济合作同样亮眼,体现了碳中和“朋友圈”的战略布局。

在越南中企投资的海上风电项目每年减排二氧化碳上百万吨;老挝的跨境电网项目显著提升了清洁能源占比。这些项目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更关键的是供应链互联互通条款的突破。

以往东盟国家的零部件需先运至美国组装,再返销亚洲;如今通过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形成的72小时产业链,成本大幅下降。这正是特朗普试图推动“去中国化”供应链却未能说服任何东盟成员国的根本原因。

中国与东盟通过3.0版自贸区协议证明,经济合作绝非零和游戏。

这个覆盖20亿人口的超级自贸区,不仅贡献全球三分之一的GDP,更开创了发展中国家互助共赢的新模式。

从RCEP到自贸区3.0,中国以一次次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对抗无法解决问题,唯有合作方能共度难关。

当协议签署现场掌声响起时,或许这正是对“美国优先”战略最有力的回应。

来源:冷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