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兵团一中第十二师分校,这些源于生活的好奇心,不仅是课堂的起点,更是一段科学探索之旅的航程,承载着学校“科学体验启迪智慧,实验探索点亮人生”的科教理念。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学校将全会提出的“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
“WiFi信号为何怕金属网?”“阳台上的植物茎叶为何总会朝着窗户外的方向生长?”……
在兵团一中第十二师分校,这些源于生活的好奇心,不仅是课堂的起点,更是一段科学探索之旅的航程,承载着学校“科学体验启迪智慧,实验探索点亮人生”的科教理念。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学校将全会提出的“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要求融入科学教育实践,以科技创新的“小切口”展现教育强国建设的“大主题”。
今年10月,兵团一中第十二师分校九年级学生邓佳钰和程瑞安的“智能冰箱”模型,一举斩获“2025年度全国青少年创·造实践活动总决赛”金奖及“东湖特别奖”。这份荣誉,是两名少年科学旅程的高光时刻,更是学校深耕科学教育、持续培育创新人才结出累累硕果的生动缩影。
“我们的灵感来自日常生活。”邓佳钰说,“看到家里有时会忘记冰箱里的食物,造成浪费,我们就想,能不能做一个更‘聪明’的冰箱?”这个想法,成为了他们项目创意的起点。
邓佳钰介绍,他们设计的智能冰箱装置能识别冰箱内食物,在用户不知烹饪什么时推荐菜谱,当食物临近保质期,会进行语音提醒,并优先推荐使用临期食材的食谱。未来,还计划开发账户系统、智能采购等延伸功能。
“最开始,AI对拍摄环境要求很高,识别也很不精准。”回顾研发过程,主要负责程序编写的程瑞安记忆犹新。为了训练AI模型,他们给各种食物拍摄了大量照片,反复调试程序。“一个代码的Bug,可能就要卡好几个小时。”项目从今年寒假启动,历时约半年,在反复调试中逐步完善。
近年来,十二师始终积极融入国家科学教育发展大局,2024年与成都武侯区、厦门海沧区、哈尔滨市、银川市西夏区5个教育实验区共同组成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第十九协同组,通过资源共享、经验互通,共同探索科学教育新路径,为学校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除了外部协同,学校的科学教育还深深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着力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活课堂”。
兵团一中第十二师分校副校长 马步寿:“我们注重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主动探究中培养科学思维,从而将书本知识真正内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要求从小根植学生心中。”
“那些珍贵的陨石、可爱的企鹅和梦幻般的极光,都让我感受到了科学探索的独特魅力。”九年级(6)班学生王毅菲在参加“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后感慨道。这次讲座,她学到了很多关于南极的知识,更被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和探索精神深深触动。
近日,一场“南方之南——漫谈南极科学考察”的精彩讲座,让兵团一中第十二师分校师生完成了一场跨越三万里的“极地精神接力”,在学生们心中播下了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种子。
学校每年邀请中国科学院博士、南极科考专家等领域专家走进校园两次,通过分享科研故事、演示实验等方式,让全体学生既能“听得见”前沿科学的声音,也能“看得见”科学探索的奇妙过程。
此外,每年秋天的科技节成为全校学生的科学嘉年华。在今年10月22日举办的第四届科技节上,五大体验区、20余个互动项目面向全校1700多名学生同步开放。这场年度科学嘉年华,成功地将“科学体验启迪智慧”的理念转化为可听、可看、可玩的亲身体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打卡集章和动手实践中,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近年来,兵团一中第十二师分校在各级科创赛事中屡创佳绩,自2022年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9项、省级及兵团级奖项20余项,获奖学生超150人次。更令人瞩目的是,已有11名学生成功入选“三星未来女性培养计划”,前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顶尖学府参与项目培训。
马步寿说:“我们认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重心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要帮学生们建立科学思维、涵养科学精神。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联动科研院所、科技企业,把优质的社会资源持续引入课堂,并以此为基础着力构建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输送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来源:天山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