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7号晚上,漯河豫剧团到了壶关县逢善村,演的是《五世请缨》,台下坐得满满当当,路边也站满了人,没大舞台,也没灯光音响,全靠演员嗓子喊、动作做,可没人走,有从邻村骑车赶来的,就为了看这一场。
2025年10月27号晚上,漯河豫剧团到了壶关县逢善村,演的是《五世请缨》,台下坐得满满当当,路边也站满了人,没大舞台,也没灯光音响,全靠演员嗓子喊、动作做,可没人走,有从邻村骑车赶来的,就为了看这一场。
第二天,河南另外三个团也来了,高平、上党区、壶关三地一块儿开演,省豫剧院一团在高平演《花木兰》和《五世请缨》,二团在振兴村演《抬花轿》,青年团在南呈村演《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四天里,《五世请缨》演了四场,是演得最多的,青年团最后压轴演《红梅记》,二团收尾是《穆桂英挂帅》,一团选的是《泪洒相思地》,不同团挑的戏不一样,但都挺对路子。
这些戏里武戏多,像《花木兰》《穆桂英》这种女英雄的故事,村里人最爱看,还有《程婴救孤》《清风亭》这类讲忠孝的悲戏,也特别受欢迎,漯河团又加了《郾城大捷》《战洪州》,讲的是本地的事,老乡听了觉得亲切,没人拍短视频拉人,也没明星来捧场,就靠唱得实在,演得用心,观众自然就来了。
演出场地都是露天广场,没特效,也没直播,可每场都有一两千人围着看,有人问,现在抖音上戏曲视频几秒就火,为啥这种慢悠悠的还能留住人,不是戏慢,是大伙儿想听个实在的嗓音,看个真功夫,山西本地的上党梆子这些年慢慢少了,豫剧节奏快,唱词顺溜,日子一长,地盘就让它占去了。
三个团各有各的活法,青年团带年轻演员上场,武打戏最拿手,一团专唱老戏码,二团主打情感情绪,他们不是抢饭碗,是填空当,时间挑在国庆后头、秋收前边,农民有闲工夫,天也不冷不热,没人提文化输出这词儿,可锣鼓一响,人就慢慢聚过来,谁也没料到,一场没吆喝没宣传的巡演,能叫人蹲在土台子前头,一瞅就是大半天。
来源:乘风破浪的饺子O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