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南方/北方)细化方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1 02:00 1

摘要:选种与播种:优先选耐湿、抗病品种(如黄瓜选津春4号,番茄选金棚1号);2-3月播种(瓜菜类),浸种用30℃温水泡6-8小时,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15分钟,每亩用种量:黄瓜50-80克、番茄15-20克。

(一)南方大棚(多雨、高温高湿)

1. 选种与播种:优先选耐湿、抗病品种(如黄瓜选津春4号,番茄选金棚1号);2-3月播种(瓜菜类),浸种用30℃温水泡6-8小时,加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15分钟,每亩用种量:黄瓜50-80克、番茄15-20克。

2. 水肥管理:苗期(播种后20-30天)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5-8公斤,滴灌每周1次,每次每亩浇水8-10立方米;膨果期(坐果后)改施高钾复合肥(10-10-30)10-15公斤/亩,每10天1次,浇水12-15立方米/亩。

3. 温光调控:3-5月用遮阳网(遮光率40%)正午遮阴,温度控制在25-32℃;梅雨季(6-7月)通风口全开,夜间温度保持18-22℃;光照不足时(连续阴雨天),补光灯每天开3小时(上午9-12点)。

4. 轮作与土壤:每年11月清棚后,深耕30厘米,每亩施腐熟羊粪2000公斤+微生物菌剂5公斤;轮作模式:番茄→黄瓜→豌豆(次年)。

5. 病虫害防控:4-6月挂黄蓝板(每亩20块),发现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霜霉病初期(叶片出现黄斑)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7天喷1次,连喷2次。

(二)北方大棚(寒冷、干旱、光照足)

1. 选种与播种:选耐寒、早熟品种(黄瓜选博美8号,番茄选中杂105号);12月-1月育苗,2-3月定植,浸种用35℃温水泡10小时,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20分钟,每亩用种量:黄瓜60-90克、番茄20-25克。

2. 水肥管理:定植后10天每亩施尿素5公斤(促缓苗),滴灌每10天1次,浇水6-8立方米/亩;膨果期每亩施高钾复合肥12-18公斤,每8天1次,浇水10-12立方米/亩;冬季浇水选晴天上午,避免地温过低。

3. 温光调控:12-2月用双层保温膜,夜间盖草帘,温度保持15-20℃(夜间不低于10℃);正午(11-14点)通风1-2小时,温度控制在28-33℃;无需补光,及时清洁棚膜增加透光。

4. 轮作与土壤:每年7-8月休棚,深耕35厘米,每亩施腐熟鸡粪2500公斤+微生物菌剂8公斤;轮作模式:黄瓜→番茄→生菜(次年)。

5. 病虫害防控:1-3月挂防虫网(40目),预防白粉虱;灰霉病初期(花期)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天喷1次,连喷3次

二、露天种植(南方/北方)

(一)南方露天(多雨、土壤黏重)

1. 选种与播种:选耐涝、抗病品种(水稻选湘早籼45号,玉米选登海605号);水稻3-4月播种(育秧),5月移栽,每亩用种量2-2.5公斤;玉米3月下旬-4月上旬直播,每亩用种量2-3公斤,播种前用25℃温水浸种4小时。

2. 水肥管理:水稻移栽后7天每亩施尿素10公斤,分蘖期施复合肥(16-16-16)15公斤,抽穗期施氯化钾8公斤,浇水以田间保持浅水层为宜(雨季及时排水);玉米苗期(3-5叶期)每亩施尿素8公斤,大喇叭口期施复合肥20公斤,干旱时浇水15-20立方米/亩,每15天1次。

3. 温光调控:无需人工控温,水稻、玉米均喜光,种植时保持行距(水稻25厘米,玉米60厘米),保证通风透光;高温天(7-8月)玉米可培土防倒伏。

4. 轮作与土壤:水稻→油菜→玉米(次年),每年冬季深耕25厘米,每亩施腐熟秸秆1500公斤+生石灰50公斤(改良黏重土壤)。

5. 病虫害防控:水稻螟虫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000倍液,分蘖期喷雾;玉米蚜虫用5%啶虫脒乳油2000倍液,大喇叭口期喷雾,优先用杀虫灯(每亩1盏)物理防虫。

(二)北方露天(干旱、温差大、无霜期短)

1. 选种与播种:选耐旱、耐寒、早熟品种(小麦选济麦44号,大豆选绥农42号);小麦10月上旬播种,每亩用种量15-18公斤;大豆5月上旬直播,每亩用种量4-5公斤,播种前用30℃温水浸种6小时,加钼酸铵拌种(每公斤种子用2克)。

2. 水肥管理:小麦越冬前(11月下旬)每亩施尿素12公斤,返青期施复合肥(18-12-15)15公斤,浇水10-15立方米/亩(越冬前、返青期各1次);大豆苗期每亩施复合肥8公斤,花期施氯化钾10公斤,干旱时浇水12-18立方米/亩,每20天1次。

3. 温光调控:小麦冬季镇压保墒,春季及时划锄提温;大豆种植时留通风行(行距50厘米),利用北方充足光照,促进光合作用。

4. 轮作与土壤:小麦→大豆→玉米(次年),每年秋季深耕30厘米,每亩施腐熟羊粪15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底肥)。

5. 病虫害防控:小麦白粉病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拔节期喷雾;大豆食心虫用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结荚期喷雾,搭配诱虫带(每亩50条)诱杀。

来源:花丛中留下美好回忆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