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尽千年权谋,最终发现最高明的智慧竟是“不在乎”。司马光笔下那些笑到最后的赢家,都懂得在关键时刻松开紧握的双手。
读尽千年权谋,最终发现最高明的智慧竟是“不在乎”。司马光笔下那些笑到最后的赢家,都懂得在关键时刻松开紧握的双手。
东汉开国功臣冯异,每次将领们争功时,他都独自躲在大树下。世人称他“大树将军”,刘秀却最器重他。
——真正厉害的人,早就戒掉了“被认可”的瘾。别人的评价是阵风,吹过就散;自己的价值是座山,千年不移。
唐太宗李世民面对魏征的直言,曾怒得要杀他。但转念一想:“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把批评当镜子的人,才能照见自己的局限。太在乎面子的人,终会丢了里子。
王安石变法时,全天下骂他“乱臣贼子”。他在江宁骑驴漫游,悠然吟诗:“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站在山顶的人,听不见山脚的喧哗。当你活在自己的节奏里,别人的噪音自然消音。
范蠡助勾践灭吴后,立刻散尽家财飘然远去。他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懂得在巅峰时退场,比懂得进攻更难得。不是所有风景都要占到极致,适可而止才是大智慧。
苏轼被贬黄州时,在《资治通鉴》页脚写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把苦难当修行的人,磨难只是垫脚石。当你不在乎境遇好坏,世间再无困局。
陶渊明辞官时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五斗米不值得弯腰,但南山值得抬头。
——真正的自由,是敢于对世俗成功说“不”。
赤壁之战前,周瑜说:“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把目光投向星辰大海的人,不会为眼前得失失眠。心大了,事就小了。
武则天立无字碑时,早已看透:“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
——连历史都懒得辩解的人,还在乎什么流言蜚语?
司马迁受宫刑后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当你在乎的事情足够大,世间的伤害就足够小。
司马光晚年隐居独乐园,每日“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十九年修史让他悟透:历史是赢家的日记,但幸福是自己的史诗。
《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时,长安城头变换大王旗。但杜甫在茅屋里写下的“安得广厦千万间”,比所有帝王年号更不朽。
真正的强大,不是征服多少,而是放下多少。就像司马光说的:“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当你活成自己的尺度,世间再无枷锁。
来源:临渊羡鱼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