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5日,老铺黄金上海恒隆广场店开业,首日凌晨便有消费者排队抢购,然而开业五天后,门店回归平静,工作日下午无需排队。这场短暂的热度背后,是品牌复杂的定价争议——开业次日(10月26日),老铺黄金启动2025年第三轮涨价,涨幅18%-25%,为年度最大,叠加
10月25日,老铺黄金上海恒隆广场店开业,首日凌晨便有消费者排队抢购,然而开业五天后,门店回归平静,工作日下午无需排队。这场短暂的热度背后,是品牌复杂的定价争议——开业次日(10月26日),老铺黄金启动2025年第三轮涨价,涨幅18%-25%,为年度最大,叠加开业9折优惠,不少消费者想“抢价差”,却恰逢伦敦金现货两日大跌5%。
一涨一跌间,质疑声四起。七子葫芦、方玟胜手镯等素金产品涨价后克价达1600-1900元,远超回落的零售金价,近乎零售投资金条价格的两倍;而二手市场回收时,老铺黄金仅按实时金价和克重计算,多为买入价的7-8折,消费者对其保值性的质疑加剧。这暴露了核心问题:消费者对老铺黄金的价值判断,仍锚定黄金原材料价格,未脱离传统金饰消费逻辑。即便累计消费30万元的老顾客许欣,也会对比老铺黄金与周大福、周生生的克价。
表面上,老铺黄金采用奢侈品常见的“一口价”策略,价格含原材料、工艺、研发成本,固定不变且每年调价2-3次,但实际定价高度依赖国际金价。2025年2月、8月、10月的三次涨价,均对应国际金价的明显上涨,10月涨价前现货黄金更创历史新高;年内老铺金饰累计涨幅逼近50%-60%,与国际金价近60%的涨幅几乎同步。
盈利表现同样受金价捆绑。2024年末老铺黄金毛利率超41%,高于周大福(29.5%)、周生生(33.5%),但2025上半年下滑至38%。执行董事徐高明解释,这是涨价与金价上涨不同步所致,此次大幅涨价正是为追平金价涨幅、修复毛利。这种“无法与成本背离”的定价模式,与奢侈品牌形成鲜明对比。
爱马仕、香奈儿、卡地亚等奢牌,毛利率普遍60%-80%,成本占比不超50%:爱马仕手工皮具成本占比不足20%,其中稀缺原材料占成本30%-40%,手工费占50%-60%,品牌溢价与营销占比达七成;香奈儿成本占比同样不超20%,营销与品牌成本占75%,且注重历史文化资产与符号价值打造;卡地亚等珠宝奢牌因用贵金属、宝石,成本占比高20%-30%,但品牌溢价与营销仍占50%-60%,消费者愿为工艺、文化、服务买单。而老铺黄金几乎不投入营销,在品牌故事、价值传递、体验服务上差距明显。
更严峻的是市场竞争。深圳水贝的仿品稀释其原创性,君佩、琳朝等高端品牌以优质手工艺分流客群,周大福、潮宏基等传统品牌也加大古法金投入。此外,店铺打折、商场促销引发的黄牛代购疯抢,消耗着消费者耐心,而老铺黄金尚无有效应对方案。
如今,关于老铺黄金“是否为奢侈品”的讨论,更多是金价上涨下的资本与流量狂欢。从定价逻辑、品牌战略到运营能力,它与奢牌间仍有鸿沟——奢牌古董藏品、限量款能在拍卖行高价成交,老铺黄金却只能在二手市场“按斤回收”。若不能构建独特的奢侈品牌叙事,老铺黄金想成为真正的奢侈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来源:济宁万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