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啊,往年一提医保谈判,药企股价都得抖三抖,今年倒好,刚开个头,港股创新药直接“起飞”了!10月31号早上我打开看盘软件,一眼就瞅见满屏红,连平时不咋关注医药股的老同事都发消息问:“这波能跟吗?我家那口子昨天还说创新药都是‘烧钱货’呢!”
谁能想到啊,往年一提医保谈判,药企股价都得抖三抖,今年倒好,刚开个头,港股创新药直接“起飞”了!10月31号早上我打开看盘软件,一眼就瞅见满屏红,连平时不咋关注医药股的老同事都发消息问:“这波能跟吗?我家那口子昨天还说创新药都是‘烧钱货’呢!”
先给大伙上点实在数据,别光听“涨了”就心动。到写这篇的时候,三生制药(01530.HK)已经涨了11.63%,股价30.9港元,总市值751亿多;映恩生物-B(09606.HK)也不差,涨了11.24%,股价都到314.8港元了,市值277亿。还有信达生物、荣昌生物这些常听的名字,一个涨了近8%,一个涨了6.8%,复星医药、科伦博泰也跟着涨了5%以上。更有意思的是那个恒生创新药ETF,近一个月吸了超12亿资金——这可不是咱们小散户能凑出来的数,明眼人都知道,机构早偷偷布局了,就跟咱们去菜市场挑新鲜菜似的,专捡有潜力的下手。
可能有人会说:“是不是又在炒概念?过两天就跌回去了?”还真不是!这波行情背后有三个“硬靠山”,少一个都撑不起来。
第一个是政策给的“定心丸”。今年医保谈判有个新变化,首次加了“商保创新药目录”。说大白话就是,以前药企想让药进医保,得跟谈判专家死磕降价,不然进不去;现在好了,就算没进医保,还能进商保目录,相当于多了个“卖药渠道”。你想啊,很多创新药企砸了好几亿研发新药,还没赚到钱,这下不用再为了进医保“割肉”,利润能稳住,股价能不涨吗?这政策对它们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第二个是企业自己挣来的“底气”。最近国内药企的“大单子”一个接一个,最牛的就是信达生物,跟国外的武田公司合作,光首付就拿了12亿美元!以前都是咱们盯着国外药企的技术学,现在人家愿意掏这么多钱跟咱们合作,说明咱们的创新药是真有东西,不是虚的。这消息一出来,市场能不买账吗?
第三个更实在,是业绩“亮了相”。最近三季报都出来了,不少药企的成绩比预想的好。就说荣昌生物,前三季度营收17.2亿,比去年多了42.27%,更关键的是,亏损少了快一半,同比降了48.55%——为啥?还不是因为药卖得好,销售收入上去了!还有恒瑞医药,前三季度净利润涨了25%,它可是医药圈的“老大哥”,它稳了,整个板块的信心都跟着提上来了。以前总有人说“创新药企只烧钱不挣钱”,现在业绩摆这儿,这话可不攻自破了。
不过老股民都知道,不能光看涨得欢,得琢磨琢磨这势头能不能持续。国金证券最近分析说,2025年医药板块最大的机会,就是创新药和那些之前跌透了的“翻身股”。还说该关注哪些方向,比如能治多种癌症的双抗、多抗药,能解决老百姓没被满足需求的慢病药,还有ADC、小核酸这些热门领域。这些都不是瞎猜的,是看着现在药企研发的药慢慢出成果、业绩开始放量才说的。
但咱们普通投资者可得清醒点,别脑子一热就冲进去。有些股票看着涨得猛,其实市值不大,比如欧康维视生物-B(01477.HK),虽然涨了4.41%,但总市值才67亿多,波动起来能让人心脏受不了;像翰森制药(03692.HK),市值超2100亿,盘子大,相对稳一些,但涨得也慢,急脾气的人可能耐不住。还有那些带“B”的生物股,都是没盈利的,风险本来就比普通股票高,可别光看别人赚钱就眼红,得先想清楚自己能不能扛住跌。
总之啊,这波港股创新药的行情,不是偶然的“炒作”,是政策、业绩、国际认可凑一块儿发力的结果。但股市这东西,从来没有只涨不跌的,现在热度高,更得沉住气。想进场的,先把这些公司的业绩、研发的药摸清楚;不想进场的,看看热闹也挺好,至少能知道咱们中国的创新药,是真的在往好的方向走。#上头条 聊热点##股市分析#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经验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萌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