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4年9月21日,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的一间会议室里,气氛微妙又紧绷。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1994年9月21日,摩尔多瓦首都基希讷乌的一间会议室里,气氛微妙又紧绷。
一纸协议摆在桌上,签字的人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俄罗斯同意从摩尔多瓦的德涅斯特左岸撤军。
笔落那一刻,摩尔多瓦代表团里有人松了口气,有人则低头沉默。
可三十年过去了,驻军还在,协议成了摆设。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事儿得从更早说起。1991年苏联解体,15个加盟共和国各自独立,看起来像是和平分手,其实后遗症一堆。
尤其是摩尔多瓦。
这个夹在乌克兰和罗马尼亚之间的小国,当时刚刚建国,正准备着手整合国内资源,结果发现,东边那块叫“德涅斯特左岸”的地方不太听话。
那地方的情况挺特殊。
苏联时期,这里是摩尔多瓦的工业核心区,钢铁厂、电机厂、兵工企业全集中在这一带。
更关键的是,当地人口构成和摩尔多瓦主体完全不一样。
摩尔多瓦人主要讲罗马尼亚语,而德左地区大部分人讲俄语或乌克兰语,斯拉夫人占多数。
那会儿,苏联刚解体,很多地方都在搞民族认同重建。
摩尔多瓦也想恢复罗马尼亚语地位,还提出和罗马尼亚合并的可能。
这一说法直接把德左那边的人吓着了。
1990年底,德左地区率先宣布“独立”,成立所谓“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不承认摩尔多瓦政府的权威。
紧接着,局势迅速升级。1992年3月,摩尔多瓦政府派兵试图收复德左,武装冲突爆发。
冲突持续了几个月,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本德尔市,一座连接摩尔多瓦本土和德左的重要城市。
街头巷战、装甲车对轰、狙击手埋伏,交火密集得让人透不过气。
那段时间,摩尔多瓦军队几次试图攻入德左核心区,但都被一股始终未公开身份的部队阻挡。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那是俄军。
那时候,俄罗斯第14集团军还驻扎在德左,按理说应该中立。
但军队里的大部分士兵和军官,不仅同情德左,更直接参与了作战。
有些士兵甚至脱下军装,穿上便衣,变成“志愿者”。
后来被俘的摩尔多瓦军人回忆说:“我们不是在和民兵打仗,是在和苏联正规军打仗。”
这一仗最后造成超过1500人死亡,大多数是平民。
停火协议签了,但德左还是没回到摩尔多瓦的控制之下。
俄军没走,德左地方政权还在运作,甚至发行自己的货币、车牌和护照。
谁都知道,这地方就是俄罗斯在摩尔多瓦境内的一块飞地。
说起来,德左并不是个例。
苏联解体后,类似的飞地还包括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阿塞拜疆的纳卡,以及后来的克里米亚、顿巴斯。
这些地方有个共同点——都有数量可观的俄裔人口,而且地理位置关键。
2008年,格鲁吉亚也试图收回南奥塞梯,这次俄罗斯没有再藏着掖着,直接出兵。
几天之内就打到了第比利斯郊区,格鲁吉亚军队几乎全线溃败。
那场战争结束后,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宣布“独立”,俄罗斯随即承认它们的主权。
2014年的克里米亚问题更是轰动。
乌克兰刚经历政权更替,俄罗斯便派出“绿人”——那些不带标志的士兵——迅速控制克里米亚。
几周后搞了场全民公投,宣布加入俄罗斯。
过程之快、操作之熟练,让全世界都措手不及。
再到2022年,顿巴斯战争全面爆发。
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本来就有亲俄势力,这次借着局势动荡,直接宣布成立“人民共和国”。
俄罗斯迅速承认,并派兵进入。
后来又加上扎波罗热和赫尔松,一共四个州,俄罗斯说这地方现在属于它了。
从1992年德左冲突,到2022年乌东四州被占,时间跨度整整三十年,逻辑却始终如一:哪里有俄裔人口,哪里就有俄罗斯的“保护义务”。
可有意思的是,这逻辑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比如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些地方也有很多俄裔居民。
尤其拉脱维亚,1991年时,俄语人口接近三分之一。
可俄罗斯从未出兵。
为什么?因为这些国家早就加入了北约。
打一个北约成员,代价太大,没人敢轻举妄动。
还有美国,据统计,俄裔人口超过三百万。
可俄罗斯也不会说要“保护他们”。
这说明,所谓“保护俄裔”,其实背后是地缘政治的计算。
不是哪里有俄裔就要保护,而是哪些地方值得出手。
从摩尔多瓦的德左,到格鲁吉亚的南奥塞梯,再到乌克兰的顿巴斯,每一步都不只是民族问题,更是资源、战略、影响力的较量。
德左地区至今仍未被国际承认,但它有自己的总统、议会、军队和货币。
俄罗斯的军队依旧驻扎在那里。
摩尔多瓦政府多次要求联合国介入,但始终没有结果。
从那以后,摩尔多瓦的地图上,德左再也没有被画成一个完整的省份。
参考资料:
Charles King,《The Moldovans: Romania, Russia, and the Politics of Culture》,Hoover Institution Press,2000年
Thomas de Waal,《Black Garden: Armenia and Azerbaijan Through Peace and War》,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13年
Svante E. Cornell,《Small Nations and Great Powers: A Study of Ethnopolitical Conflict in the Caucasus》,Routledge,2001年
Serhii Plokhy,《The Gates of Europe: A History of Ukraine》,Basic Books,2015年
Richard Sakwa,《Frontline Ukraine: Crisis in the Borderlands》,I.B. Tauris,2015年
来源:梦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