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案真相成谜!酷刑逼供无效,临终三字撼人心!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16:50 1

摘要: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戒备森严。时任"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吴石将军被押赴刑场。这位时年56岁的职业军人面容平静,步履沉稳。当行刑队准备就绪时,他拒绝蒙眼,直面枪口。枪响之前,现场目击者听到他用清晰的声音说了最后一句话:"我是清白的。"

1950年6月10日,台北马场町刑场戒备森严。时任"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吴石将军被押赴刑场。这位时年56岁的职业军人面容平静,步履沉稳。当行刑队准备就绪时,他拒绝蒙眼,直面枪口。枪响之前,现场目击者听到他用清晰的声音说了最后一句话:"我是清白的。"

吴石,1894年生于福建闽侯,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大学,回国后长期在国民政府军事系统任职。1949年随国民政府迁台,次年因"通共嫌疑"被捕。根据现存档案记载,对他的指控主要基于两份证据:一是其副官聂曦的供词,二是在其办公室搜出的部分文件。

台北青岛东路的保密局监狱记录了吴石最后的时光。据同监犯人后来回忆,吴石在狱中始终保持军人仪态,每日整理衣着,举止有度。审讯期间,当局使用了包括电刑在内的多种刑讯手段。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狱警在晚年回忆:"电刑持续了很长时间,但他始终没有承认通共。"

特别军事法庭的审判记录显示,吴石在整个审判过程中坚持无罪辩护。他承认与一些被指认为共产党的人士有过接触,但强调这是正常工作往来。对于指控他传递军事情报,他始终予以否认。

临刑前最后一餐,按照惯例准备了较为丰盛的饭菜。据送饭的勤务兵回忆,吴石吃得很少,大部分时间在沉思。当被问及有何遗言时,他说:"我一生效忠国家,问心无愧。"这句话被记录在监狱档案中。

行刑当日天气阴沉。现场监刑的"国防部"官员在事后报告中写道:"吴石走向刑场时步伐稳健,神态自若。"这份报告现存于台湾某档案馆。枪决执行后,遗体由家属领回,安葬于台北六张犁公墓。

2002年,台北市政府在清理档案时发现一份当年未公开的调查报告,其中提到对吴石案的证据存在疑点。但由于时隔多年,主要当事人均已离世,许多细节已无从考证。

吴石案至今仍存争议。有历史学者指出,该案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的紧张氛围。而吴石在刑讯和死亡面前表现出的军人气节,则成为后人评说这段历史时无法忽视的一个侧面。

保存在台湾军史馆的吴石日记最后一页写着:"是非功过,自有公论。"这或许是他留给历史的一个注脚。随着更多档案的公开,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知或许还会有新的发现。

来源:老头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