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中国如何跻身奥林匹克之巅?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31 16:58 1

摘要:开幕式上,一名妇女向“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问,比赛是否完全模仿古代奥运会?运动员是否需要赤身裸体参赛?

1896年4月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希腊雅典举行。

开幕式上,一名妇女向“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问,比赛是否完全模仿古代奥运会?运动员是否需要赤身裸体参赛?

顾拜旦回答,这些比赛是真实且具有世界性的。

妇女追问,未来是否会看到印度人、黑人和中国人参加?顾拜旦陷入沉默。

首届奥运会确实是西方白种人的主场,仅点缀了埃及、智利等少数非西方国家。

顾拜旦曾在其他场合表达对亚洲体育发展的期待,他认为黄种人已准备好通过体育胜利为国家带来荣耀。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人对体育的需求几乎同步诞生。

1896年雅典奥运会举办时,中国正经历甲午战败后的深刻危机。

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严复在《原强》中首次用“病夫”描述民族危机。

1903年陈天华在《警世钟》中痛斥中国被称为“东方病夫”。1904年曾朴以“东亚病夫”为笔名发表小说《孽海花》。

这些事件预示奥运会将成为中国人的执念,体育强国成为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奥运会诞生之际,中国精英阶层将体育与“尚武精神”紧密联系。

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强调“野蛮其体魄”与“文明其精神”并重。

然而国际奥委会对中国体育的推广反应迟缓,基督教青年会成为引导中国走向奥运赛场的关键力量。

1895年美国人莱惠礼来到中国推广现代体育,篮球由此传入。

1910年基督教青年会主导举办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官方语言为英文,裁判均为外国人,亚洲体育水平当时远落后于欧美。

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首次出现亚洲选手,日本派出的两名运动员未获奖牌。

1913年第一届远东运动会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旨在为亚洲运动员提供竞技平台。

1915年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办,中国却无法组建完整代表团,香港队承担了代表中国参赛的重任。

从举办远东运动会到参加奥运会,中国用了17年。

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南京国民政府因资金短缺决定不参赛。

然而日本策划让东北运动员刘长春、于希渭代表伪满洲国参赛,以推动其国际承认。

国内舆论哗然,国民政府最终决定以中国队名义邀请刘长春参赛。

张学良出资8000元路费,宋君复担任教练。

洛杉矶奥组委拒绝伪满洲国参赛,但中国代表团的申请在截止日期后被破例接受。

1932年7月8日,刘长春携国旗赴美,成为首位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被誉为“4亿人民的代表”,刘长春的参赛刺激了国民政府的奥运雄心。

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国派出69人代表团,虽未获奖牌,但武术表演赢得关注。

足球队在队长李惠堂带领下,通过27场比赛募资参赛,虽败于英格兰,却展现亚洲领先水平。

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因财政困难寄宿小学,自行车运动员何浩华自费参赛。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迎来转折,苏联首次参赛即获22枚金牌,冷战延伸至体育领域。

芬兰早与中国建交,奥组委向北京发出邀请。

国际奥委会以29比22票同时邀请北京和台北参赛,但台湾省当局抗议并退出。

中国代表团在闭幕前一日抵达,仅一名游泳选手参赛,却成功升起五星红旗。

1954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为中国官方奥委会,然而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台湾省代表团抢先进驻奥运村,中国退出比赛。

1958年,中国退出11个国际体育组织,董守义辞去国际奥委会委员职务。

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和中伊建交改变局势,1974年德黑兰亚运会,中国获33枚金牌,亚洲体育联合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1975年中国申请重返奥运大家庭,瞄准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

加拿大政府推动中国参赛,但美国施压允许台湾省使用旗帜歌曲。

台湾省当局最终退出,美国在1980年冬奥会却禁止台湾省以“中华民国”名义参赛。

1979年国际奥委会名古屋会议决议台湾省奥委会名称为“Chinese Taipei”,不得使用旗帜歌曲,台湾省当局接受但翻译为“中华台北”,至此中国回归奥林匹克障碍扫清。

1908年,基督教青年会提出三问:中国何时参加奥运?何时获金牌?何时主办奥运?

2008年北京奥运会回答了这些问题,展示中国崛起,体育成为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2年洛杉矶见证中国首次奥运亮相;1984年同一城市收获首金;2028年洛杉矶将是中国新征程的起点。

奥林匹克之梦承载着中华民族告别屈辱、迈向复兴的象征意义。

来源:溪说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