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延续 让希望循环——从南昌SOS儿童村走出的葫芦丝教师回来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6:45 1

摘要:时光追溯回30年前,年仅3岁的小徐成为了南昌SOS儿童村第一批最小的孩子。“那时我还很小,来到儿童村就把这当做了家。‘妈妈’是北方人,性格很豪爽,我和她的性格就像复制粘贴一般。”徐南回忆道,“我名字的由来也简单,我跟‘妈妈’姓徐,取名南昌的‘南’,虽然很简单,

在南昌SOS儿童村,

熟悉的葫芦丝声再次悠扬响起。

但与往日不同的是,

吹奏这优美旋律的,

不再是那个需要人呵护的孩童,

而是一位

站在孩子们面前、耐心授课的老师。

她叫徐南,

曾是SOS儿童村的一个孩子,

在这里她度过了童年时光。

如今,她完成了

从“受助者”到“施助者”的华丽转身,

用她最熟悉的音符,

为“家”里的弟弟妹妹们谱写了一曲

关于“爱与传承”的最美乐章。

徐南(右一)示范演奏葫芦丝

结缘葫芦丝

时光追溯回30年前,年仅3岁的小徐成为了南昌SOS儿童村第一批最小的孩子。“那时我还很小,来到儿童村就把这当做了家。‘妈妈’是北方人,性格很豪爽,我和她的性格就像复制粘贴一般。”徐南回忆道,“我名字的由来也简单,我跟‘妈妈’姓徐,取名南昌的‘南’,虽然很简单,但是每次介绍我都非常自豪。”

小时候的徐南很调皮,是“妈妈”送出的一件生日礼物——葫芦丝,带她走向了音乐之路。义务来儿童村上课的杨老师,一点点教会她演奏的技巧与情感,徐南从最初接触葫芦丝的生涩与好奇,逐渐变得游刃有余。

带着从儿童村汲取的爱与力量,徐南顺利完成了学业,并凭借葫芦丝特长从事着幼教工作。然而,城市的喧嚣与忙碌,并未冲淡她心底对那个温暖小院的牵挂。那份埋藏心底的感恩之情,随着时间流逝愈发强烈。

将爱传下去

“当年,是老师和‘妈妈’用爱教会了我成长。现在,我能做的就是把这份爱传递下去。”怀着这个朴素的念头,已经步入社会的徐南,选择在周末回到这个养育她的“家”,成为一名义务葫芦丝教师。她将当年收到的礼物,变成了如今赠予弟弟妹妹们的珍贵财富。

如今,每个周末,徐南都会准时回到儿童村的活动室,她耐心地纠正着孩子们的手型,一遍遍示范着吹奏技巧。看着眼前这些稚嫩而专注的脸庞,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老师,这个音我怎么总是吹不好?”一个小朋友问道。徐南笑着蹲下身,手把手地教她,一如当年杨老师和“妈妈”教导她时那般温柔。这一刻,时空仿佛交汇,爱的种子在悄然间完成了它的又一次播种。

南昌SOS儿童村的负责人表示,徐南是所有儿童村工作者最大的慰藉和骄傲。“我们最大的成功,不是把孩子培养得多么功成名就,而是让她们成长为一个懂得感恩、愿意回馈社会的人。徐南的行为,正是SOS精神最好的体现——让爱延续,让希望循环。”

一曲葫芦丝,两代温情。徐南的故事,如同一首婉转悠扬的乐曲,在南昌SOS儿童村的上空回荡,它诉说着:爱,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越分越多的财富。当年那个接收了爱的孩子,如今已成长为奏响爱的乐手,而这动人的旋律,必将由孩子们接续奏响,绵延不绝。

来 源:南昌日报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