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些年轻人图省事,直接把干种子埋进土里,十颗能出三颗就不错了。咱种黄瓜,第一步得让种子“喝水”。烧壶温水,手伸进去不烫为宜,大约55℃,把挑好的饱满种子放进去,边泡边搅,泡15分钟。等水温凉了,再泡4到6个小时。泡好的种子用湿纱布裹紧,放在炕头或者路由器旁,这
春分一到,我便泡上了黄瓜籽。种了几十年菜,这点门道错不了。新手跟着学,保准能吃上自己种的脆黄瓜。
浸种催芽:唤醒种子,出芽齐整
有些年轻人图省事,直接把干种子埋进土里,十颗能出三颗就不错了。咱种黄瓜,第一步得让种子“喝水”。烧壶温水,手伸进去不烫为宜,大约55℃,把挑好的饱满种子放进去,边泡边搅,泡15分钟。等水温凉了,再泡4到6个小时。泡好的种子用湿纱布裹紧,放在炕头或者路由器旁,这些地方温度正好25到30℃。每天早晚喷点水,三天准能看见白芽冒出来。这时候播种,出苗率保准超90%。
育苗定植:配好土,幼苗健壮
育苗的土不能随便挖园土。前年,有个邻居用园土育苗,小苗又细又弱,还招了一堆蚜虫。咱得用腐叶土、园土,再掺点腐熟的羊粪,按2:2:1的比例混匀。这土疏松又有营养,小苗长到2片真叶时,茎秆粗得能看见绒毛。等小苗长到10到15厘米高,选个晴天下午,先把育苗盆里的土浇透,带着土坨移栽,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栽完浇透定根水,缓苗那几天别晒太阳,三天一过,小苗就精神抖擞了。
田间管理:搭架、施肥、整枝,缺一不可
黄瓜长到30厘米高,就得赶紧搭架。我用竹竿搭三角架,用布条把藤蔓轻轻绑在竹竿上,每隔3节绑一次,藤蔓就顺着架子往上爬,不会乱缠。浇水施肥也有讲究。缓苗后撒点尿素,兑成薄水浇,茎叶长得快。等第一朵雌花坐住瓜,就换成氮磷钾复合肥,每隔10天浇一次,土见干见湿就行,浇多了容易烂根。底下的老叶子要及时摘,既能通风,又能把养分留给瓜。
病虫害防治:提前预防,少打药
夏天雨水多,黄瓜容易得白粉病,叶子上一层白霉,看着闹心。我每年都隔两周用稀释的小苏打水喷叶子,既防白粉病,吃着也安心。要是发现蚜虫,不用急着打药,把烟头泡在水里,泡上一天,过滤后喷在叶子背面,蚜虫很快就没了。记住,药得交替着用,不然虫子会有抗药性。
适时采收:早摘脆嫩
看着黄瓜从手指粗长到20厘米,表皮绿油油发亮,就该摘了。以前,我舍不得摘,等长到30厘米才摘,结果瓜皮厚了,籽也硬了,嚼着没味儿。后来才知道,花谢后7到10天是最佳采收期,早上摘的黄瓜最脆,带着露水,咬一口满是清甜。
自己种的黄瓜,没农药没化肥,摘下来擦擦就能吃,那新鲜劲儿,超市里买的根本比不了。你们种黄瓜时,都遇到过啥难题?是出苗慢还是坐不住瓜?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一起琢磨琢磨!
声明
本文内容是我几十年种菜的实际经验,结合一些农业技术资料整理而成。各地气候、土壤不同,大家种植时要根据当地情况调整。文中提到的农药和肥料,使用时一定要按国家规定和产品说明来,别乱用。
来源:菜菜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