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日9时起,北京高考报名第二阶段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工作启动。通过报名资格初审的考生须在11月1日9时至4日17时,选报考试科目(项目)、填写个人简历等具体信息并缴费。
11月1日9时起!
高考生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
11月1日9时起,北京高考报名第二阶段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工作启动。通过报名资格初审的考生须在11月1日9时至4日17时,选报考试科目(项目)、填写个人简历等具体信息并缴费。
(向上滑动查看详细信息)
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
时间:2025年11月1日9时至4日17时
网址:
本阶段为通过报名资格初审的考生选报考试科目(项目)、填写个人简历等具体信息并缴费。缴费标准及网上缴费支付方式如下。
流 程
1.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点击链接进入网上报名首页。
2.输入身份证号、密码和验证码,登录网报系统。
3.选择报考类型及报名入口。
提示:考生须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报名入口。
4.阅读“报名须知”“考场规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摘录)”和“刑法修正案(九)(摘录)”。
5.网上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
6.填写“基本信息”。
7.“基本信息”填写完成后,点击“保存,下一步”。
8.再次核对“基本信息”,如发现错误,可点击“修改基本信息”返回修改。确认无误后点击“基本信息无误,下一步”。
9.填写“简历信息”。
10.填写“家庭成员信息”。
11.填写特长、奖励或处分、既往病史、E-mail等信息。输入后点击“保存、下一步”。
12.再次核对“个人履历”,如发现错误,可点击“返回修改履历信息”返回修改。确认无误后点击“下一步,网上交费”。
13.认真核对报考项目及费用。无误后点击“网上支付”。
14.选择支付方式。
15.支付后查看报名状态,退出系统。
16.网上提交个人信息及缴费期间,考生可随时登录系统查看、修改信息。
17.完成网上支付后,如需要修改与费用有关的项目,须先取消订单,再进行修改,最后重新支付。
北京市高考报名网上支付说明
网上支付前准备
高考报名网上支付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方式,考生报名前要确认在手机中已安装微信或支付宝App,且相应账户内有充足余额。
建议使用浏览器
1.建议使用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极速模式设置方式如下图。
2.谷歌浏览器。
3.IE浏览器要使用IE11及以上版本。
注:以上浏览器都无法正常缴款情况下按照文档后面【附录】做相关配置。
注意事项
1.参加报名的考生在交完报名考试费后请不要急于注销缴费账户信息,以免影响退费。
2.统考考生要选择相应的报考科目、是否参加艺术类统一考试、是否参加体育专业考试等考试项目,网上支付总费用为以上所选项目考试费用总和。网上支付成功后,考生的报考科目、是否参加艺术类统一考试、是否参加体育专业考试等考试信息不能更改。考生在网上报名期间如果要更改以上项目,可在考生基本信息页面中“取消订单”(按网上提示操作),然后重新选择相关项目进行缴费,原订单所缴费用将在报名资格确认后退回考生缴费所用账户。
单考考生要选择是否参加公共文化课考试、是否参加艺术类统一考试,网上支付总费用为所选考试项目费用总和。网上支付成功后考生是否参加公共文化课考试、是否参加艺术类统一考试等考试信息不能更改。考生在网上报名期间如果要更改以上项目,可在考生基本信息页面中“取消订单”(按网上提示操作),然后重新选择项目进行缴费,原订单所缴费用将在报名资格确认后退回考生缴费所用账户。
关于退费
2.已在网上缴费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可以退费:
(1)未按要求进行现场报名资格确认的;
(2)现场报名资格审核不合格的;
(3)因网上支付时操作不当,或因网络技术原因,造成同一考生重复支付的,将退还重复支付部分的报名考试费;
(4)因修改报考项目而被考生取消的已成功支付的订单。
符合退费条件的考生报名考试费将于2025年12月30日前退还至考生缴费所用账户。退费到账通常需要1至7天,特殊情况有可能出现半个月左右时间。因此,考生可在退费工作完毕后一个月之内查询到账情况。
附录、浏览器异常问题处理
如果浏览器版本没问题,考生还是无法完成支付,请按照以下方法检查浏览器:
一、确认浏览器版本
首先需要确认使用的是IE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而且版本要求IE11或者更高版本,查看版本号方法如下:
1.打开IE浏览器,点击“设置”—“关于Internet Explorer(A)”按钮,如下图:
2.显示的版本号要高于9,如下图:
二、关闭弹出窗口阻止程序
若出现弹窗阻止程序,有两种方法关闭,如下:
方法一:打开IE浏览器,点击“菜单栏”—“工具”—“弹出窗口阻止程序”,如下图:
方法二:打开IE浏览器,点击“设置”— “Internet(选项)”—“隐私”,如下图:
三、取消兼容性视图勾选
打开IE浏览器,点击“设置”-“兼容性视图设置”,如下图:
四、清除缓存
打开IE浏览器,点击“设置”—“Internet(选项)”,如下图:
五、浏览器模式设置
打开IE浏览器,点击“F12”键,会出现浏览器模式设置,要求此处设置的版本必须与浏览器实际版本一致。
由于不同版本的浏览器设置界面会略有区别,所以分别截图如下:
1.IE11版本的设置界面
考生可在浏览器界面按F12键,弹出如下界面,选中的版本号必须与浏览器实际版本一致。
2.如考生未找到“浏览器模式按钮”可在“仿真”-“文档模式”下设置,如下图:
完成以上设置后,考生可重启浏览器再试,如果还不行,建议更换电脑或者卸载IE浏览器重新安装。
网上支付联系方式
北京教育考试院高招办咨询电话
010-89193989-1
致新支付热线电话
010-83010995
致新支付
E-mail:support@bosssoft.com.cn
微信热线电话
95017
支付宝热线电话
95188
202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报名及相关问题解答
北京教育考试院近日发布了《关于做好202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2026年初中学考报名问题解答》,明确202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信息采集时间为2025年11月8日8:30至11月14日17:00。相关具体内容,考生可咨询各区考试中心。
(向上滑动查看通知详情)
一、初中学考报名
本市初三年级在校学生、本市户籍在外省市就读拟回京参加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录取学生(以下简称“外省回京考生”)和往届生均须参加初三年级进行的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体育与健康科目的初中学考。其中,英语科目听力口语考试与笔试分离,采取计算机考试方式,学生有两次考试机会,取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第一次考试于2025年12月14日进行,第二次考试拟于2026年3月进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全市初中学考报名信息采集时间为2025年11月8日8:30至11月14日17:00。各区在此期间自行确定本区报名时间。
本市初三年级在校生在学籍所在初中学校报名,外省回京考生和往届生到户籍所在区考试中心报名。考生须在各区规定时间内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对本人报名信息进行录入和核对。
报名工作结束后,如考生因户口进京等客观因素发生变化,已符合本市初中学考报名条件,且在相关考试安排允许的情况下,可按程序向区考试中心中招办提出补报名申请。
二、报考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的考生可以报考高级中等学校。
(一)具有本市户籍的应届初三年级学生。
(二)具有本市户籍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2008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往届生。
(三)积分落户人员随迁子女。
(四)无本市户籍,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本市应届初三年级学生可以报考相应学校:
1.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报考普通高中、中专学校、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技工学校:
(1)由市人力社保部门认定的属“原北京下乡知青子女”的考生;
(2)由区台办认定的属“台胞子女”的考生;
(3)有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出具的介绍信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的博士后子女考生;
(4)由人民解放军相关政治部门认定的属“随军子女”的考生;
(5)有市人才工作局签发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人员子女;
(6)父(或母)一方有本市常住户籍的考生;
(7)由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认定的属“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职工子女”中的非农业户籍考生。
2.由首钢矿业公司认定的属“职工子女”中河北省户籍的考生,可以报考从石景山区招生的普通高中、黄庄职高和首钢技师学院。
3.由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北京分公司认定的属“化六建北京分公司子女”中的非本市户籍的考生,可以报考通州区的普通高中以及中专学校、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技工学校。
(五)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制订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2〕62号)精神,符合下列各项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报考中等职业学校: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居住证、居住登记卡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的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3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已满3年(2023年9月至2025年9月连续,不含补缴);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初中3年学习年限。
高级中等学校在校学生(含休学生)不得报考普通高中、中专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五年制高职和贯通项目等各级各类高级中等学校。
三、报考资格审核
(一)下列考生在报考资格审核时须提供相应材料。
1.本市户籍考生须提交本人户口簿。
2.积分落户人员随迁子女、有北京工作居住证人员子女须提供下列材料:
(1)父母与子女在同一户口簿的,提交户口簿;父母与子女不在同一户口簿的,须提供孩子出生证明、独生子女证或北京市公证机关出具的亲子关系证明;
(2)父母身份证;
(3)北京工作居住证。
3.符合“父(或母)一方有本市常住户籍”的非京籍考生须提供下列材料:
(1)考生户口簿;
(2)父(或母)本市户口簿;
(3)父母结婚证;
(4)考生出生证明、独生子女证或北京市公证机关出具的亲子关系证明。
4.拟在京报考中职学校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考生应在报名同时提出申请并按要求提交下列有关材料:
(2)父母身份证。
(二)各初中学校根据“报名信息确认单”和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区中招办复审。
(三)外省回京考生和往届生由报名所在区中招办负责审核。
(四)考试院中招办将相关信息提交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和市教委等相关单位进行比对,各初中学校将审核结果通知考生,完成报考资格审核工作。
2026年初中学考报名问题解答
(向上滑动查看详细信息)
Q
2026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什么时候开始报名?
2026年北京市初中学考报名时间为2025年11月8日8:30—14日17:00。
Q
哪些考生符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报名条件?
本市初三年级在校学生;
具有本市户籍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2008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往届生(简称“往届生”);
在外省市就读回京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本市户籍学生(简称“外省回京考生”)。
Q
本市初三年级在校生如何完成报名、报考?
本市初三年级在校生在学籍所在初中学校报名,考生须在各区规定时间内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点击公告栏下“2026年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网上报名”,输入考生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录入和核对本人基本信息,确保有关信息准确无误。初中学校将打印“报名信息确认单”并组织考生及家长签字。
Q
外省回京考生、往届生如何完成报名、报考?
外省回京考生、往届生,要及时了解北京市初中学考和中招录取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在规定时间持相关材料到户籍所在区考试中心中招办办理报名、报考手续(各区考试中心中招办联系方式详见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中考中招—各区联系方式”栏目),并按要求参加英语听说计算机考试、体检、体育现场考试、文化课考试和志愿填报。
往届生参加中招录取时,按录取总分减5分后进行录取,且不能参加指标分配批次录取。
Q
哪些考生具有高级中等学校报考资格?
(一)具有本市户籍的应届初三年级学生。
(二)具有本市户籍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2008年9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往届生。
(三)积分落户人员随迁子女。
(四)无本市户籍,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本市应届初三年级学生可以报考相应学校:
1.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报考普通高中、中专学校、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技工学校:
(1)由人力社保部门认定的属“原北京下乡知青子女”的考生;
(2)由区台办认定的属“台胞子女”的考生;
(3)有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出具的介绍信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备案证明”(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的博士后子女考生;
(4)由人民解放军相关政治部门认定的属“随军子女”的考生;
(5)有市人才工作局签发的“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人员子女的考生;
(6)父(或母)一方有本市常住户籍的考生;
(7)由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认定的属“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职工子女”中的非农业户籍考生。
2.由首钢矿业公司认定的属“职工子女”中河北省户籍的考生,可以报考从石景山区招生的普通高中、黄庄职高和首钢技师学院。
3.由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北京分公司认定的属“化六建北京分公司子女”中的非本市户籍的考生,可以报考通州区的普通高中以及中专学校、职业高中、五年制高职和技工学校。
(五)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制订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京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2〕62号)精神,符合下列各项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以报考中等职业学校:
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居住证、居住登记卡或工作居住证;
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的住所;
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3年;
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或养老保险)已满3年(2023年9月至2025年9月连续,不含补缴);
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初中3年学习年限。
Q
高级中等学校报考资格如何审核?
Q
考生报名号和密码如何获得?
在校生报名号和密码由初中学校下发。
外省回京考生和往届生由户籍所在区中招办提供。
考生忘记密码,如果报名时绑定了手机,可以通过绑定手机重置密码;如果未绑定手机,由初中学校按程序进行密码重置。
2026年艺术类统考
报名及相关问题解答
近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关于做好北京市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报名考试的通知》以及《北京市2026年高考艺术类专业报考问答》,2026年艺术类专业全市统考从2025年11月28日起进行。
(向上滑动查看通知详情)
报名
凡符合北京市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资格条件、拟报考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的统考考生和单考考生须在高考报名过程中,同时进行文化课考试报名和艺术类专业考试报名。报名工作程序及考试收费标准等具体要求,按照《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北京市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京考高招〔2025〕18号)文件执行。戏曲类专业考生在完成北京市高考报名后,需按照相关专业组考院校通知要求完成戏曲类省际联考报名、缴费等工作。艺术类专业校考一般从2026年1月初开始,报名考试要求由相关招生院校研究制定,考生需密切关注。
北京市艺术类专业统考报名与高考报名同期进行,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25日至11月11日,包括网上提交报名申请、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和报名资格现场确认三个阶段。选报艺术类专业统考的考生须在高考报名第二阶段时勾选“参加艺术类统一考试”,并选择相应科类(方向)。
考试
报考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文化课考试和艺术类专业考试。参加文化课考试的具体要求按北京市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和高职单考单招有关规定执行。艺术类专业考试包括全市统考、戏曲类专业省际联考和高校校考,戏曲类省际联考报名、考试由相关高校组织实施。
(一)全市统考
1.2026年,北京市统一组织进行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等6个艺术类专业全市统考。报考艺术类院校、专业的考生需按要求参加相应考试。
2.全市统考由北京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美术与设计类由区考试中心具体承办,音乐类由中央民族大学承办,舞蹈类由北京舞蹈学院承办,播音与主持类由中国传媒大学承办,表(导)演类由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服装学院承办,书法类由首都师范大学承办。
3.考生可在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全市统考和戏曲类省际联考等7个科类中选择一类填报,各科类之间原则上不得兼报。同一科类内的不同专业方向可以兼报,音乐类考生可以兼报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表(导)演类考生可以兼报戏剧影视表演、服装表演、戏剧影视导演。对具有其他专业特长及潜质、确需兼报不同科类的考生,须按程序进行申请,通过相关审核后方可兼报。
4.经过高考报名资格确认之后的艺术类统考考生应于2025年11月24日开始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自行打印《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准考证(XXX类)》。考生须仔细查看准考证上的信息内容,按时参加考试。全市统考从2025年11月28日起进行,各科类具体考试时间及要求以考生准考证为准。
(二)高校校考
1.少数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较高的艺术院校,对考生艺术天赋、专业技能或基本功有较高要求的高水平艺术类专业,经批准可在省级统考基础上组织校考,相关高校及专业名单已向社会公布。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工作均在学校所在地组织,不再跨省设置校考考点,京外高校不得在京组织校考。
2.组织校考的在京高校要积极采取线上考试或使用省级统考成绩进行初选等方式,严格控制现场校考人数,原则上不超过相关专业招生计划的6至8倍;严格控制校考合格证发放数量,原则上不得超过校考专业招生计划数的4倍。
3.考生要按照相关高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参加高校校考报名、考试等工作。
成绩发布与复核
2026年1月14日开始,考生可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本人的艺术类统考成绩。北京市艺术类统考本科、高职(专科)、高职单考单招等各类型合格分数线和全市考生分数分布也将适时公布。戏曲类成绩发布安排和艺术类各类考试成绩复核办法另行通知。
有关要求
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包含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门类下设各专业,以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中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和专科专业“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下设各专业和“民族文化艺术类”“广播影视类”等部分专业,统称为“艺术类专业”。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按照招生时是否使用专业能力考试成绩,相关艺术类专业可分为两类。
1.教育部《普通高校艺术类考试招生本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8个专业和《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考试招生本科和专科专业目录》中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影视编导等16个专业,不再进行艺术类专业能力考试,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
2.7个艺术类考试科类下设的艺术类专业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专业能力”的考试评价方式。招生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实际,对考生专业能力提出艺术科类相对应的专业要求,并使用北京市统考成绩、省际联考成绩或高校校考成绩作为专业成绩进行录取。专业目录中标记“★”的科类为戏曲类,可通过省际联考方式实施,标记“△”的艺术类专业,相关招生高校可对应该专业所在的本市统考科类,也可根据人才培养需要,跨科类科学确定该专业与本市统考科类的对应关系。
对于专业目录中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的艺术类专业,相关普通本科招生高校可根据实际需要,不组织专业能力考试,直接按高考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
相关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和专科艺术类专业招生高校,须使用北京市艺术类统考或戏曲类省际联考成绩录取,不再组织艺术类专业能力考试。
3.健美操等体育类项目纳入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招生高校不再通过艺术类专业考试方式进行招生。
4.艺术类招生高校应在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办法中明确告知考生须参加的北京市艺术类统考科类,原则上高校同一艺术类专业应对应一个全市统考科类。考生应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艺术专业特长和潜力,认真阅读《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考试招生本科专业目录》《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考试招生本科和专科专业目录》(详见下表),及时关注相关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办法,特别是相关专业与北京市艺术类专业统考科类的对应关系等要求,准确选报全市统考考试科类,避免报错考错。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考试招生本科专业目录
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考试招生本科和专科专业目录
2026年高考艺术类专业报考问答
(向上滑动查看详细信息)
问
2026年,北京市艺术类专业统考和省际联考科类都有哪些?
答:2026年北京市全面实施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6类艺术类统考。戏曲类采取省际联考的形式进行,由相关组考校组织实施。
问
如何报名参加艺术类专业统考?
答:北京市艺术类专业统考报名与高考报名同期进行,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25日至11月11日,包括网上提交报名申请、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和报名资格现场确认三个阶段。选报艺术类专业统考的考生须在高考报名第二阶段(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勾选“参加艺术类统一考试”,并选择相应科类(方向)。
问
不同科类之间是否能兼报?
答:考生可在艺术类专业统考和戏曲类省际联考等7个科类中选择一类填报,各科类之间原则上不得兼报。同一科类内的不同专业方向可以兼报,音乐类考生可以兼报音乐教育和音乐表演,表(导)演类考生可以兼报戏剧影视表演、服装表演、戏剧影视导演。
对具有其他专业特长及潜质、确需兼报不同艺术科类的考生,须在2025年11月4日17时前向报名单位提交申请,通过相关审核程序后方可兼报。考生应综合考虑自身兴趣爱好和艺术特长等多种因素,慎重选报确实具有专业优势的考试科类,避免盲目报考,分散备考精力。
问
艺术类专业统考如何缴费?
答:考生在高考报名第二阶段(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同时缴纳高考文化课和艺术类专业统考的报名考试费。音乐类、舞蹈类、表(导)演类、播音与主持类、美术与设计类、书法类6类艺术类统考收费标准为每人100元,兼报多个科类及方向的需分别缴费。
问
考生选报音乐类统考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音乐类专业统考分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两类,考生可兼报。兼报考生在选择相同器种或唱法时,只考查一次。
音乐表演专业考试包括乐理、听写、视唱、器乐或声乐。器乐、声乐两个方向不能兼报。选择器乐方向的考生只能选择一种乐器,选择声乐方向的考生只能选择一种唱法。
音乐教育专业考试包括乐理、听写、视唱、主项(声乐、器乐各选其一)和副项(声乐、器乐各选其一)。主项选择声乐的考生,副项须选择器乐;主项选择器乐的考生,副项须选择声乐。
音乐表演和音乐教育兼报时,音乐教育的主项类型可以和音乐表演选报方向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问
音乐类器种范围和乐器种类有哪些?
答:音乐类中乐器的器种范围主要包括:西方管弦乐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中国乐器等(详见考试说明)。打击乐器分西洋打击乐、中国打击乐、流行打击乐,要求考生演奏两种不同打击乐器的作品各一首,其中一种为音高类打击乐器。音高类打击乐器共9种,具体包括马林巴、木琴、钢片琴、钟琴、颤音琴、定音鼓、音鼓、排鼓、架子鼓。考生选报的乐器不在考试说明列出范围的,可在高考报名时选择“其他乐器”选项,并填写规范完整的乐器名称。
问
考生选报舞蹈类统考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舞蹈类考生只能在中国舞、芭蕾舞、国际标准舞、现代舞、流行舞5个舞种中选择其一,舞种之间不兼报兼考。
问
考生选报表(导)演类统考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表(导)演类包括戏剧影视表演、服装表演、戏剧影视导演3个专业方向,可以兼报。
问
戏曲类省际联考如何报考?
答:参加戏曲类省际联考的考生须在高考报名时进行选报,不需缴纳报名考试费。戏曲类省际联考专业科目报名、缴费、考试等事项按照组考校有关通知进行。戏曲类专业实行省际联考后,招生高校不再组织其他考试。
问
考生如何慎重选报艺术类专业考试科类?
答:考生应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以及艺术专业特长和潜力,认真查阅或咨询招生高校艺术类专业与北京市艺术类专业统考科类的对应关系。同时考生要依据普通高校艺术类考试招生本科专业目录、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考试招生本专科专业目录进行填报,以免报错、考错。
具体详见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考试招生本科专业目录》和《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考试招生本科和专科专业目录》。
问
艺术类专业统考各科类考试具体科目要求和考试内容有哪些?
答:艺术类专业统考各科类考试具体科目要求、考试分值和考试内容等详见《2026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说明》。
问
艺术类专业统考各科类考试安排是什么?
答:北京市艺术类专业统考从2025年11月28日起开始,各科类考试时间将根据报考人数等实际情况确定。
美术与设计类统考在考生报名所在区进行,书法类统考在首都师范大学进行,音乐类统考在中央民族大学进行,播音与主持类统考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舞蹈类统考在北京舞蹈学院进行,表(导)演类(戏剧影视表演、戏剧影视导演)统考在北京电影学院进行,表(导)演类(服装表演)统考在北京服装学院进行。
考生应于2025年11月24日开始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自行打印准考证,具体考试时间及安排以准考证为准。
问
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什么时间发布?
答:2026年1月14日开始,考生可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本人的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北京市艺术类专业统考本专科合格分数线和全市考生分数分布也将适时公布。戏曲类成绩发布办法另行通知。
问
报考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和专科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是否需要参加北京市艺术类统考或戏曲类省际联考?
答:报考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和专科高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北京市艺术类统考或戏曲类省际联考。相关招生高校不再组织专业考试。
问
健美操等体育类项目是否通过艺术类专业考试进行招生?
答:健美操等体育类项目纳入体育类专业考试招生,招生高校将不得通过艺术类专业考试方式(如舞蹈类等)进行招生。
问
除艺术类统考和戏曲类省际联考外,考生报考艺术类招生高校的校考应注意什么?
答:考生如需报考具有艺术类专业校考资格的招生高校,需在相应艺术类统考科类合格的基础上按照高校要求报名参加校考。校考报名一般从2026年1月初开始,考生需密切关注招生高校相关信息。
问
哪些艺术类专业招生不需要参加专业考试?
答:教育部普通高校艺术类考试招生本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戏剧学、电影学、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技术8个专业和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艺术类考试招生本科和专科专业目录中数字广播电视技术、影视编导等16个专业,不再进行艺术类专业能力考试,直接依据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参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
北京2026年高招体育专业
考试项目和标准
近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北京市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考生须知》,明确表示,凡符合在京高考报名条件、拟报考体育专业(指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休闲体育、体能训练、体育旅游、冰雪运动)的统考考生均须参加北京市体育专业考试,考生须在高考报名时选报“参加体育专业考试”。
(向上滑动查看详细信息)
一、报考条件
符合北京市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条件,热爱体育事业,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基础。考生年龄不超过22周岁(2004年9月1日以后出生),未婚。身高等具体招生录取要求以高校公布的招生章程为准。
教练员、体育教师、优秀运动员(指市级以上优秀运动队的队员)可放宽到28周岁(1998年9月1日以后出生),婚否不限。
二、考试
(一)文化考试
报考体育专业的统考考生须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及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
(二)体育专业考试
1.考试时间
2026年4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专业考试项目
包括身体素质及专项技术两大项。
身体素质考试项目包括4项:100米跑、绕杆跑、立定跳远和原地推铅球(男6kg,女4kg )。
专项技术考试分41个项目,考生可按本人专长从中任选一项进行考试。
专项技术项目有男子200米、女子200米、男子400米、女子400米、男子1500米、女子1500米、男子110米栏、女子100米栏、男子跳高、女子跳高、男子跳远、女子跳远、男子三级跳远、男子铅球、女子铅球、男子铁饼、女子铁饼、男子标枪、女子标枪、男子篮球、女子篮球、男子排球、女子排球、男子足球、男子体操、女子体操、女子艺术体操、男子健美操、女子健美操、男子武术、女子武术、男子乒乓球、女子乒乓球、男子100米自由泳、女子100米自由泳、男子100米蛙泳、女子100米蛙泳、男子100米仰泳、女子100米仰泳、男子100米蝶泳、女子100米蝶泳。
3.面试
凡报考体育专业的考生均须面试。
面试内容:仪表(五官、体形)、协调性、柔韧性;
面试时间:体育专业考试当天。
4.计分办法
专业考试成绩的评定,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市有关规定执行。身体素质成绩占60%,专项技术成绩占40%,总成绩四舍五入取整。
5.成绩发布
体育专业考试成绩一般于考试结束两周左右发布(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届时考生可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www.bjeea.cn)查询本人的体育专业考试成绩。
6.违规处理
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依法依规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
涉嫌犯罪的,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体育专业考试标准
(2026年)
向下滑动查看所有内容
✦
•
✦
来源丨“首都教育”微信号、“北京考试报”微信号
责编丨云凯杰
复审丨唐莉莉 终审丨张雪莲、李培
来源: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