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馆灯光暗到只剩一束追光,64岁的叶倩文穿着一身透视亮片,开口第一句不是《祝福》,而是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
红馆灯光暗到只剩一束追光,64岁的叶倩文穿着一身透视亮片,开口第一句不是《祝福》,而是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
全场愣了半拍,才爆出尖叫——这歌她三十年没唱过,连字幕都没敢打歌名,怕人走神。
那一刻,像有人把旧录像带突然按下播放,灰尘扑簌簌落在2023年的夜里。
唱完她没解释,只轻轻鞠躬,像给老朋友递了张无声名片。
台下林子祥抱着吉他,笑眯眯看着,两人分房睡的新闻早被港媒嚼烂,可此刻他看她的眼神,像看一场属于自己的烟火,烧完就算,亮过就行。
隔天报纸标题一律“叶倩文向前夫示爱?
”她懒得澄清,转头去银行开了一张500万港币的支票,跟林子祥一起,名字并排写在“音乐教育基金”上。
基层小孩学琴的学费有了着落,比任何声明都响。
记者追问为什么,她甩一句:“小朋友唱歌不用看八卦。
”
64岁还能穿透视装,秘诀也简单:每周三次普拉提,外加16小时断食。
教练说,她练到累就哼《潇洒走一回》,节拍一响,卷腹都像在踩拍子。
林子祥相反,练完琴就窝在沙发听黑胶,一天两顿,不折腾。
两人一个像拉满的弓,一个像松开的弦,居然合奏了二十七年,也是怪事。
慈善晚宴那晚,有年轻博主拦她:“你怎么看待当年第三者标签?
”她笑笑,把麦克风递还给博主:“标签是纸,沾水就烂,歌是钢,百年还响。
”说完转身去合影,背影瘦得能塞进三十年前的牛仔裤,却没人敢说她活在旧时光。
2024年春天,她要去大湾区音乐节。
彩排名单流出,曲目里依旧没有《焚心以火》,却有新编的《祝福》,编曲加了电子鼓,像给老酒换了玻璃杯。
工作人员担心老歌迷不买账,她摆摆手:“老歌不是化石,是风,换个瓶子照样醉。
”
有人替她算账:红馆四面台,一场卖一万张票,扣掉捐出去的500万,还能剩多少。
她没算,说钱像海水,越捧越漏,歌声是船,漏了也浮。
说完继续去练声,钢琴声从排练厅门缝里飘出来,调子偶尔磕巴,却没人嫌难听——那才是最像人的动静。
来源:灵敏鲸鱼I9sNy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