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第10届亚太肝胆胰协会(A-PHPBA)年会于2025年10月28日至31日在泰国曼谷盛大启幕。作为亚太地区肝胆胰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本届A-PHPBA年会不仅汇聚了国际顶尖专家学者,而且见证了中国创新药“出海”的重要里程碑——替雷利珠单抗迎来泰国上
2025年第10届亚太肝胆胰协会(A-PHPBA)年会于2025年10月28日至31日在泰国曼谷盛大启幕。作为亚太地区肝胆胰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本届A-PHPBA年会不仅汇聚了国际顶尖专家学者,而且见证了中国创新药“出海”的重要里程碑——替雷利珠单抗迎来泰国上市元年,推动中国肝癌诊疗智慧走向亚太;另一创新药物泽尼达妥单抗,作为全球首个且唯一用于HER2阳性胆道肿瘤的靶向药物,已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与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三大药监机构批准,彰显其全球治疗价值。
值此盛会之际,中泰学术研讨会于10月28日同步精彩亮相,会议聚焦肝细胞癌(HCC)与胆道肿瘤(BTC)的前沿诊疗进展,为亚太地区专家搭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助力肝胆肿瘤诊疗水平持续提升。
从“不可切除”到“可手术”:替雷利珠单抗引领HCC转化治疗新突破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连新教授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陈钟教授感谢各位专家莅临,并由衷感慨,本次会议堪称一个里程碑,见证了中国学者立足本土临床实践形成的方案与智慧,日益在国际学术舞台崭露头角、贡献价值。接下来,在陈钟教授的主持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程琪教授针对《免疫治疗时代下肝细胞癌转化治疗最新进展与思考》进行了精彩分享。程琪教授介绍,中国是肝癌大国,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该类患者单纯手术治疗获益不及系统药物治疗。转化治疗的出现,为中晚期HCC患者提供了根治性切除、改善生存获益的机会。
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累积,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转化方案展现出了良好的转化率和安全性。既往RATIONALE 301研究显示,替雷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HCC,患者有望达完全缓解(CR),且一旦起效,50%患者缓解持续时间超过3年,奠定了其在晚期HCC一线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另外,BGB-A317-211研究显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用于晚期不可切除HCC患者的ORR达到38.7%,1年OS率高达88.6%,疗效优异。现阶段,替雷利珠单抗已获批晚期HCC全线适应证及全线医保,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坚实保障。
考虑到中晚期HCC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单一治疗方案可能难以覆盖所有需求,联合策略的探索成为进一步提升疗效的新方向。目前,多项研究证实,替雷利珠单抗联合TKIs±局部治疗(如介入、放疗、消融等),有望满足患者更多临床需求。鉴于以替雷利珠联合TKI为基础的转化治疗展现出较高的有效率,出血及严重不良反应风险低,替雷利珠单抗或是转化治疗优选PD-1单抗。
精准拓疆:泽尼达妥单抗为HER2阳性胆道肿瘤患者带来生存曙光
随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袁家佳教授带来了主题为《抗HER2治疗新答案-HER2阳性胆道肿瘤诊疗进展》的深度演讲。袁家佳教授指出,BTC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差,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BTC中多个驱动基因被逐步发现,为突破传统治疗瓶颈、提升疗效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其中,HER2基因变异是BTC发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抗HER2治疗有望为BTC患者生存带来新突破。
从临床证据来看,抗HER2治疗在BTC后线治疗中已展现出生存获益。其中,泽尼达妥单抗是全球首个获批用于治疗HER2阳性BTC的双特异性抗体。从作用机制来看,泽尼达妥单抗与HER2受体双表位反式结合,形成更大受体簇,通过激活多种免疫效应机制,包括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吞噬作用(ADCP)以及独有的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多管齐下强效杀伤肿瘤细胞。这一优势在全球多中心研究HERIZON-BTC-01中也得到充分验证。HERIZON-BTC-01研究数据显示,相比于过去接受二线化疗的胆道癌患者6个月左右的生存期,泽尼达妥单抗让患者的生存期增加了近3倍。其中HER2 IHC 3+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可达18.1个月。另外,泽尼达妥单抗用于≥2线治疗HER2阳性BTC时,有效患者应答十分迅速,中位至缓解时间(mTTR)为1.8个月。研究还发现,IHC 3+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51.6%;近80%患者首次评估即可观察到缓解。基于后线治疗的优异数据,当前BTC抗HER2治疗正积极从后线向一线拓展,联合策略有望进一步突破疗效瓶颈,提高疗效。
大咖论道,共探肝胆肿瘤诊疗新路径
在专家讨论环节,由刘连新教授担任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张二雷教授与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杜文军教授围绕肝癌个体化治疗策略与转化治疗的临床实践等进行分享。张二雷教授分享道,肝癌治疗需考虑不同地区的病因异质性对疗效的影响,外科医生在关注转化成功率的同时,更应重视术后精细管理和复发预防,通过基础研究与临床结合推动治疗策略的精准化;杜文军教授表示,转化治疗的成功不仅在于实现手术切除,更应注重快速缩瘤、持久疗效、安全可控和费用可及四大原则,其终极目标是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总体而言,肝胆肿瘤诊疗领域的前行之路,仍需“在探索中破局、在实践中精进”,并始终以学术交流为桥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本次会议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中泰医疗合作的重要实践。展望未来,应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诊疗体系迈向更精准、更高效的新阶段;以合作为桥梁,联动中国与亚太地区的临床资源与科研智慧,共同构筑具有韧性与活力的区域健康防线。此次会议的成果,不仅为亚太肿瘤防治注入新的动力,更标志着中国创新药“出海”的航程,正持续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愈发坚实、持久的中国力量!
图. 中泰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编辑:Atopos
审校:Atopos
排版:Jean
执行:Babel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