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厚重的云层低低压着,天地间的万物都觉出几分异样——时节的秩序像是乱了章法。深秋本该清寂,却被连绵的雨裹挟着,竟带着初冬的寒意闯了来。
文/黎述盛 图/网络
云浓物感序失宗,
季破常规雨率冬。
亩泞穑难播翠豆,
坡湿草败限灵螽。
长溪悦畅流筏韵,
瀑布舒欢漱玉声。
自竞择时天可鉴,
乖从逆迸亦得成。
(中华新韵)
2025年10月31日作于三亚
厚重的云层低低压着,天地间的万物都觉出几分异样——时节的秩序像是乱了章法。深秋本该清寂,却被连绵的雨裹挟着,竟带着初冬的寒意闯了来。
田间泥泞不堪,农人想播下翠嫩的豆种,也成了难事;山坡被雨水泡得湿软,野草衰败,连平日里蹦跳的螽斯也没了踪迹,仿佛被这反常的天气困住了脚步。
可山溪却乐得畅快,水流涨满了河道,载着木筏悠悠前行,水声里都淌着轻快的韵律;瀑布更是舒展着欢颜,水流撞击岩石,溅起如碎玉般的水花,那声响清亮得像在歌唱。
万物都在各自的境遇里争着适应时序啊,这份努力连苍天都能见证。无论是顺应常规,还是在逆境中奋力突破,终究都能寻得生机,成就自己的模样。
起笔便点出“反常”的基调。“云浓”铺展阴沉的背景,“物感”写出万物对环境的敏锐感知,“序失宗”则直接点破时节秩序的紊乱——本应分明的秋冬界限变得模糊,为全诗的“物象之变”埋下伏笔,字里带着对自然节律被打破的淡淡讶异。
承接首句,具体阐释“序失宗”的表现。“季破常规”直言季节违背了常态,“雨率冬”则将反常归因于连绵雨水:本是深秋,雨却带着初冬的寒意提前到来,“率”字赋予雨以主动性,仿佛是雨推着冬天往前赶,既写天气之异,又暗含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转向农事视角,写反常天气对人的影响。“亩泞”描绘画面——田间泥泞不堪,“穑难”点出农人劳作的受阻,“播翠豆”这一具体农事的搁浅,让“反常”从抽象的“时序乱”落到实处,透着对农人的共情,也显露出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聚焦草木与昆虫,延续“受阻”的意象。“坡湿草败”是环境的恶化,“限灵螽”则写螽斯因栖息地被毁而活动受限,从植物到动物,层层展现反常天气对弱小生命的影响,与上句的“穑难”形成呼应,共同构成“逆境”的图景。
笔锋一转,从“受阻”转向“顺应”,展现万物的另一番姿态。“长溪悦畅”以拟人手法赋予溪流欢喜的情态,雨水虽带来困扰,却让溪流水量充沛,“流筏韵”则以木筏漂流的悠然声响,将溪流的“悦”具象化,与前两句的压抑形成鲜明对比,暗含“危机中藏生机”的意味。
与上句形成对仗,进一步拓展“生机”的画面。“瀑布舒欢”同样以拟人写其畅快,“漱玉声”则以比喻绘声——水流撞击岩石如“漱玉”,既写水之清、声之脆,又暗含“玉”的珍贵意象,让瀑布的“欢”更显生动,与溪的“悦”共同构成自然在逆境中的昂扬之态。
由物象转入感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自竞”写出万物在自然法则下的主动抗争与适应,“择时”强调对时机的把握,“天可鉴”则将这份努力提升至天地见证的高度,从对“物象”的描摹升华到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境界豁然开阔。
收束全诗,亮出核心感悟。“乖从”指顺应常规,“逆迸”指在逆境中突破,“亦得成”则点明无论顺逆,万物皆可成就生机。这一句是对前文“受阻”与“欢悦”的总结——溪与瀑布在“逆”中得“成”,豆与螽斯虽暂困却暗含“竞”的潜力,最终落脚于对生命韧性的赞美,让全诗从“观物”升华为“悟理”,余味悠长。
#原创诗词#
感谢浏览,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
来源:百荷书房一点号
